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土壤植被

第三节 土壤植被



牧场土壤主要为砂土,草甸土、盐碱土三类。
1、砂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40——160米岗丘上,母质为风积砂,质地砂壤,渗透性强,
表层有机质含量较低,约2%左右,全氮1%左右,碳氮比例10—15左右,PH值6.5左右。
2、草甸土:分布在岗间低平地上,主要植被为羊草,野古草,裂叶蒿、星星草、芦苇,
碱蒿等,是牧场主要采草场。土壤表层腐殖质较集中,一般在2.5—3%,含氮量偏低,碳氮比
在15—25%,全层有激烈的石灰反应,含盐量0.05—0.5%,以碳酸盐和苏打盐为主,PH值7.5—
9.0,土壤质地为砂壤和轻壤,渗透性强。
3、盐碱土:在碱泡及其周围和盐化草甸土中复区分布,主要植被为碱蓬、星星草,西伯
利亚蓼等耐盐植物。其特点是黑土层薄,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全氮0.1%以下,碳氮比率5左
右,含盐量为0.1—0.5%,表层开始有石灰反应,随土地深度而激烈,PH值10以上,质地轻壤,
渗透性较好。
由于地形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
首先由于在海拔高度133—135米的碱泡周围土壤中含盐碱程度不同,以碱泡为中心呈同心
圆状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群落。

第三,海拔145米以上的岗丘上分布着生草砂土和黑钙土型砂土,生长有山杏,针茅草等
植被群。
总之,绿色草原牧场主要植被类型为:羊草+杂类草,羊草+野古草十杂类草,山杏+针
茅草+杂类草、针茅草+杂类草等四个类型,占总面积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