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国有及国有控、参股交通运输企业

第一节 国有及国有控、参股交通运输企业



  20世纪80年代,道路运输市场全面放开,长期享有独家经营权的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受到个体私营运输业的强烈冲击,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有些面临亏损甚至濒临破产。1984年,省交通厅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下放了由省运输公司统一管理的国有交通专业运输企业,把企业推向市场。1985年底,全省共有市、县国有交通运输企业91户,拥有汽车3936辆(货车2295辆,客车1641辆),职工33651人,固定资产净值15873万元。

  1986年,黑龙江省各级交通部门认真实行“两个转变”(注:“两个转变”即从主要抓直属企业转变到面向整个交通运输行业,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从直接抓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转变到抓好行业管理。),在积极发展运输企业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产、运、销”联营以及公、铁、水之间联运的同时,下大气力引导国有企业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同年8月,全省94户国有交通运输企业,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单独核算,自计盈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轨。年底,由于企业车况破旧、资金困难、活力不足,在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的仅占24%;维持盈亏平衡,未摆脱困境的占56%;处于破产边缘的占20%。

  1988年,全省94户国有交通运输企业,有82户与主管部门签订了不同形式的承包经营合同。在人事管理上,进一步压缩了非生产人员,强化了行政管理;在经营方式上,实行集体承包、单车租赁承包、股份集资;在企业经营配套改革上,公开选聘经营者和管理人员,实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劳动合同制和企业内部待业制;在分配制度上,打破8级工资制,取消基本工资,实行联利、联个人劳动成果分配,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1989年,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按照“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分成,欠收自补”的原则,确定承包基数和分配比例;发挥职代会作用,实行民主管理;加强内部管理,防止以包代管;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企业经营状况有了明显好转,涌现了五常、穆棱、密山、虎林、绥芬河运输公司等一批转制经营、效益提高的先进企业。年底,经济效益好、中、差的企业,各约占1/3。五常运输公司,由县交通局破格任用懂经营、会管理的周金祥出任经理,组成6个承包集团,实行风险抵押经营承包责任制。即以公司为出租方,全部客、货车辆由职工或联户承租;公司安排营运线路,有偿供应燃料、配件及提供维修服务;依据车况确定车价、租赁期限、核定租金、折旧费,收取风险抵押金;税费、司乘人员工资由承租人承担;公司利用折旧基金、租金、银行贷款及赊购,更新车辆,扩大租赁规模。截至1991年末,租赁3年,共创利税93.45万元,成为全省国有交通运输企业转制经营的典型。

  1992年4月,省交通厅在认真调查研究和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五常县召开了全省国有交通运输企业转机建制现场会。有68户企业效仿五常运输公司的做法,实行单车租赁经营。年底,有27户企业取得明显效果。

  1993年1月,省交通厅制定了《关于加快道路运输发展的若干规定》。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认真实行政企分开,把经营自主权落实到企业,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要求交通运输企业全面实行单车租赁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明确企业资产关系,实行国家控股、企业参股和职工入股的股份制经营。与此同时,省交通厅建立了企业发展基金,以低息或贴息贷款的形式,择优扶持企业更新车辆,促进发展,创造了企业进入市场的有利条件。年底,全省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新发展,拥有大型营运汽车5274辆(客车2675辆,货车2599辆),职工20000余人,固定资产36162.60万元。

  1994年初,五常市运输公司按照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率先实行股份制改造,改组为五常市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国有股份占51%,职工身份股和社会股占49%。同年12月,孙吴县运输公司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巴彦县、绥芬河市运输公司也相继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

  1996年初,全省交通工作会议提出了“路运并重”,“公路、运输两个轮子一起转”的交通发展思路。要求省运管局牵头筹组国有控股的大型运输企业集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同年3月6日,投资多元化、经营集约化的现代大型经营高等级公路客运的股份制企业——黑龙江龙运集团(以下简称龙运集团)开始筹组。1997年6月23日,龙运集团注册成立。同年8月26日,哈同公路开始组织营运,积累了在全省推行高等级公路快速客运的经验,并成为道路运输企业向集团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试点。

