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危险货物运输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是大庆油田所在地。随着大庆油田的深度开发和十几年的高产、稳产,石油及其制品运输量较大,除石油管道和铁路承担长途运输外,短途运输任务多由道路运输车辆承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危险货物运输的发展。
1990年7月,省交通厅印发了《黑龙江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办法》。至年底,全省危险品运输车1100辆,仅运输石油及天然气制品等危险货物就达248万吨。
1992年6月,省交通厅、财政厅、物价局根据国务院《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交通部《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以及《黑龙江省运输管理条例》,结合本省危险货物运输的实际情况,印发了《黑龙江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办法》。对申请从事危险货物运输单位的条件,危货运输的申请、审核、审批程序,危货运输车辆的技术性能,危货运输驾驶员、押运员、装卸搬运等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条件等都做出明确规定,并不准个体和社会零散车辆从事危险货物运输。《办法》的贯彻执行,把全省道路危货运输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哈尔滨市交通局认真贯彻执行《黑龙江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办法》,于1993年批准市运管处设立危险品货物运输站,加强对危险品运输的规范化管理。一是在自愿的前提下,将已具备运输危险品货物的单位组织起来,年底入站企业321户、车辆1110辆,从业人员2460人;二是对参加危货运输的司机、押运员、装卸工进行职业培训;三是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四是实行危货运输合同制,做到了有序营运。
1994年4月,省交通厅转发了交通部颁布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规定》对运输基本条件、申请与审批、运输管理、维修管理、事故处理、监督检查等提出明确要求。
哈尔滨市运管处根据交通部《规定》和国家危险货物联合会有关化学危险品的分类要求,在哈尔滨市区内建立了危货中心站,按危货类别分为液体货运站、压缩气体货运站、易燃液体货运站,形成了定点统一、集中管理的运输体系。要求从事危险品运输的企业具备5辆以上专业车辆的运输规模,车辆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合格,须安装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消防器材和橡胶导除静电装置,须装置磁明式黄色三角形顶灯和危险品矩形标牌;危货车辆无标志、无准运证严禁进入危险货物生产、储存、销售场地或装卸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车上不准搭乘他人,不准随意停放,不准在市区和风景游览区停留,临时停车时司机和押运人员不准离开危货车辆。严格规范的管理,避免了各种事故的发生,促进了危货运输业的发展。1994年全市危货运输从业人员2600人,车辆1420辆,年运输量300余万吨。
1995年,全省危险品运输车辆达4000辆,从业人员8000余人。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地,以运输汽、柴油,液化气和化工产品为主。
2000年,全省共有危险货物运输经营业户1092户,危货营运车辆3342辆、16370吨位。
进入21世纪之后,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多次在全国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遏制了化学危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各环节中泄漏、爆炸等事故多发的势头。
2001年9月6日,省交通厅依据交通部文件和国务院化学危险品货物专项整治工作督察组,在本省检查中指出的危货运输车辆等级偏低等问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检查从事营业性道路危货运输企业运输车辆和设施、设备的技术状况,凡达不到国际GB7258-8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一级完好车标准的,一律取消营运资格。同年9月11日,省政府安全生产办公室、交通厅、公安厅、质量技术监督局印发了《关于黑龙江省道路化学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以加强剧毒、放射性及易燃易爆化学危险货物的运输和仓储安全为重点,通过对化学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资质条件重新审验,检查运输车辆和设备的技术状况等专项整治活动,实现道路危货运输安全有序的目标。至年底,全省共有道路危险品运输业户892户,危货运输车辆3027辆、20407.3吨位。
2002年8月,省交通厅根据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交通部《关于继续进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的通知》,印发了《关于继续进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经过清理危货运输企业、规范危货运输车辆、整顿危货运输从业队伍、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使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个体运输户全部被强制退出危险化学品运输业,危货运输存在的业户多、规模小、车辆等级不达标等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全省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减至1700余辆,企业经营规模除少数县(市)外,基本达到10辆车以上的要求,危险品运输车辆技术等级均达到一级标准,初步实现了车辆标准化、经营集约化、管理规范化。
