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酿造工业

第三节 酿造工业


  一、白酒

60年代末,奶牛队为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决定以喂牛的玉米为主要原料酿酒。
出酒后的酒糟可做饲料,不但营养成分不被破坏,而且容易吸收。白酒的加工量取决于饲料需
用量,因此没有大规模生产,一直是队办工业。队里边派尹占续、刘子怀等人去萨尔图、泰康
等酒厂学习,边紧张地筹备建厂。很快购买、打制了必要的设备,整建了厂房,从安达购回了
曲种,于1971年初开始了白酒生产,一次试产成功。

巨浪出了白酒,当时人们认为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工人们相互传告,一时传遍了牧场各
生产队和附近农村。每天生产几十斤白酒,基本上满足了各食堂用酒的需要。在市场上白酒紧
缺的当时,职工家有个婚丧嫁娶的大事,得找领导批条、排号,按序购买,知识青年们回家时
给父母带上几斤粮食酒是最好的礼品了。

1980年11月,农垦总局防疫站、工业局、酒类专卖局等单位对白酒进行联合检测化验,各
项理化指标均符合技术要求。自投入生产以来,白酒颇爱欢迎,从未发生过质量问题。国有队
产白酒一直延续到1988年奶牛全部转卖、奶牛队解散、饲料停止加工时停产。

自奶牛队用饲料烧酒成功以后的1974年,第七生产队(小黑山)用猪的饲料开始生产白酒,
规模、档次不如奶牛队,由于烧酒师傅彭守山管理严格,工作认真,酒的质量好,深受用户欢
迎。

1977~1988年间二队、三队、科研站(当时的五队)等单位相继建起了队办酒厂。队办酒
厂在全场的兴起,有利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丰富了职工群众的饮食生活。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体经济的迅猛发展,1988年场区的夏福利,1989年三队的王立国,
1990年四队的赵兴山,1995年四队的逯兴勤办起了家庭酒厂,以饲料深加工为原料的个体酒厂
遍布全场,刘配彬、程克金、王海强、钟涛、郑宝良、张国君、廉景河等职工户的家庭酒厂先
后陆续投入生产。

二、粉条

1976年在多种经营加速发展、大上队办工业的年代里,四队党支部书记锡承三、队长林延
武发现每年各单位都种植一定数量的土豆,收获后只用很小一部分就足够职工家属、食堂的需
求,几十吨的优质土豆做根块饲料被牲畜吞掉。营养很难被牲畜全部吸收,大多成分白白跑掉。
同时牧场每年需从外地购进几千公斤的粉条食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用土豆加工
粉条,成立队办粉坊(粉条厂)。

七八月份土豆长势良好,给粉条厂的筹备带来了新的动力。立即安排专人,成立了由马成
跃、李春溪等人组成的粉条厂筹建小组。首先选定了原科研站菜园房为粉条厂厂房;二是从三
合乡请来了吴庆贤和姓林的两位师傅;三是从林甸、泰康等地购进根块粉碎机,铁锅、水缸等
设备;四是经牧场协调从第六生产队调入机务工人王景香具体负责柴油机等机械的管理。经过
两三个月的努力,筹备工作就序,只待开机生产。

10月,全场土豆喜获丰收,粉坊很快投入了生产,并一次性试制成功,有时粉条粗细不匀,
色泽淡黑发乌,不筋道易断,粉条碎头过多等生产难关也很快得以克服。四队职工户和知识青
年食堂首先食用了自产的粉条。元旦、春节期间,牧场职工户和食堂都供应相应数量的粉条,
知识青年回家时还能得到特批的粉条,作为礼物带给城里的亲人。当年生产优质粉条3吨多。
每年的加工量取决于土豆产量的多少,产品主要用于牧场职工调剂生活,剩余部分投入市场。

由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原料、销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个项目没能得以相应地发展和巩
固。只是季节性地生产两三年后停业下马。1979年以土豆为原料的粉条加工结束了。

三、酱油醋

在70年代中期各队都用玉米、高粱加工白酒,副产品酒糟做牲畜饲料。1979年,通过实践
使职工认识到这是农产品的深加工、二次增值。尔后养鱼、养猪,烧酒、漏粉条、做豆腐等诸
多项目得以落实。第六生产队老职工彭玉江看好了用豆饼、麦麸子等为原料经曲种发酵酿造酱
油、醋。这个项目的特点是投资少,原料投入量小,利润大。而且主产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
少的,副产品渣滓咸而味香,牲畜食用后开胃、贪食,增重快,是喂饲牲畜的好饲料(当时主
要用于喂猪)。彭玉江酿造酱油、醋的想法形成了队党支部书记王喜学、队长宋占阳、农业队
长郑桂林等队领导的共识,经牧场党委同意,决定着手酿造厂的准备工作。

很快腾出了猪舍饲料库,修整了其它闲置的房舍做厂房,经过三两个月紧张有序的筹备,
很快达到试生产的程度。1977年10月一次试生产成功。由于原料质佳,产品色泽纯正,味香可
口。产品首先在六队食堂食用,同供销社经销出售的外地进货相比,备受人们欢迎和赏识。在
当时计划经济的形势下,受供应、销售渠道的限制,人们看好的酱油、醋不能进入供销社柜台,
销售无渠道。

半年以后,1978年5月,由于产量大,销量小(只有牧场各食堂用很小一部分)。很快队
里的缸缸罐罐全部变为酱油、醋的储存容器,两个大油罐也变成了酱油罐、醋罐。这些优质的
产品虽然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但由于没有对外销售渠道,造成大量积压,于1978年夏无奈停止
了生产,再未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