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营商业 1948年7月随着农场的建立,由职工集资,国家扶持,办起了农场第一个商店——平阳农
场职工消费合作社。它座落在甘南县平阳镇,只有两间土平房,经营200多个品种,销售额也
很小。1952年,在“大烟筒”成立了查哈阳机械农场职工消费合作社,营业室是5间土坯大草
房,经营600多个品种,并在四个作业区设了分销店,解决了职工群众很大一部分生活上的需
要。1955年在金光分场、丰收分场、金边分场设立了供销合作社,门市部的经营品种增加到
1000多个。这年,全场商店零售额达到39万元。1956年又增设了三合、六合、双桥分销店,全
场商品零售额上升到117万元,上缴利润5.5万元。
1958年商业网点进一步扩大,新设立了红星供销社、深泡供销社,经营品种达3,O00余种、
零售额达150.8万元、上缴利润6.1万元。1962年为使商业体制适应农场发展的需要,将原来查
哈阳农垦局供销社1个核算单位,增加到稻花香农场、金边农场、幸福之路农场、海洋农场、
丰收农场、金光农场、太平湖农场供销社等8个独立核算单位,下设新发、六队、新立、六合、
三合、深泡、和平、红河、双桥等9个供销部。零售额达182万元,上缴利润7.7万元。1966年
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扩大了经营项目,增加了理发、修表、刻字、照像、大车店、被服、
饭店、修鞋等行业。零售额创288.2万元,并建筑了查哈阳农场第一座700平方米砖瓦结构的营
业室。
1968年兵团组建后,成立了商业股,负责全团商业工作的领导,使商业企业得到了迅速的
发展,先后在稻花香、金光、海洋、新立、太平湖、金边、万发、双桥、场直、红河建造了4,083
平方米砖瓦结构的营业室及1,077平方米的仓库。增添了3台汽车,2台“上海50”,零售额上
升到612万元,上缴利润119.9万元。1969年成立了五十五团综合批发站,使商品供应渠道系统
在团内即可解决,结束了去甘南县、平阳镇各批发部门进货的历史。1970军分为3个团后,五
十五团综合批发站划归五师后勤部领导。
1976年兵团撤销,成立了查哈阳农场,丰收农场和金边农场、各农场均设商业科,1978年
三场合并为查哈阳农场,商业工作仍由商业科管理。1981年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集
体、个体经济的发展,使查哈阳农场的国营商店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984年变商业科为商业服
务公司,商业上的人、财、物和党、政工作均有公司负责,成为一个经济实体。1986年又撤销
了商业服务公司,恢复了商业科,1987年在深化改革中,为改变商业的被动局面,将8个分场
商业企业的人、财、物三权下放给所在分场统一管理,改变了建场以来,商业企业由农场统一
管理的体制。1988年7月,全场商业企业全部实行经营者承包的责任制,把竞争机制、风险机
制引进商业企业的改革中来,使商业工作才开始有所好转。1990年10月嫩江农场管理局;将拉
哈商业批发站移交给查哈阳农场管理,与商业科合并,成立查哈阳农场商业综合批发站。
历年商业经营情况统计表
单位:(元)
0000169(缺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