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劳动竞赛 1971年,兵团炼油厂,按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方式,开展“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活
动。同年6 月间,进行了一次初评。
“9.13”事件发生后,到年底再也没有进行总评,“四好”活动到此终止。从1972年5 月
起,工厂在掀起了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同时,开展了立功授奖运动,并把这一运动和革命竞赛结
合起来搞。
1976年,政治处增设了工会组织机构。劳动竞赛的日常工作由政治处宣传组交给了工会。
1979年3 月,产生了林源石油化工厂工会委员会时,劳动竞赛,由厂工会全部承担。做为
工会本身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几年来的竞赛形式,多为流动红旗赛,年终总结时给先进
集体颁发奖旗或奖状,先进个人颁发奖状和奖品。
1980年,厂工会发出了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动员职工为“四化”立功活动的通知。厂
党委对此加了按语,强调各单位,一定要按通知的要求加强对竞赛工作的领导。1984年厂工会
下发了林源炼油厂“双文明”建设竞赛方案。
1.竞赛内容
竞赛一直围绕着炼油生产这个中心,1980—1983年开展了以增产节约为中心,以完成国家
8 项经济指标为内容的生产劳动竞赛。(即:产量、质量、品种、原材料消耗、劳动生产率、
成本、利润、商品率)。1984年开展了以计划为中心,以经营管理好坏、经济效益高低,贡献
大小为标准,以优质、安全、低耗为主要内容的“双文明”竞赛活动。竞赛内容不断充实,竞
赛活动更加适应企业管理和生产建设的需要。
2.竞赛形式
以支部为单位,考虑工作特点,全厂划分生产车间、后勤、机关科室三路赛区开展联赛和
对口赛;三级考核:厂考核各单位,各单位考核班组、班组考核个人。
3.竞赛奖励办法
本着精神鼓励和物资鼓励相结合的原则,把荣誉奖和月份奖金挂起钓来。阶段评比上先进
单位的,发给奖旗或奖状还在当月的综合奖中给加分。全年各阶段都被评上的,年终给加10分
到20分。各单位对班组和个人实行月考核,根据完成工作计划情况,或加分减分不等。如有报
总公司事故的,取消该单位当月奖金和年终参加评选先进的资格。年终进行总评,召开大会,
给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以表彰奖励。
3.竞赛组织
厂成立竞赛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竞赛的组织工作。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保证
了竞赛的顺利进行。
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