  1997年,省交通厅召开了全省加快推进国有交通运输企业改革研讨会,出台了《加快推进国有交通专业运输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企业转制的原则、目标、方法和步骤,要求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同年年底,全省94户国有交通运输企业中,有1户转产、1户拍卖、9户解体或被兼并。余下83户,有3户实现了有限责任制改造,其余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1998年,全省各级交通部门,结合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加大了国企改革的力度。在推行股份合作制、完善各种形式的租赁承包责任制的同时,重点抓好交通运输企业的资产重组。牡丹江市交通局、运管处,按照政企分开、规模经营、“抓大放小”的原则,对全市10户国有交通运输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因企施策,多种模式推进。通过股份合作制试点,把绥芬河市运输公司改造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对濒临倒闭的宁安市、林口县运输公司采取租赁经营和一企多制的经营机制,实施了切块启动,分块搞活;对市区一运、托运、客运、集装箱运输公司4户企业,分别采取了集体买断和经营者持大股等形式实现了民有民营;引入私人资本参股,激活国有企业,帮助东宁县运输公司与本县最大民营企业——华宇公司,共同参股组建了东宁县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国有资本与优势企业、优良资产的融合。公司成立后,引入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增强了企业整体实力,成为覆盖城乡联通俄罗斯的跨地区、跨国界的综合性交通运输企业。

  1999年,哈尔滨市交通局针对国有交通运输企业经营规模小、低档车辆多,形不成合理规模结构、技术结构和经营结构的问题,对条件较为成熟的哈双线路进行了主体兼并和车辆结构调整,成立天元公司,收购了哈双线60多台老旧车辆,投资1500万元购买了16辆金龙牌高档豪华大客车投入营运。既保证了自主经营,又实现了公司化管理,在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中,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000年8月30日,佳木斯市组建了区域性运输集团——黑龙江佳运集团。当年,全省83户国有交通运输企业,有12户改组为股份制企业,1户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9户车辆全部拍卖组成联营公司,9户组建运输集团。其余52户实行不同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至年底,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固定资产达20亿元,是1985年的12.6倍,比1993年增长5.53倍。先后购进高档豪华客车126辆、中档客车87辆,提升了在客运市场的竞争能力。

  2001年,全省各级交通部门以交通部开展运输企业经营资质评定为契机,引导国有交通运输企业走联营联合发展之路。同年10月,黑龙江牡丹江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成立。12月,黑龙江省大庆客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鸭山市顺达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等区域性运输集团相继成立。

  2002年5月,全省道路运输工作会议要求各地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各地交通主管部门按照这一部署,彻底克服国有运输企业必须由国有经济成分一统天下的旧观念,引导企业采取控股、参股、租赁、资产划转等形式,进行重组。先后组建和扩建了哈尔滨市麒麟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市客运公司等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运输企业集团。

  哈尔滨市运输总公司是全省最大的国有交通运输企业,总公司下辖8个子公司,各种汽车608辆,主营土方工程、集装箱、零担、大件等货物运输,兼营公路长途客运、市内公交联运、出租车客运及空车配货等。总公司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先后兴办了90余家多种经营企业,形成运输业、加工业、修理业、商服业为一体的服务网络。2002年12月,市政府批准,进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003年10月,哈尔滨市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工商注册。企业转制后,在册职工818人,拥有各种运输汽车800辆。主要经营公路长途客运、货运,市内公交联运、出租车客运,车辆维修与检测、加油、加气等业务。

  至2005年,黑龙江省已组建了黑龙江龙运集团、黑龙江佳运集团、黑龙江牡丹江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大庆客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市麒麟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市客运公司、双鸭山市顺达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七台河市公路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鹤岗市通达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鸡西市东方公路运输有限公司、黑龙江农垦运通道路运输有限公司11户区域性道路旅客运输集团。这些集团公司以现代道路运输的经营理念、高档豪华的客运车辆、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较高资质等级,占领了国省干线公路快速客运线路,带动了全省道路旅客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到2005年底,全省交通部门国有及国有控、参股运输企业共有112户,职工11741人,拥有营运汽车6498辆,其中客车6314辆,货车184辆。国有及国有控、参股运输企业,在道路旅客运输特别是长途豪华班车客运中,发挥着骨干和示范作用。




