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产品

第五节 产品



  一、牛奶产量

  随着全省奶牛业的迅速发展,牛奶产量也随之快速增长。全省牛奶总产量已由1985年的43.0万吨,到1990年突破百万吨,2002年突破200万吨,到2005年突破400万吨,达到440.2万吨,20年增长了10倍。在牛奶的总产中,作为生鲜牛奶的销售仅占一小部分,不到总产的20%,80%以上的牛奶制成各种乳制品,进入省内外市场销售。




  二、乳品加工

  1986~1990年,全省已相继建设113家乳品厂,共有161个品牌。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因规模较小,设备落后,技术条件较差而倒闭,有的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引入技术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加工工艺水平等,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经过上述变革,到1995年保存、优化乳品加工企业65家,逐步改变了过去乳品厂规模小、层次低、品种杂、布局散的状况,开始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增加了鲜奶加工的能力,提高了乳制品的质量。65处乳品厂日处理鲜奶能力达10800吨,其中日处理能力达200吨的企业已达20家。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乳业集团、红星乳业集团已挤身全国乳制品加工十强企业。完达山、龙丹、红星、光明-松鹤等一批乳品加工集团公司通过体制创新、机制转换、技术改造,优化了市场结构,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受黑龙江区域优势的引力,世界及国内一些知名的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如瑞士雀巢公司、意大利帕玛拉特公司、国内上海光明集团、内蒙古伊利集团等纷纷进入黑龙江省发展奶业。

  到2000年,对乳制品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开发新品种,已改变以生产干粉为主发展到液态奶和干粉各占50%,并开发了阶段粉、配方粉、功能粉以及乳珍、牛胚胎胶囊等一些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同时生产炼乳、酸奶、液体奶及各种特色奶等。80%乳制品销往省外,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部分品牌已打入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全省拥有乳品品牌达68个,其中“完达山”“红星”为中国驰名品牌,国家级品牌有“龙丹”“金星”“绿洲”等12个,省级名牌有“华丹”“黑乳王”“鹤王”等15个,地方名牌有“绿乐尔”“妙士一品”“齐梅”等27个。

  到2005年,全省乳制品加工业已成为食品工业的支柱行业。全省乳品加工企业,占现有食品工业企业总数的11.8%;乳品企业年产值82.5亿元,占全国乳品业总产值的19.5%,占全省食品工业总产值的24.2%;实现销售收入78.1亿元,占全国乳品销售总额的16.3%,占全省食品工业的24.4%;实现利税10亿元,占全国乳品利税总额的19.4%,占全省食品工业利税总额的25%。乳制品产量37.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6.8%,居全国第一。液态奶产量35.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1%。乳品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占全省绿色食品总数的18%,居全国首位。

  三、鲜奶收购价格

  1995~2005年,鲜牛奶收购全省价格一直比较平稳,长期稳定保持在1.5~1.65元/公斤(乳脂率3.2%)。但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其价格水平略有差异。有乳品加工企业的市、县或者大中城市郊区的奶价相对高些,如哈尔滨市郊区、双城的奶价平均达1.8元/公斤左右,富裕、杜蒙的奶价在1.60元/公斤左右;无乳品加工企业且运输半径较远的县(市)的奶价低些,如肇源、龙江等在产奶旺季的奶价仅为1.20~1.40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