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
1984年
1月3日,农场下发职工疗养通知,五大连池疗养所分三期疗养,每期两个月。需疗养者均
按管理权限审批。
3月1日,制定机务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各分场做好四个方面调查,年终写出总结。一是各
种农机承包的形式、办法、效益;二是在执行农机承包责任制中如何发挥机械化优势;三是各
项经济指标同承包责任制挂勾;四是家庭农场对机务设备的使用方式,经营方式及管理方式。
3月5日,下发畜牧生产方案,规定年内饲养母猪500头,全年总产938窝,平均每头母猪产
185窝,产仔成活7900头,窝成活825头,平均窝活7.9头。每头母猪年出栏肥猪11.5头,肥
猪饲养数5,750头,上交3,504头。自食1,998头,年末存栏248头,基本母猪年末达620头。
3月7日,农场下发经济承包责任制实施的通知。根据中央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和总局党
委《关于下达84年垦区经济承包责任制若干问题的通知》,制定了经济承包责任制措施方案。
其中主要是:各业承包形式,承包指标,分配形式,一律实行定额计分,以分计酬浮动工资,
37元以上的工资实行级差保留,30元以内的全部实行浮动工资。
3月4日,农场召开三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通过计划生育有关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经济责任
制,实现“三无”场,按现有已婚未生育夫妇对数,按比例承包给分场。各支部计划生育率为
100%,节育率为100%,一孩领证率为100%,完成上述指标并实现“三无”。可评为计划生育
先进单位,支部书记、队长、厂长、主管计划生育卫生员,每人奖励50元,完不成一项每人罚
10元。
3月12日,制定财务管理办法。各单位占用的国家基金收取百分之一的资金占用费,对总
场管理费的分摊采取压缩的办法。总场管理费农业每亩地应摊一元,其它单位按工资总额的50%
分摊。实行:核定资金限额包干使用;统一划拨,收支两条线。
3月12日,制定颁发林业工程措施方案,当年主要任务是:造林2,200亩,其中林带更新
52条,1,040亩,用材林1,177亩,13,300万株。
3月27日,农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升级赛,定期评比,分别评出甲级、乙级、不合格等单
位。甲级单位均授予奖励,不合格限期不改者罚款。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许宁化学公司科学家博尔根先生和西德驻香港办事处经理冯雪梅小姐,
由农垦部一名翻译陪同来场作调查,历时两天。
4月2日,农场对三分场毁林问题发出处理通知。擅自批准19队伐掉7亩杨树,3亩笤条,6
亩水曲柳。但鉴于大部份是小老树,属更新对象,与毁林盗伐事件有别,给予分场如数赔偿损
失,通报全场处分。
5月2日,西德拜耳公司、农药部经理葛尔熙农学博士,翻译叶明来场搞农药合作试验,5
月3日离克山农场去九三管局。
6月9日,关于对三分场驾驶员张风文,驾驶东方红—74拖拉机去地里耙地刮倒一万伏高压
电柱,线头进出火花,使附近柴草垛发生火灾,险些造成车毁人亡事故。为此,农场向全场发
出对一分场职工叶俊荣因做饭引起火灾,烧毁200平方米砖瓦结构宿舍一栋,损失价值3,191
元的通报。
6月10日,颁发作物高产攻关方案。方案规定:
万亩攻关指标:小麦亩产500斤,大豆亩产300斤,玉米亩产600斤。
千亩攻关(喷灌高产攻关)指标:小麦亩产600斤,大豆亩产400斤,玉米亩产800斤。万亩
攻关在全场设四个点,千亩设1.1个点。
建立了攻关领导小组:
组 长:李德山
副组长:高继忠 栾景荣
组 员:19人
6月22日,农场下达基本建设和更改基金使用计划的通知。
管局批给农场自筹资金基本建设为46万元;5万元以下的包干结余资金计划为24万元;更
改基金使用计划为1,064,600元。三项合计为1,076,400元,相等于去年基建支出的23%,
是历年来计划指标最低的一年。
7月2日,农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1982)75号文件和省地县殡葬的会议精神,向全场发
出殡葬改革实行火葬的通知。并成立殡葬改革管理委员会。
主 任:李德山 魏克佳
副主任:孔祥山 刘文友
委员14人,设办公室主任、副主任4人,工作人员14人。
7月23日,农场实行新技术推广与科技承包奖励的具体规定。
奖励办法:根据研究成果或推广项目的经济效益高低,按其作用大小,评定受奖标准。
奖励等级分一、二、三等,经济效益达1万元,奖金为100元;千元以上奖金为50元,千元
以下奖金为30元。
7月23至25日,总局科委组织垦区内外农学家26人,对克山农场小麦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
进行了鉴定,鉴定会是在东北农学院教授孙风舞主持下进行的。经田间实测调查结果,一致认
为克山农场小麦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方向明确、效果较为显著,数据比较可靠,经过多年重
演,在场内6年平均亩产479.6斤,推广到附近县、场均取得相应效果。
9月5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农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立领导小组。
主 任:张锡岭 李德山 魏克佳
副主任:孔祥山 刘文友
委员9人,下设办公室主任:刘文友
副主任:林长和
9月15日,克山农场决定,命名16个单位为文明队(单位)。其中有一分场的四、五队;二
分场的十二队;三分场的十八队;四分场的二十二、二十六队;五分场的二十九队。机关党委
的电业所;科研站、医院。工交公司的粮油加工厂;木材厂;农机物资公司的修造厂;粮商公
司的二分场商店;教育科的场直小学、二分场学校。
9月24日,农场成立首届归国华侨联合分会。批准了54名团体会员,通过了《克山农场归
侨联合分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侨联委员会。
主 席:王文松
副主席:王合成
秘书长:姜长友
委 员:李秋成 陈玉兰
名誉主席:何英杰(宣传部副部长)。
12月15日,在总场文化宫召开第三届第二次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克山农场经济体制改
革综合方案及相应细则。
1984年,中共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委员会,省国营农场总局授予克山农场为模范单位,
并授予农场工会、二分场为模范单位。
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克山农场为连续7年获得高产、高效益的优异成绩单位。
国家经济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农牧渔业部、林业部授予克山农场为在农业技术推广
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单位。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克山农场为精神文明标兵单位、林业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