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史志编修

第三节 史志编修


  齐齐哈尔垦区的史志编修工作是1983年开始,到1993年为前届修志阶段。先
后出版了《克山农场史》、《嫩江农垦志》、《绿色草原牧场史》、《查哈阳农场
史》、《依安农场史》5部志书。同时还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嫩江国营农场管理局组
织史资料》、《嫩江垦区工会志》、《查哈阳农场工会志》、《克山农场工会志》、
《依安农场工会志》等5部专业志书。从1998年开始为第二届续志阶段,任务是续写
前志。
一、修志机构
方志是“官修”的国情书的一部分。修志者有官职、官责。齐齐哈尔垦区的修
志工作是党委领导,行政主持,各方动手,志办组织协调的修志格局,负有总纂、
编修、审稿、出版的职责。
1、局史志办:农垦齐齐哈尔分局史志办的前身,为黑龙江省嫩江国营农场管理
局史志编审委员会办公室,组建于1984年4月23日。当时,局志办为临时机构,未纳
入机关编制序列。当年先后配备3名工作人员,到10月份离去1名;11月份征得组织
部门同意,从管局富裕联中借调一名语文教师,转年4月份从局整顿办调入一名编辑,
管局史志办已有专业编辑人员4名,为鼎盛阶段。1986年8月,初稿编写告一段落,
有2名编辑调离。是年12月局史志办合并于管局办公室,史志办主任兼档案科科长。
1987年10月《嫩江农垦志》进入出版程序。
1988年7月,管局史志办解体,接续工作由局办公室承办。
直到1999年6月,《齐齐哈尔农垦志》(1986—2000)编撰准备工作开始启动,分
局史志办重新组建,并组建了编辑室。
1999年7月20日分局史志编纂委员会组成。分局党委书记吴占柱和分局局长董林
生任主任,分局党委副书记周长荣和常务副局长姜成国任副主任。委员15人。
2000年年底,随着分局人事变动,进一步调整了史志编纂委员会和办事机构人
员。因吴占柱调到总局管理干部学院任职,主任职务由分局党委书记杨喻晓接任;
委员由上届 15人,调至8人,史志办也作了相应调整。
2、场志办:齐齐哈尔分局的各农场场史办,组建时间均早于分局史志办。
总局1982年3月下达了《关于成立垦区党史(农垦史)编审委员会和开展编写<农垦
史>的通知》文件后,各场相继成立了编审委员会和场史办;最早成立史志办机构的
查哈阳农场,于1982年9月17日组成了编审委员会,并成立了场史办,11月份克山农
场由7人组成的场史编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宣告成立;1983年初富裕牧场场史办成立;
3月泰来农场场史办成立;7月绿色草原牧场场史办成立,1984年9月依安农场场史办
重新组建 (前期归属一段省劳改局);同年巨浪牧场成立了场史办。
1984年10月份各农场的机关科室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场史办基本上被撤销,部分
编史人员被分离,史志工作一度出现停顿状态。1985年3月总局党委及时地下发了
(1985)7号《关于垦区修志工作的要求和几项规定》的文件,管局党委高度重视,王
方盛局长和吕振祥副局长分别在管局召开的党委书记、场长会议上以及局党委扩大会
上,对史志工作重要意义以及认真贯彻总局党委的指示精神做了专题讲话,引起了各
级党委的普遍重视。各农场相继恢复和调整了场史办机构,到1985年6月全管局有9个
撰写史志的单位,机构到位率达到100%,配备了27名专职编修人员,共编写出志稿
184万字,受到总局的好评。
1988年年初,部分农场史出版和部分场史初稿基本完成,一些场领导放松了对史
志工作的领导,加之管局史志办解体,使得整个史志工作陷入半瘫痪状态。
1991年查哈阳农场、依安农场相继恢复场史办工作。查哈阳农场调换和加强了编
写力量,场史办编修人员增至6人,对原有的初稿按章逐节地作了精加工和充实,经
过近一年来的艰苦努力,1992年6月《查哈阳农场史》出版;1993年2月《依安农场史》
