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广播电视电影

第三节 广播电视电影



1959年10月,场部架成广播和电话用线。设备有150瓦广播机一台。1962年,0.5瓦的喇叭
增至400只,遍布全场各单位,各生产队各户。开始时电话话务员兼放广播,只转黑龙江台节
目,以后场聘请小学教师叶景香任业余广播员,这才有了场内自播节目。叶景香走后,很长一
段时间又是话务员兼播音员。每天早,午、晚播放,使全场职工听到国家大事,省内时事,方
针、政策,以及场内党委决定、领导讲话和各单位的好人好事,从而丰富了群众政治文化生活。
1971年以后,随着半导体收音机的普及,0.5喇叭逐渐被淘汰。1976年开始,孙淑云任专职
播音员。1981年孙淑云返城回哈,李晓梅继任一直到今。现在,广播站有25瓦大喇叭17只,安
装在场部区域和北半部各生产队,路线杆全程180公里。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也相应地产生了强烈的渴望。现在全场几乎家
家有收音机,计1,200台,有600户摆上了电视机,占总户数40%。场部有212台电视机,占场部
职工户数的50%。人在家中炕头坐,天下大事眼前来,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觉悟。
牧场电影队是1962年组成的,当时有16毫米放映机一台。秋冬季节放映地点是食堂,春夏
之夜就在露天放映。在场部放映场次较多,有时也下生产队。1978年,俱乐部安上简易条凳就
实行售票制。1978年统计,每月平均10场,全年120场,一般是座无虚席。现在,放映队又购
入了35毫米放映机一台。但因旧俱乐部倒塌,新的俱乐部尚未着手重建,所以电影放映暂时停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