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其他经济动物 一、养貉 貉,别名称貉子、狸子、狗獾子等。
貉是一种珍贵毛皮动物。它的毛绒厚,保温性能好,貉皮轻而暖,拔去针毛后称为“貉绒”,是一种销路很广的上品毛皮。用貉绒可制成翻毛大衣和飞行员服装,拔下来的针毛是制作上等化装毛刷的原料,貉的尾毛用来制作毛笔。貉肉的营养价值较高,是高级营养滋补品,貉油可治烫伤,貉胆可代熊胆入药。
1986年来,省内主要饲养乌苏里貉,是貉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其貉皮以皮阔、毛长、绒厚、耐磨、光洁性强、保暖性好而出名。用其拔针的貉绒制成的大衣具有保暖、轻便、耐穿的特点,是一种名贵的防寒衣着。
貉具有食性杂、繁殖强、收益高等特点。貉喜食各种谷类、蔬果、小杂鱼、动物下水等,根据貉的不同发育生产时期合理科学配制饲料,保证营养需求。貉生后8~10个月性成熟,每年2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繁殖季节,貉的配种正在由本交配种向人工授精发展。平均每胎产仔6~8只。
全省养貉业有较快的发展。据省畜牧局2000年后的统计,2000年,貉存栏达到50462只,出栏88652只。2002年,存栏达到76777只,出栏135385只。
2004年,存栏增到135613只,出栏269048只。2005年,存栏发展到362858只,出栏198245只,其中哈尔滨市貉存栏135856只,绥化市67626只,大庆市83456只,双鸭山市18256只,大兴安岭地区10084只,农垦系统27139只。
二、养狐 狐属毛皮动物。皮毛美观华丽,绒毛丰厚,皮质轻便柔软,保暖性好,是制作皮大衣及皮领等的佳品。
1986年后,本省人工饲养的狐,有银狐(银黑狐)和蓝狐(北极狐)两个品种,以饲养蓝狐为多。
银狐的寿命一般10~20年,繁殖年限5~6年。蓝狐的寿命一般8~10年,繁殖年限4~5年。狐的最佳繁殖年龄一般在3~4岁,配种期由2月中旬至4月中旬,狐的配种已由本交配种向人工授精发展。怀孕期平均52天,产仔6~12只。狐的饲料包括麦麸、米糠、豆饼、畜禽肉类及下水、鱼类等,按狐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合理配制。
有些养狐场、户在日常饲养管理中,由于饲料配比不当,营养不全、乱交乱配、近亲繁殖,出现狐的体型变小,狐皮质量变差等退化现象,已引起各地重视。杜蒙自治县新源良种狐繁育场,针对上述情况,1998年来3次引进芬兰优质蓝狐种狐100多只,同时引进掌握了狐的人工授精技术,有计划地实行纯种繁殖和级进杂交。并按狐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投喂颗粒料或粉料,使全场蓝狐质量有明显提高,全场狐存栏增到510只,出售种狐200只,狐皮300张,全年饲养量达1010只,对外改良配种母狐8000只,全年盈利60万元。
全省养狐呈逐渐发展的趋势。据省畜牧局2000年后的统计,2000年存栏130475只,出栏422805只。2002年存栏达170844只,出栏475102只。2004年存栏达299317只,出栏573820只。2005年存栏发展到407547只,出栏613501只。2005年狐存栏超万只的地市有:大庆市132411只,哈尔滨市83919只,绥化市53923只,齐齐哈尔市28316只,大兴安岭地区19529只,双鸭山市14309只,省农垦系统达47072只。
三、肉鸽 肉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鸽肉细嫩味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理想食品。它既是名贵佳肴,又是高级滋補品,尤其适合产妇、儿童、老人、久病体弱者食用。
肉鸽易饲养,生长快。母鸽生蛋后自孵、自育雏鸽。刚出壳的雏鸽体重只有25克,经亲鸽哺育25天可长到500克以上,这时的雏鸽称为乳鸽,即可出售。
青年鸽5月龄开始配对,6月龄已性成熟,可转入种鸽期。
1986年来,各地对肉鸽的饲养,主要使肉鸽均行规模化经营,可作大规模立体笼养,肉鸽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喜食粒料,如玉米、稻谷、麦子、豆类等。
绥棱县绥棱镇何长福,2000年投资2万元,从北京、天津、大庆等地购入150对洛地王肉用种鸽及鸽笼等相应设备,利用空置厂房办起了养鸽场。他根据种鸽生产期和休产期的不同生理特点,给以不同的饲料维持种鸽生产需要。种鸽生产期由于孵化和哺育乳鸽,每天喂料4次,休产期投料2次,饲料以小麦20%、高粱20%、玉米55%、麻籽5%的比例配制。每周消毒一次,春秋接种新城疫疫苗。一对种鸽每年至少繁育出6对乳鸽。到2003年该场存栏种鸽6500只,出售种鸽3000只,出售乳鸽2.4万只,全年收入25万元。以他为龙头组成养鸽协会,吸收20多家养鸽户为会员,包收包销乳鸽,在县内、伊春市、哈尔滨等地销售。
2005年,全省肉鸽存栏达161408只,出栏216596只。肉鸽存栏超万只的地市有:哈尔滨市38348只,绥化市30054只,双鸭山市25391只,牡丹江市16771只。
四、七彩山鸡 山鸡俗称野鸡、雉鸡,因其羽毛七彩斑斓,故名七彩山鸡。
美国七彩山鸡,是美国珍禽育种专家用中国山鸡经10多代驯化、选育而定型的一个优良珍禽品系。1986年来,省内饲养户均为引进的美国七彩山鸡。山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有较高的滋補保健、药用、美容的价值,雄性山鸡毛可制作毛工艺品,鸡皮可制精美皮具。
养殖山鸡具有食性杂,适应性强,见效快等特点。以米糠、麦麸、蔬菜、稻谷、高粱、玉米、蝇蛆等作为饲料。山鸡耐高温、抗严寒,不择气候和区域。一般出壳后的鸡雏长到70天左右即可上市,100天达到1.5公斤。种鸡5个月产蛋,年产蛋100枚以上。省内一些山鸡场对山鸡的饲养均采用开放式鸡舍,舍内设棲架,舍外设露天围网运动场,并设饲槽、饮水器、沙浴池。七彩山鸡一般5~6月龄性成熟,从3月初接受交尾,开始产蛋,到10月结束。山鸡的孵化,各场根据条件采用火炕、煤油灯、家鸡代孵或机器孵化等方式。注意鸡舍消毒,防止疫病发生。
七彩山鸡的饲养在省内起步较晚,2000年后才逐步形成规模发展起来,到2005年,全省饲养山鸡存栏达到83431只,出栏45885只,饲养山鸡超万只的地市有牡丹江市19898只,哈尔滨市13015只,伊春市11227只。
11100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