出版。
1992年后,除克山农场保留一名兼职史志人员记载大事记外,其他农场的场史机
构已全部撤销。
潮起潮落又一春,十年后的1997年,总局下发了黑垦局办文(1997)76号《关于进
一步加强史志工作的通知》文件后,齐齐哈尔垦区的史志工作又开始复苏了。查哈阳
农场于1998年3月恢复了场志办机构,原场工会主席刁家本、场办公室主任李式新为主
任、原场政研室副主任吕文琦为副主任,并配备4名编辑和工作人员,进入资料长篇
征集和场志续编工作。4~5月间依安农场、富裕牧场场志办恢复工作,6~7月间克
山农场、绿色草原牧场、泰来农场、巨浪牧场场志办恢复工作。到2000年史志专兼
职编修人员已达27人。
二、前届志书编纂
1、《嫩江农垦志》
黑龙江垦区的志书编纂工作是1981年7月展开的,当时总局的指导思想是总局、
农场两个层次为编修单位,管理局是农场史的组织、指导单位。直到1984年3月总
局在绥化局召开的第二次场史工作会议上,还在争议管理局要不要编史修志问题。
5月份总局党委下发了农总党(1984)9号《关于编纂(黑龙江农垦史志>的通知》的文
件中才明确提出“垦区的编史修志工作在总局、管局、农场三个层次上同步进行”
。管局史志办从指导型变为实体型,既有对农场史的指导任务,又有编纂局志任务。
管局这一级编志任务落实了,是编局志,还是编农垦志?还在争论。局志从狭
意上解释是从建局那一天开头,也就是从1976年5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同黑龙江
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合并,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开始为上限,写8年发展史(当
时定下限为 1984年)。嫩江局的前身为省国营农场局嫩江分局,所以又把建局历史
拉前4年,即1972年为始。按这一套路,制定了篇目,并下发了文件,要求各业务
部门提供的专业志上限一律为1972年3月,下限为1984年。
1984年12月18日总局在哈尔滨办事处召开史志工作例会。会上郑加真主任、杨
荣秋副主任以及省志办的王文举编委都在会上讲了《黑龙江农垦志》的总体思路,
通过大家一番议论,最后突破了局志的框框,认为它既不确切,又不科学。把思想
统一到农垦志的大概念上来,即从有第一批国营农场出现为上限。
收集这一段的历史资料,既珍贵又艰难。《嫩江农垦志》中的每一篇专业志,
都有它的垦前史、创业史和发展史。为使资料充分、准确,采取发函索取资料约
100多件(次),采访口碑资料50多人(次)。在征集文档资料中,4名编辑人员竟在
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查阅报刊资料花费两个多月的时间,又派人去省图书馆、大连、
长春、沈阳等地图书馆和周边县 (旗)的档案馆查阅和整理出文字资料近200万字。
1984年9月5日重新整理的《嫩江农垦志》篇目以嫩垦办字(1984)70号文件下
发到各基层单位,1985年5月开始试写,编辑内部分工为裴良玉总纂,赵宝德编辑
政治篇(未结束即调出),刘树深编辑大事记、文教卫生篇,其他篇均由裴良玉撰
写、编辑,王朝晖为助手,图片由傅强提供。经过一年零六个月的编修,到1986
年末《嫩江农垦志》的初稿约57万字写就。又经过自审、专家审、领导审、总局
终审,两易志稿,1987年6月向管局编审委员会递交了出版报告,经常务副局长吕
振祥批阅,交总局编委会终审。7月,结束了全志的编纂工作,1987年10月志稿交
由齐齐哈尔市第一印刷厂印制装帧1000册,1988年2月发行。该书出版引起垦区
内外的强烈反响,它是农垦系统管局级的第二部出版志书,受到兄弟垦区青睐,
新疆、广东、云南等省农垦部门来函索书,上报、赠送、交流百余册。1989年11
月在总局志书评选中获二等奖,1992年荣获嫩江管局科技成果奖。
2、农场史(志)
齐齐哈尔垦区农场史的编修工作始于1982年9月,首批撰写场史的单位有查
哈阳、克山两场,1983年6~7月份场史篇目已出台。第二批进入编撰单位有:富