  一、黑龙江龙运集团

  1996年3月6日,黑龙江龙运集团开始筹组。次年6月23日,龙运集团注册成立,股本金8000万元。省交通厅原副厅长陈昆全任董事长,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盛万山任总经理。集团在经营体制上,采取股份制为主,联营挂靠为辅;在经营方式上,实行“集团控股、多家参股、集中经营、统一管理、线路考核、公司核算、按股分红”;在管理上,实行6个统一:统一选型和购置车辆,统一站点和线路、班次、班时安排,统一技术管理标准,统一财务核算标准,统一服务质量标准,统一缴纳各种规费;在资金来源上,以国有专业运输公司为主,吸纳社会资金为辅,集团控股30%,相关专业运输企业股金占40%,交通其他企事业单位股金占20%,社会股金占10%。

  1997年8月26日,龙运集团开始运营。同时,由龙运集团控股先后组建并开通营运了7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快速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即哈同、哈牡、哈鸡、哈齐、哈大、哈黑、哈伊公司;5个由龙运集团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即龙运快速汽车客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龙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龙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龙运驾驶员培训学校、龙运旅游公司。高起点、高档次、高服务的定位,使新上路的88台龙运“金龙”“沃尔沃”豪华班车备受社会关注,使公路出行的旅客开始享受到“准航空式服务”。

  1998年,龙运集团主业道路旅客运输的营运线路基本覆盖黑龙江省主干线客运市场。

  1999年初,龙运集团开通了全省第一条省际高等级公路快速客运线路——京哈线,经营范围拓展至省外。

  1999年6月28日,经过三年多的筹组和营运,全省第一家“投资多元化、经营集约化”,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国有控股道路运输企业——黑龙江龙运集团,经省工商局登记正式成立。龙运集团以黑龙江龙运集团为母公司,以哈同快速客运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公司为子公司,共43家成员单位。母公司与子公司资产总额2.3亿元。

  2001年7月,龙运集团进行了资产重组,吸收合并,即将哈同、哈牡、哈鸡、哈大、哈伊5家子公司变为分公司,并合并为龙运客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龙运集团的母公司。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了股东投资收益率。

  2003年12月,龙运集团共有全资分公司5家,参、控股子公司7家,成员单位41家,直接经营的“金龙”“沃尔沃”等高档豪华客车216辆,每天运行230个班次,经营以哈尔滨为轴心,覆盖全省11个市(地)级城市、20多个县(市),并辐射到长春、沈阳、鞍山、北京等地。当年完成客运量30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亿人公里,营业收入2亿元。




  2005年,由于全省区域性客运集团的纷纷成立,使黑龙江龙运集团在道路客运市场的占有率有所降低,各项经济指标呈下滑趋势。全年完成客运量22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6亿人公里,营业收入1.6亿元,实现利润1730万元。

  龙运集团组建9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有关规定,服务质量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成为黑龙江省道路客运企业的“龙头”,创造了闻名全国的“龙运”品牌。1999年被全国质量用户满意委员会评选为“全国用户满意企业”,2000年被黑龙江省交通厅命名为“全省交通系统文明单位”,2001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1月被交通部批准为首批国家一级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同年11月通过了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ISO90012000版的转版认证,2003年6月被交通部评为全国“交通百强”企业之一,2004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财源骨干企业”,2005年被授予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

  二、黑龙江佳运集团

  2000年8月30日,佳木斯市交通局根据交通部《企业经营资质暂行规定》,按照“资本结构多元化、经营结构集约化、运力结构适配化”的要求,在将市运输公司自有24台车辆和本市通达省际线路20台车辆整合的基础上,由市运管处、市客货运输联营公司、市环通公司、市公路客运总站4家股东投资1750万元,组建了黑龙江佳运集团,注册资本6600万元。