2003年7月,省交通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货物运输单位资质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地)交通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密切配合,做好资质认定工作。凡从事营业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必须拥有10辆以上专用车辆,不足10辆的县(市)经省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可整合为1~2家企业;危险化学品单位运输本单位化学生产、储备、经营使用自备车辆,须经省交通主管部门资质认定,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方可从事运输。经过资质认定工作,道路危货运输企业经营资质得到有效规范。
 |
|
2004年1月,交通部下发了《关于吉林省吉化集团公司公路运输公司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发生重大事故的通报》。要求各省交通主管部门认真吸取教训,对本辖区内的危货运输企业(单位)的专用罐体运输车辆重新进行清查,排除隐患;加强对从业单位、从业人员的监督检查,促进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及时向社会公布已取得道路危货运输经营资质的企业(单位)有关信息,方便货主在托运时选择承运人。同年7月,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财政厅、交通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危险化学罐车专项检查整治工作的通知》。从8月初~9月底,通过调查摸底,全面掌握情况;现场查验,实行动态管理;省市联动,分级验收总结三个阶段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整治任务,保证了危险化学品罐车的安全运行。齐齐哈尔市交通局对全市34户危货运输企业的183辆专用车辆,逐一进行了检查,取缔了3辆超期使用的车辆。哈尔滨市运管处通过强化危货运输车辆和从业人员经营资质的审批制度,完成了包括市区和十二个县(市)危货运输车辆的整合工作。整合后全市共有危货运输业户80户,专用汽车440辆,全部达到交通部规定的运营标准。大庆市拥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900余辆。这些车辆一部分归属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等六个中直企业的下属企业,一部分分散在社会挂靠经营,运输组织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潜伏着极大的事故隐患。市交通局运管处积极探索整合模式,把六大中直企业确定为经营主体,并由其组织办理行政许可,进行内部监管,形成了危货运输有序发展的局面。通过建立以“车辆资产、劳动关系、经营调度、财务结算”为核心的经营标准,以车辆入股的方式,将445辆挂靠车辆整合到六户运输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提高了运输组织化程度;通过整合行政许可条件,在车辆《营运证》配发过程中,除严格执行《道路运输条例》外,还整合了公安部门要求的车辆险、第三方责任险、车辆标志设施及技术监督部门要求的车辆罐体检验等强制条件;通过现场审核、查验车辆标志设施,司机、押运员证照,严把市场准入关,促进了行业管理的提档升级。同年底,全省道路危货运输企业整合为578户,营业性危货运输车辆1725辆、11294吨位。
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淮安段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两辆货车相撞,导致液氯泄漏造成29人死亡、1万多人大转移的特大交通事故。4月22日,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的预防群死群伤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电视电话会议决定,从5月~9月,由国家发改委、监察部、公安部、交通部、卫生部及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安全监察管理总局、环保总局9部委局共同组织,在全国开展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明确各级交通部门的任务是: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加强监管和培训,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上岗资格的认定。黑龙江省从5月10日起,对全省运输企业运输剧毒、爆炸等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及罐体的后部安装告示牌,标名危险化学品的名称、种类、罐体容积、最大载重量,以及施救方法等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从5月20日起,对从事危化品仓储和销售的企业,在开具提货单据前查验车辆的资质证件、驾驶员和押运员的从业资格证件,查验车辆及罐体与行驶证照是否一致,查验危险化学品警示灯具、标志等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从5月31起,对查验告示牌和“毒”“爆”文字,严格按照提货单据载明的品种、数量和对应的车辆实施装载,并对车辆的资质证件、装载数量、行驶证核定载重量等使用计算机进行登记的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及时排查并消除各种隐患,保证了全省道路危货运输的安全畅通。
同年5月,交通部下发了《关于印发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通知》。黑龙江省各级运管部门和驾驶员培训学校,按《通知》要求,抓好培训工作。使危货运输从业人员了解国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所运危险货物的安全知识,掌握常见危险货物的基本常识,熟练使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应急预案,从源头上预防道路危货运输事故的发生。
同年7月,交通部重新颁布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并设了3个附件。《规定》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黑龙江省按照《规定》及附件所列条款,对全省道路危货运输企业的经营资质、专用车辆及设施设备逐一进行了检查,适时进行整合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并加大了危货运输市场的监管力度。
到2005年底,全省营业性道路危货运输企业减至428户,拥有危货运输车1903辆、18512吨位。全年运送石油、天然气及制品1415万吨、115834万吨公里;运送化学原料及制品1092万吨、59126万吨公里,均未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