裕牧场、依安农场、泰来农场、绿色草原牧场和巨浪牧场。没有纳入总局编史序
列的长吉岗农场,1984年 8月在副场长王宝珍的带领下一支由4名编辑组成的“请
战”队伍来到局志办,主动提出撰写《长吉岗农场史》,要求指导(后于1992年
建制撤销,合并于查哈阳农场,志书停笔)。至此全局史志工作全面展开。
1985年6月《克山农场史》送交局志办进行集体评议,经过改写加工,1986
年7月 28日经过嫩江农管局编审委员会审定,批准印刷出版,于当年8月去浙江省
余杭印刷厂印刷,出版500册,为精、平装两个版本。该书于1989年11月在总局
志书评选中获三等奖。1986年7月《查哈阳农场史》初稿告终,交局志办审查,
认定内容和文字较粗糙,发回重新加工。1986年10月29日《绿色草原牧场史》经
管局编审委员会审定批准印刷出版,此书延至1989年9月方交由齐齐哈尔日报印
刷厂印刷出版500册,为16开平装版本。
1990年查哈阳农场重新组成编写班子,对前届志稿进行了认真改写和补充,
经管局批准送交齐齐哈尔市第一印刷厂印制,其12页彩色版由北京新华彩印厂印
刷。1992年7月正式出版发行,为16开精装本,印数1100册。1993年2月《依安农
场史》经管局批准在依安县印刷厂印制出版。全书40万字,16开平装本,印数500
册。至此,齐齐哈尔分局在前届编修史志中出版了4部场史,尚有富裕牧场、泰
来农场、巨浪牧场的场史未出版。
在这个期间,尚有《嫩江垦区工会志》、《查哈阳农场工会志》、《克山农
场工会志》、《依安农场工会志》、《管局中心医院工会志》先后出版,1989年
和1995年又连续出版了两集《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嫩江国营农场管理局组织史资
料》,各印制500册。
三、续志编纂
按照黑垦局办文(1997)7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史志工作的通知》的精神,齐
齐哈尔分局所属各农牧场先后于1998年3月至1999年5月,重新组织史志编写班子,
着手于续志编纂工作。
最早动笔的是查哈阳农场,1998年3月调整了编纂委员会,恢复了场志办,主
编刁家本,副主编吕文琦,另外配备4名编辑,其中有4名是从退休干部中返聘的
文字功夫较强的老同志。到1999年9月他们收集了50多万字资料,并两易篇目,10
月份进入了志书编撰阶段。该场上届志书下限1990年,这届续志断限为1991年到
2000年。另一个动笔较早的单位是富裕牧场,党委书记王占元很重视场志编纂工
作,亲自到管局参加史志研讨会,并抽调了原场宣传部部长毛飞任主编,决心修
好从1960年至2000年这一段场志,重笔放在改革开放这20年。克山农场上届志书
一马当先,是黑龙江垦区第一批志书出版单位之一,这届也不甘落后,已编印出
版了一本1986~1995年的《克山农场大事记》平装本;续志的资料工作准备的也
较充分,刘士禄、杨百昌分别任主编、副主编,他们一上任便着手于资料长篇的
整理工作。难度较大的是泰来农场,该场属于上届志书未出版单位,加之 1998
年水灾严重,人员疏散各地,资料征集有一定难度。但是,场领导很重视,提出
由宣传部部长黄志东任主编,聘用4位退休干部为编辑,经一年多的资料收集与
整理,50多万字的场志资料整理工作已结束,待进一步初稿加工。绿色草原牧场
的场志主编赵希范征集资料十分认真,史志编写工作进度较好。巨浪牧场场志主
编王庆堂工作较踏实,部分志稿已送交分局史志办审阅。
《齐齐哈尔农垦志》(1986—2000)的编撰工作是从1999年6月21日开始启动
的,主编裴良玉是返聘的上届《嫩江农垦志》主编,责任编辑闫志文是返聘的原
机关党委书记、另一名编辑刁乃刚兼微机打印。7月末续编篇目及撰写分工责任
制已印发给基层单位;到 12月中旬征集的100多万字资料长篇稿基本上齐,为
2001年完成初稿、2003年志书出版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学术交流
1、横向交流