  佳运集团成立后,不断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走出了一条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发展壮大之路。集团对挂靠经营的130台个体车辆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经济效益;强化对直营车辆管理,统一作业程序、服务标准及发车到站时间等,规范了直营线路车辆操作规程,保证了安全运输;规范非直营车辆管理,建立包车组,统一标志、服装,实施全程文明、礼貌、亲情服务。打造了良好的“佳运品牌”,提升了集团的经营管理能力,形成了集公管、承包、挂靠、单车股份合作四种经营模式并存、相互促进的格局。2002年1月,被交通部批准为国家二级道路客运企业。

  2004年,佳运集团相继开通了佳木斯至牡丹江、大庆、七台河、鸡西、伊春等15条长途客运线路,随后又开通了佳木斯至长春、沈阳、北京、济南等9条省际客运线路,投入资金收购了佳鹤线、佳伊线、佳七线3条客运线路,新增15台“金龙”大客车投入运营。又先后开发了佳木斯至嘉荫、绥芬河等边境口岸以及通往俄罗斯比罗比詹国际旅客运输线路。形成了以佳木斯为中心,直通周边市县,辐射吉林、辽宁、北京、山东、俄罗斯比罗比詹等地的客运网络。

  到2005年底,黑龙江佳运集团固定资产已达6902.96万元,拥有营运客车302辆,客运线路157条,当年完成客运量457.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53815万人公里,直营车辆营业收入1000万元,税收36.9万元。

  三、黑龙江牡丹江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牡丹江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最大的专业运输企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注册资本637万元,占地面积19711平方米,建筑面积6734平方米,资产5032万元。公司在册职工7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9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人。公司主营道路旅客运输,兼营货物运输、涉外运输、油料销售、旅游运输、汽车修理和餐饮服务业。公司为龙运集团、省外运集团股东,其中:占龙运集团总股本9.42%,股本金2100万元;占省外运集团总股本6.84%,股本金130万元。

  2002年1月,牡运有限公司被交通部批准为国家二级道路客运企业。

  公司根据《公司法》建立健全了股东会、董事会,形成了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班子生产经营责任制,制定了生产经营、财务统计、安全管理等各项制度,使生产经营业务得到较快发展,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客运业务已拓展到东北三省、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并开通了牡丹江至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双城子)、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国际线路;货物外运业务市场份额也有大幅度增长。已成为以客货运输为主、多业并举的具有先进运输管理和多种服务功能的新型企业。

  2005年,黑龙江牡丹江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共有营运客车149辆,营运线路50条,总营运里程32261公里,当年完成客运量9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9066.6万人公里,实现利税96.7万元,利润39.7万元。

  四、黑龙江省大庆客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黑龙江省大庆客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其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的大庆长途客运公司,客运公司仅有9条线路,16台老旧客车,职工248人,人均负债2万元。

  大庆客运集团由6个子公司组成。即:客运大厦有限公司、龙运出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长龙油料销售有限公司、兴通餐饮服务有限公司、长途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旅游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6048万元。

  集团公司主营道路旅客运输、客运站管理与服务,兼营宾馆、饭店、汽修、汽配、油料销售、出租车服务、商贸、旅游等业务,形成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为旅客提供吃、住、行一条龙的全方位服务体系。集团公司投资1200万元参股省龙运集团,成为龙运集团较大股东和成员单位。

  集团公司秉承团结、进取、求实、奉献、拼搏的企业精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重点,以效益为目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不断完善企业制度;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线路车辆结构,确立了旅客运输、站务管理、运输服务、商贸餐饮、投资收益五大经济支柱,形成了一企多制、一企多策、企业多元化经营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2年1月,大庆客运集团公司被交通部批准为国家二级道路客运企业。

  到2005年,黑龙江省大庆客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有员工559人,固定资产逾亿元,拥有营运客车200余辆,营运线路70条,营运里程达2万多公里,营运班次150个,辐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五省(市)60余个市县,日均运送旅客1万余人次。集团公司为省级文明单位、黑龙江省第五届劳模大会模范集体。

  五、哈尔滨市麒麟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市麒麟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市运管处劳动服务公司所属的哈尔滨市快速汽车客运有限公司。

