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筹备工作
第五章 参与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活动
第一节 筹备工作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于1995年9月4~15日在北京召开。按照世界妇女大会的惯例,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论坛于8月30日~9月8日在北京怀柔县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第一次承办的以妇女解放和妇女地位为主题的世界性大会。
1994年2月16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七届二次常委会议讨论了如何迎接“‘95’世界妇女大会”的相关问题。会后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妇联发出了《关于以实际行动迎接“95”世妇会在北京召开的通知》。按照全国妇联的要求,黑龙江省妇联制定了《迎接“世妇会”搞好宣传的活动方案》,通过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妇女之友》杂志、《龙江妇女》等宣传阵地,系统地宣传历届世界妇女大会的知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的意义及黑龙江省广大妇女在改革开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等。
1995年4月11日,省妇联发出了《关于组织收听迎“世妇会”〈半边天话题〉节目的通知》。省妇联还与黑龙江广播电台《七彩时光》节目组合作开辟了迎“世妇会”《半边天话题》专栏节目。从1995年4月5日起至9月15日止,每周三上午8:40到9:00在黑龙江广播电视一台《七彩时光》节目播出,要求各市(地)、县组织群众收听,并提供“四大”活动情况及本地的先进妇女典型。
黑龙江省各市(地)对迎接“世妇会”工作也高度重视。1995年2月23日,哈尔滨市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筹备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在五一剧场召开。会议由哈尔滨市政府副秘书长何祥主持。领导小组顾问、市委副书记淳于永菊,领导小组组长、副市长岳玉泉及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外事办、总工会、妇联等17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人出席会议。会上宣布了哈尔滨市迎“四大”筹备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市妇联主席战秀琴介绍了历次世界妇女大会情况,讨论通过了“哈尔滨市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筹备工作实施方案”“哈尔滨市各族各界妇女纪念‘三八’迎接‘四大’奔向北京长跑活动方案”。会议决定以迎“四大”为契机,为哈尔滨妇女办6件实事:一是推进女性参政,加快培养选拔女干部步伐;二是维护妇女的劳动权益,做好下岗待业女职工的安置工作;三是推进男女平等政策、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的落实;四是抓好妇女教育工作,培养一批女农民技术员;五是坚决取缔“三陪”和色情服务,严厉打击一批残害妇女的犯罪分子;六是推进妇女儿童阵地建设,拟立项建立哈尔滨市妇女活动中心。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鸡西、双鸭山、伊春各市、鹤岗、绥化、大兴安岭、松花江各市地,都制定了迎“世妇会”的活动方案,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宣传“世妇会”的主题和次主题,开展关于“世妇会”知识专题征答竞赛。借迎“世妇会”的东风,加大各项妇女工作力度,促进妇女参政议政、维权工作、“双学双比”和“巾帼建功”工作的深入发展。各地普遍掀起了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的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在迎“世妇会”期间为妇女办实事13296件,为儿童办好事20934件。同时,全省各地都搞了丰富多彩的献礼活动。齐齐哈尔市黑龙江化工厂开办了“迎世妇会,巧手奉献作品展”,共展出书法、绘画、摄影、刺绣、工艺品等17种140多件。伊春市妇联组织排练演出了《大地芬芳》《白玉兰》等文艺节目。七台河市中国草笔厂厂长黄季葙,亲手将价值5万元的10支问世收藏的草笔交给市妇联主席姜艳的手中,她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作为黑龙江人,有义务向大会尽一份情,作为七台河人,有义务向大会献一份爱。”
1995年6月6~8日,省妇联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二招待所25号楼举办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员有出席“世妇会”的正式代表和参加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的52人,还有新闻界的朋友共计70多人。1995年6月6日上午,省政府副秘书长曹亚范到培训班主持了会议,副省长马淑洁到会并讲了话。她要求与会代表认真学习有关会议精神,掌握世界妇女大会的相关知识,深刻理解这次大会的主题和次主题,努力学习各国的妇女工作经验,广交世界妇女朋友,模范遵守会议纪律,为祖国争光,为黑龙江争光。省妇联主席王桂香传达了全国培训班精神。省妇联副主席潘永文讲了《妇女法》及《中国妇女状况白皮书》;陈春英副主席讲了《内罗毕战略》及中国执行内罗毕战略的国家报告;李秀兰副主席讲了《四大行动纲领(草案)》及《中国非政府组织对〈行动纲领〉的建议书》,省外办的李清贵现场讲了外交纪律与外交礼仪。6月6日下午,参加培训者分组进行了讨论。7日上午,省教委副主任张惠芳结合黑龙江妇女受教育的情况讲了《妇女与教育》,省卫生厅厅长宋兆琴讲了《妇女与健康》;哈尔滨市妇联主席战秀琴讲了《妇女与就业》。8月27日,黑龙江省参加“世妇会”的代表启程赴京。省委、省政府举行了欢送会,省五大班子的领导人都参加了会议,省委副书记王建功代表省委、省政府发表了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