至1982年成立史志机构以来,齐齐哈尔垦区局、场两级史志部门十分注重对
兄弟局、场以及所在市、县志办的横向交流,作为向兄弟部门学习的极好机会。
早在1982年查哈阳农场史办刚刚组建不久,9月21日便组织8名编撰人员赴北安局
赵光农场学习,此行收益很大,对篇目设计和志书体例有了深刻理解。1983年查
哈阳农场派员去甘南县、龙江县、阿荣旗、莫力达瓦旗志办学习交流,并收集大
量历史资料。依安、富裕、泰来、绿色草原等农牧场,同所在县志办的交往不断,
从中不但得到许多资料,还学到很多史志知识。
管局志办与齐齐哈尔市志办的关系十分密切,早在资料查询时互相就有协作,
学术交流、资料交流活动更是频繁,在管局史志表彰大会期间,齐齐哈尔市志
办主任、高级编辑王秉智亲临指导。同垦区内的兄弟志办交流也较多,特别是同
近邻九三局、北安局交流机会更多,赵庆才、李兆禧等同行常来常往,好多历史
资料两局交叉使用,团结协作,共同提高。进入续志阶段后,局、场两级编写人
员也不断同垦区内以及所在市、县志办进行学术交流。
2、学习活动
从1982至2000年18年间,齐齐哈尔分局史志办及各场史志人员参加全国、省、
总局、管局举办的各类史志例会、培训班、研讨会、评议会400多人次。其中较大
的学习研讨活动有:1982年6月黑龙江省地方志培训班,1983年2月总局在牡丹江
局召开的第一次史志工作会议,1984年3月总局在绥化局召开的史志研讨会,8月
在哈尔滨办事处召开的史志工作例会,12月份总局在佳木斯召开的史志编修会议,
1985年3月总局召开的场史工作例会,5月总局在北安局五大连池农场召开的农垦
史志研究会,同年6月嫩江管局在齐齐哈尔召开的志稿评审会,1986年12月省农场
总局工会、组织部、史志办在佳木斯联合举办的史志学习班。1987年总局志办在
红兴隆局举办的志稿评议会、普阳农场学习班,1988年农垦志书展评会等等。之
后的几年里由于局、场史志办撤销,人员离去,专业会议参加的少些。
进入第二届续志阶段以来,齐齐哈尔分局亦不放过每一次学习机会。1998年
11月在总局召开的史志工作会议中,齐齐哈尔分局办公室副主任刘伟光参加了会
议。1999年7月16日齐齐哈尔分局史志办副主任王巍率队,5人参加了在北戴河
举办的为期6天的全国地方志、年鉴、专业志编纂研修班。2000年11月30日~12
月6日总局在哈尔滨举办的史志培训班,齐齐哈尔分局及所属农牧场场志办派出
了12人参加培训。分局于1999年7月份举办了局直属单位、机关处(室)领导人、
撰写员参加的资料长篇培训班,听课人员50余人;8月份在查哈阳农场召开史志
工作现场会暨编纂研讨班,各场主管领导、史办主任、主编27人参加学习。
3、理论研究
1986年2月黑龙江省农垦史志协会成立,吸收齐齐哈尔分局会员27人,协会
理事1人,同年又有12人参加了省史志协会。在这一学术组织领导下,齐齐哈尔
分局的学术交流活动亦很活跃,先后在省内外各类史志刊物上4人发表文章15篇。
其中分局志办裴良玉、赵宝德撰写的《浅谈人物志的编写》论文,先后发表在
《黑龙江农垦史资料汇编)1986第1期、《齐齐哈尔史志》1986第1—2期、湖北
大学《史志文萃》1986第2期上,并于1995年4月在黑龙江省农垦首届社会科学
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中,被评为优秀论文奖。裴良玉撰写的《嫩江垦区民族源流
初探》论文发表于《黑龙江农垦党史资料》1988第1期上,1992年在黑龙江省农
场管理学会评奖中,被评为优秀论文奖;之后,在《北大荒史志》和《黑龙江
史志》刊物上又相继发表了《设计<社会篇>篇目管见》和《齐齐哈尔垦区民族
杂谈》、《黑龙江古驿道站知多少》等论文,其中王巍和裴良玉合写的《齐齐
哈尔垦区民族杂谈)2000年初被省地方史志协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克山农
场史》主编陈学仁撰写的《谈经济篇编写》论文,在总局1986年2月份召开的史
志研讨会上宣读,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