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庭院经济

第二节 庭院经济



一、机构沿革

1988年,农场成立了多种经营科,负责全场的庭院经济工作,王洪泉任科长,科员宋志学、
任广丰。1990年场成立庭院经济指导委员会,于法庭任主任,岳景云、李义任副主任,委员宋
军、宋志学。下设庭院经济办公室,宋志学任主任,设工作人员1 人,隶属于工会。

1992年,王文志任庭院经济办主任。1994年,对庭院经济指导委员会进行了调整,范玉馥
任主任,岳中义任庭院经济办主任。

1995年,农场成立了非国有经济办公室,宋志学任主任。

1998年,为了加速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加大非国有经济的领导力度,农场又成立了非国有
经济工作小组。赵景富、杨韶华任组长,各生产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

2000年,农场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狐貉养殖上,用以带动职工致富。通过非国有经济
办为职工联系一部分贷款。

二、庭院经济的发展

庭院经济的发展是从1988年开始的,由多种经营科主管,当时发展缓慢。1990年农场加强
了对庭院经济的领导,摆上了日程,使1990年的庭院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完成总产值80.63
万元,实现利润50万元,有从业户数1100户,从业人员4300人,户均收入455 元,人均收入116
元。到1995年,实现产值138 多万元,利润达86万元,户均收入634 元,人均收入548 元,庭
院经济产值占农业产值20.7%。进入1997年后,实现总产值380 万元,利润达236 万元,户均
收入1473元,人均收入873 元。非国有经济产值占农业产值39.8%。


   庭院经济完成情况统计表
(1990~2000年)
表2-35


  
三、非国有经济各业发展

(一)养殖业:

1986年,庭院养殖业发展缓慢,属于职工自给自足型,商品意识淡薄。养殖的品种有猪、
马、牛、羊、禽类、貉、狐、兔、蜂等。1990年以后,大牲畜发展到514 头,比1986年增长
38.7%,羊1368只,增长220%,禽类12850只,增长22.5%,貉2515只,增长79%,狐656只,
增长58.3%,兔410 只,增长29%。养殖户比1985年增长18.8%。从发展看,草食动物羊、
兔发展快一些。主要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饲养简单,成本低。其次是经济动物貉、狐发展
快,是因为这些动物价格高,高投入高产出。到1991年貉由于市场毛皮价格下跌,饲养也跌入
低谷。到1994年,貉由1990年的2515只下降到1600只,而狐的市场看好,由原来的656 只,猛
增到6865只。种狐市场可以卖到600 ~800 元/只,最高时可达1100元。其它禽类也有不同程
度的增长。

1995年,农场成立了狐貉医药管理领导小组,对狐貉医药及皮张收购市场进行整顿。对药
品市场进行检查,没收了伪劣药品进行销毁,并对经营者进行处罚。同时,对收购皮张压等、
压价不法商贩进行打击收到较好的效果。保护了养殖户的利益,促进了庭院养殖业的发展。1997
年,农场狐貉发展进入稳定期,但由于多年未引种,致使近亲繁殖,品种退化。面对这种情况,
一部分养殖户开始引进新品种,进行改良。在畜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人工授精技术,取
得较好地效果。2000年,全场大部分蓝狐都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改良,其效果也比较显著。

肉犬饲养场:法人代表残疾人柴春峰,自筹资金4800元,建场房550 平方米,肉犬品种为
德国大丹和内蒙牧羊犬杂交,6 个月出栏,每只80~110 斤,平均产肉90斤左右,现引进母犬
12只,每对950 元。

犬个大肉鲜,营养丰富,是上佳品,发展前景可观。

法人柴春峰,二级肢残,他身残志不残,几年来受到场党委的关怀和民政部门的救济,他
决心不躺在国家身上靠救济生存,靠自力更生,发展养殖业发家致富。

他获得养肉食犬“成本低,效益快”的信息后,对养狗办场又活了心,他自筹旅费外出考
察,确认可行便东挪西借4800元买回12只德国大丹和内蒙牧羊犬杂交肉食犬,个体办“肉食犬
饲养场”。

他的做法得到场长和书记的重视和支持,亲自批给他场地建立“肉食犬饲养场”,供给他
砖瓦等物资建场房,批给他杨木做栅栏。

绥化分局沈瑞忠书记来肇源亲自到饲养场看望他,鼓励他好好干,要给残疾人自食其力、
奋发创业带个好头。他决心保证不辜负领导的关心和期望,一定把“肉犬饲养场”办好。

(二)种植业:1990年,庭院种植面积12.32 公顷,其中:葡萄2.13公顷,果树0.13公顷,
草莓0.06公顷,蔬菜10公顷,完成产值9.98万元。1995年,种植面积15.31 公顷,其中:葡萄
3.33公顷,果树0.66公顷,草莓0.13公顷,蔬菜11.13 公顷,中药材0.06公顷,完成产值10万
元。1997年,种植面积14.66 公顷,其中:大中棚蔬菜1000平方米,保护蔬菜面积6.66公顷,
药材面积0.13公顷,完成产值20万元。1998年,种植面积为14.66 公顷,其中:蔬菜3 公顷。
1999年,农场又在电业科北侧建一处果园。

(三)个体服务业:

1986~2000年,个体服务业都有较大幅度地发展。尤其是个体理烫发店和个体修理部业务
逐年增加。1986年农场个体服务业户数为3 户,从业人员3 人,年营业额12万元,至2000年农
场个体服务业户数发展至12户,从业人员18人,年营业额24万元,分别比1986年增长300 %、
500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