  2002年7月,哈市交通局按照交通部关于调整运输结构的总体要求,在市快速客运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由市公路客运总站、市运管处劳服公司、市运输总公司、市交通局劳服公司共同投资6000万元,组建了哈市麒麟集团有限公司,由市交通局副局长郭冀平兼任公司董事长。公司共有员工71人,营运车辆37辆,开通客运线路3条,当年完成客运量13.2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099.5万人公里,实现营业收入307万元,利税58万元,企业资产总值6325万元。2002年12月,哈尔滨市麒麟集团有限公司被交通部批准为国家二级道路客运企业。




  2005年,哈尔滨市麒麟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员工196人,客运车辆70辆,开通客运线路8条,当年完成客运量87.0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6073.8万人公里,实现营业收入2778万元,利税200万元,企业资产总值已达10257万元。

  六、齐齐哈尔市客运公司

  齐齐哈尔市客运公司成立于1951年1月3日,是黑龙江省西部最大的国有道路旅客运输企业。

  2002年7月27日,齐市客运公司已发展成由两个直属客车队(客车一队、二队)、两个直属客运站(客运总站、西站)、7个下属企业(市客运汽车修配厂、客运物资经销处、市客运招待所、市公路客运招待所、公路货运有限公司、银鑫运输处、火车头饭店)组成,形成了主营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服务,兼营汽修、配件、货运、出租车、招待所、饭店、商贸等多业并举,吃住行一条龙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公司共有职工1101人,资产总额843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948万元,客运净资产4874万元),客运车辆336辆(其中高级客车42辆,中级客车66辆),经营一类班线51条301个班次、二类班线16条39个班次。1997~2001年,年均完成客运量203.1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4338.98万人公里;客运收入5048万元,实现利税163.7万元;企业总产值5199万元。

  2002年12月,齐市客运公司被交通部批准为国家二级道路客运企业。

  到2005年底,齐齐哈尔市客运公司净资产6633万元,有营运客车161辆,营运线路56条,营运里程26000公里,年完成客运量680万人次,营业收入4800万元。

  七、双鸭山市顺达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双鸭山市顺达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成立。集团由母公司与4家子公司组成。母公司双鸭山顺达运输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双鸭山市运输公司。4家子公司分别是成立于1952年的宝清县运输公司、成立于1955年的友谊县运输公司、成立于1956年的集贤县运输公司、成立于1965年的饶河县运输公司。顺达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453万元,资产总额9806万元,客运净资产5102万元,公司主营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场服务,兼营货物运输、汽车修理、配件经销、配货等。

  2002年12月,双鸭山市顺达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被交通部批准为国家二级客运企业。

  顺达集团有限公司紧紧围绕诚信、优质、高效、安全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安全工作管理,营造优质服务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连续获得全省“安康杯”优胜单位称号。从2003年起,年年荣获双鸭山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2005年,双鸭山市顺达集团有限公司资产已达10503万元,拥有各类型客运车辆460辆,营运线路242条,当年完成客运量23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3000万人公里,营业收入2145万元。

  八、七台河市公路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七台河市公路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1998年12月18日,注册资金4200万元,资产总额8581.6万元。集团公司下设七台河市公路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勃利分公司、七台河市第二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七台河市宏发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属股份制企业。主营旅客运输、客运站管理与服务,兼营汽车修理、燃润料供应等业务。

  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强化站务管理,实现了微机联网售票、检票、结算;候车大厅宽敞明亮,拥有LED大型电子显示屏,配备先进的“三品”检测设备,四图八版、航空座椅、广播、小件寄存、问事服务、室内公厕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客运站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半军事化管理,促成了广大站务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咨询台站务员流利地回答旅客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百问不厌;售票员态度和蔼、操作熟练、唱收唱付、准确高效;检票员着装整齐、紧张有序地站在待发班车门前进行检查,发车前详细介绍班车运行时间、里程,随时送给旅客“祝大家一路平安、旅途愉快”的祝福。“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已成为广大员工不变的信念,诚信服务的品牌效应,使企业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2005年,七台河市公路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营运客车253辆,营运线路118条,当年完成客运量240.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6489万人公里。同年12月,公司被中国道路运输协会评定为二级道路客运企业。

