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1985年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大型农机具全部作价转让给家庭农场,全场共转让东方红链轨
拖拉机25台,大中型轮式拖拉机31台,联合收割机15台,各种农机具127 台(套)。由生产队
统一、集中管理转变为家庭农场自主、分散经营管理。职工家庭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农业机
械的发展趋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家庭农场出于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大型农机具逐渐被变卖,
取而代之的是小型轮式拖拉机和小型农机具。从1986~1990年四年间小型轮式拖拉机增加到300
台,小型配套农机具达到383 台、件,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超过350 人。个体农机修理部和零配
件商店也应运而生。
1991年为了实施“草原改良”项目及解决家庭农场整地的实际需要,在原修理厂基础上,
组建农机服务站,业务上归场农机科指导,行政归修理厂领导。农机服务站的主要业务是为家
庭农场代耕和实施草原改良项目。
农机服务站从家庭农场回收东方红75链轨拖拉机3 台,购入东方红802 链轨式拖拉机2 台,
东风自走联合收割机1 台,回收与购买各种配套农机具30台套,自制大型平地机一台,汽流式
牧草播种机1 台及割晒机、深松机等部分农机具。农机服务站管理人员3 人,驾驶操作人员22
人,草原改良任务完成后,为家庭农场代耕任务也逐年减少,农机站经济形势开始下滑,经济
效益越来越低,最后出现了亏损,于1998年末解体。
到2000年末,牧场拥有链轨式拖拉机10台,轮式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增加到422 台,拥
有各种农机具971 台套,青贮收割机发展到10台,农用运输车50台,农机修理部和农机配件商
店11家,农机驾驶人员达到500人。
主要农机具和汽车拥有量表
(1985~2000年)
表3-7 单位:台
000005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