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影、电视、广播
第二节 电影、电视、广播
一、电影
1955年,建场不久,农场为了改进全场职工文化生活,购买了1台小型放映机,为农场开
办了电影事业奠定了基础。当时,由吕玉来兼任电影放映员,经常去各生产队巡回放映。随着
事业的发展,于1958年又购进了两台小型电影机并增加了两名放映员。
电影放映队于1959年正式成立,蒋孝模首任队长并对放映员进行了调配。1962年至1968
年间农场又购进1台大型电影机,除在俱乐部定点放映外,总场放映队实行每月巡回各分场、
生产队为广大职工家属放映电影,真正做到了坏天不误、无事故,放映及时、群众满意。年均
完成574场次。1968年至1971年,大批知识青年来场,农场又购进3台电影机,增加4名放映员,
各营成立了电影放映组,从此,开始了营办电影工作,总场文化官留下少部分人员,大多数放
映人员都随电影机到各电影组去工作,电影队全体工作人员为职工放映电影经常到深夜,放映
前,用幻灯进行宣传形势教育和本场的好人好事的教育。
1972年至1975年,3年间,农场又购进1台35毫米的电影机和两台大型电影机,于1977年,
农场已构成两套机器设备,为广大职工看电影创造了有利条件。
打倒“四人帮”以后,农场文化生活发展很快,党委加强了对文化宣传工作的领导,对职
工的文化生活抓得比较紧,全场放映员由1965年的6人增加到1982年的33人。总场文化宫从1978
年开始能放映宽银幕电影,并在文化宫一楼设有职工文化室。
1956年至1968年,由嫩江地区电影发行公司供应影片。
1968年10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后,由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电影发行公司供
应影片。
1976年,恢复农场体制后,由嫩江国营农场管理局供应影片。
农场电影工作从1956年开始,到1982年的27年,每年均有盈利,农场职工家属看电影的热
情很高,基本上满足了广大职工文化生活的需要。
1983年以来,由于全场的电视工作不断向前进展,使电影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电
影队的职工人数减少到10人。1983年全年共放映影片30部,计600场,是82年放映场次的60%。
1984年,号召连队办电影,农场增加16毫米的电影机3台,其余无有发展,电影放映工作处于
低潮,全年共放映500场。农场体制改革后,除垦区影片供给不足外,连生产队的放映场所皆
改为职工家属住房或仓库,因此,电影演出场次明显下降,收入减少。
二、电视
1974年,克山农场建立了50瓦的电视转播台,从此,农场的电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当时,
少数单位有电视机,只限于转播外地的电视节目。
随着农场生产经营的逐年好转,利润不断增长,职工奖金逐年增多,使农场电视工作有了
较大的发展,到1983年末,据不完全统计,全场有电视机3,000台,平均2.4户有1台电视机,
还有不少住户购买了彩色电视机。
农场电视转播台,除了转播外地的电视节目之外,还自办了节目,反映农场在“两个文明”
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广大群众高兴地说“现在,在家里能看到电视节目,过去,连做梦也没
有想到”。1981年至1982年,农场又拿出10万余元购进日本产的录像机2台,摄像机1台,监
视器2台。
到1984年,全场电视机增加到3700台。1984年农场又投资15万余元,购买3—4千瓦的彩色
电视发射机,收看效果良好,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三、广播
农场于1956年底购买了2台250瓦的扩大机,建立了广播站。当时,条件比较差,总场部只
安装2个大喇叭,广播站附属于电影队领导,由吕玉来同志负责,吕玉来同志即放映电影又当
播音员,每天采取不定时的方法进行广播,1957年吕玉来同志离职,由郭齐同志负责此项工作。
1959年2月17日,由苏敏贵同志负责广播站的全面工作,总场部分职工住户安上了小喇叭,
各分场安上了大喇叭,广播站用电话线,广播站配两名播音员,每天定时播音3次,每次都有
本场节目或新闻报道,农场的广播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
1969年兵团成立后,各营购买了250至500瓦的扩大器,建立了广播放大站,配有专职播音
员,机线员,每天三次按时转播总场广播站的节目,总场广播站配2名广播员。
1974年,农场广播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各分场、生产队均架上了广播专用线,全场各单位
皆通广播,由于农场重视此项工作,因此,广播站搬迁到文化宫的三楼里。各生产队陆续购买
了扩大器,保证按时转播总场广播的节目;各生产队还经常利用广播指挥生产,通知事项,召
开会议。
根据各生产季节和政治活动,开办专题广播节目。全场已达到家家户户通广播。各分场广
播放大站也开始自编节目。总场广播站除转播中央、省电台节目外,每次还安排半小时播音本
场节目,宣传好人好事,经常播小评论和本站消息,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1982年以来,广播站人员发展到10人,除配有2名广播员外,还配备了编缉、站长和广播
电视修理人员。
1983年,全场共有扩大器61台,25瓦的喇叭136个,0.1舌簧喇叭 5,166个,干线总长
131.7公里,用户线总长为302公里,农场现在是:广播每天3次响,新闻、小说有歌唱,国家
大事人人知。同年,经请示省广播事业局同意:设立小功率调频,频率范围为83—108兆周,
功率50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