  九、鹤岗市通达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鹤岗市通达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28日,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公路客运中的骨干企业。该集团以鹤岗市通达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母公司,下设5个子公司:鹤岗通达集团鸿宇客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鹤岗通达集团绥滨龙运运输有限公司、鹤岗通达集团绥滨龙盛运输有限公司、鹤岗通达集团萝北鸿远运输有限公司、鹤岗通达集团鸿运运输有限公司。集团公司资产总额7757.7万元,企业资本金5070万元,其中:法人资本金3190万元,个人资本金1880万元。集团公司以旅客运输、客运服务为主业,同时经营汽车维修、配件经销、货物运输、出租车客运等业务。

  通达集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成员11人,设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4人,下设5个部,即:经营部、安技部、计财部、综合部、群工部,另设二级公司经理、副经理11人。管理人员均实行聘任制。集团共有从业人员705人,其中持证上岗526人,驾驶员238人、乘务员235人,全部持证上岗。在69名管理人员中,有职称的53人。科学严密的管理体制和较高的人员素质,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达集团拥有营运客车(15座以上)229辆,总客位5892个,其中:高档客车27辆、中档客车95辆,其余为普通客车,车辆新度系数0.7。拥有营运线路179条,定点日发客运班车411个班次。集团公司自有国家一级汽车客运站1个,建筑面积19937平方米、发车场地面积7000平方米。还有一类汽车修理厂1个、维修设备27台,年完成维修量125万元。

  2005年,鹤岗市通达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完成客运量23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4540万人公里。企业总产值5149万元,其中客运收入4820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同年12月,通达集团被中国道路运输协会评定为二级道路客运企业。

  十、黑龙江省鸡西市东方公路运输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30日,市交通局批准鸡西市运输公司组建为黑龙江省鸡西市东方公路运输有限公司。公司位于鸡冠区利民路5号,系隶属于鸡冠区政府的国有道路客运企业,注册基本金4002万元。

  2002年7月,鸡西市东方公路运输有限公司被黑龙江省交通厅批准为三级道路客运企业。

  2005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东方公路运输有限公司资产总额已达9759万元,净资产总额5670.3万元,客运固定资产净值4024.4万元。拥有营运客车(15座以上)183辆、5533客位,其中:高级客车23辆、1075客位,中级客车83辆、2064客位,其余为普通客车,营运客车新度系数0.7。拥有营运客运线路235条,营运总里程26879公里。当年完成营运性客运量43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1987万人公里。企业总营收6966万元,其中客运营收5479.8万元,客运净利润1421.3万元,所得税59万元。公司各项制度健全、管理严格、服务质量好,做到了旅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零投诉,实现了行车安全责任事故零伤亡的目标。

  2005年12月,黑龙江省鸡西市东方公路运输有限公司被中国道路运输协会评定为二级道路客运企业。

  十一、黑龙江农垦运通道路运输有限公司

  2001年6月26日,省农垦总局交通局在原有18家客服公司的基础上,委托黑龙江省龙垦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加入农垦运通道路运输有限公司的营运客车、4个客运站进行了评估。2002年4月18日,黑龙江农垦运通道路运输有限公司经农垦总局工商局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572万元,净资产2360万元;营运客车112辆,其中高档客车17辆,车辆行驶证、营运证的所有人全部为农垦运通公司;拥有营运线路82条,覆盖垦区所有农场,公司办公地址为哈尔滨市香坊区三辅街45号。

  农垦运通公司成立后,按上级要求设立了安全服务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关安全及服务管理制度。与省青年农场汽车修理厂签订了长期维修合同,负责各农(牧)场发往哈尔滨市营运客车的日常维护和修理。运通公司所属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北安、九三、齐齐哈尔、绥化8个分公司,共有一类车辆维修企业5户、二类维修企业3户。此外,运通公司自有一级客运站3个、二级客运站1个。上述客运场站、车辆维修系统的建立与逐步完善,为运通公司科学合理、安全有序的运输,提供了支撑和保障。2002年7月,黑龙江农垦运通道路运输有限公司被黑龙江省交通厅批准为三级道路客运企业。

  2005年,黑龙江农垦运通道路运输有限公司,共计完成客运量8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1260万人公里,营运收入915万元,利润44万元,所得税15万元。同年12月,公司被中国道路运输协会评定为二级道路客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