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建制变迁

第五节 建制变迁



齐齐哈尔垦区自1948年省营平阳农场组建,到2000年经历了52个不平凡的历程。
1963年前的15年为开发阶段,虽然多数农场是由省财政投资组建的,或者是省农业厅上
收的公营机械农场,但是,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受省和地(市)或县的双重领导。真正构成区域
性的组织领导体系是从1962年3月省人委决定,九三、查哈阳、红色草原牧场等3个农场提格
为省农业厅所属的地区国营农场管理局,其所属的分场升格为独立农场。同年7月省农垦厅成
立,这3个地区管理局改为农垦局,方形成农垦的系统领导体系。
此间的查哈阳农垦局是齐齐哈尔垦区农垦管理机构之一,局址设于原查哈阳农场场部,
即大烟囱地区。组建初期为9个农场,即稻花香、金光、绿色海洋、丰收、太平湖、幸福之路、
阿伦河和金星农场,1965年经省农委批准将金光农场划分为金光、万发两个农场。绿色海洋
农场划分为绿色海洋、新立两个农场。至此,查哈阳农垦局已辖11个独立农场。
在齐齐哈尔垦区内1962年以后归属省农垦厅的农场,还有克山农场、齐齐哈尔畜牧场、
泰来种畜场、绿色草原牧场。
“文化大革命”后的1968年,查哈阳农垦局撤销,所属农场交由兵团五师,分别改为五十
团、五十五团和六十七团,原属查哈阳农垦局的阿伦河农场,同音河农场合并为五十六团,
克山农场为五十四团。
1972年3月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嫩江分局成立,接收了3个原属劳改局的农场,即老
莱农场、福安农场、依安农场,还有5个原属省农垦厅和畜牧厅以及嫩江地区辖属的畜牧场,
即富裕牧场、东明牧场、泰来种畜场、绿色草原牧场、巨浪牧场。1973年4月接
收了由齐齐哈尔市农场处辖属的文革机械厂、机床维修厂和制酒厂3个企业办的农场,统一
更名为嫩红良种场;1974年11月将东明牧场合并于富裕牧场。
1976年3月组建黑龙江省嫩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凡属嫩江地区辖属的县(旗)内的国营农场
统一归属嫩江局,有查哈阳农场、丰收农场、金边农场、双河农场、克山农场、老莱农场、
依安农场、富裕牧场、泰来种畜场、绿色草原牧场、巨浪牧场和嫩红良种场。原兵团各团建
制和嫩江分局建制撤销。
原音河农场和阿伦河农场(即五十六团原建制)合并改名为双河农场;原福安农场交由北
安局同建设农场合并。1977年11月查哈阳农场、丰收农场、金边农场合并为查哈阳农场,
1978年10月,将幸福之路分场从查哈阳农场划出,为管局农业科研所。1981年8月、11月分别
将老莱农场、双河农场移交给黑龙江省公安厅和北京市劳改局,1984年初又将依安农场移交
给黑龙江省司法厅,1985年末依安农场又重新收归嫩江局。1984年3月,原属黑龙江省外贸局
所属的甘南种牛场移交给哈尔滨农场管理局,同年5月哈尔滨局又将该场转交给嫩江局,更名
为长吉岗农场。1984年4月经省农场总局批准,泰来种畜场更名为泰来农场。
1991年底将嫩红奶牛场划归富裕牧场管辖,更名为嫩红果菜公司。1992年长吉岗农场建
制撤销合并于查哈阳农场,为分场建制。1997年12月分局农业科研所建制撤销,合并于查哈
阳农场,恢复为幸福之路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