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主枢纽建设 公路主枢纽是在公路主骨架与水运主通道、铁路和航空干线交汇处的全国综合运输网重要结点上,具有运输组织、中转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通信信息、物流服务和生产生活辅助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公路站场服务系统。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位于同江至三亚,绥芬河至满洲里国道主干线与五大铁路主干线交汇处。1997年6月,交通部把哈尔滨列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之一,并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了《哈尔滨公路主枢纽系统总体布局规划》。《规划》的实施,促进了哈尔滨综合运输协调发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路运输市场。
哈尔滨公路主枢纽站场布局规划方案,由“1个中心、6个客运站、10个货运站”组成。“1个中心”,即哈尔滨公路主枢纽信息调度指挥中心。“6个客运站”,即南岗客运站、三棵树客运站、哈尔滨码头客运站、哈西客运站、江北客运站、文道客运站。“10个货运站”,即动力货运站、太平货运站、顾乡货运站、哈尔滨港集装箱中转站、哈同货运站、绥满货运站、京哈货运站、前进货运站、松浦货运站、平房货运站。
哈尔滨公路主枢纽系统总体布局规划,除哈尔滨主枢纽外,还有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4个中心城市的公路主枢纽建设。
黑龙江省交通厅把主枢纽系统建设作为全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按照“统一规划、新旧兼容、分期实施、逐步完善和多渠道筹资、多元化建设、多种形式经营”的原则,从1996年开始前期工作,1998年进入实施阶段。
1998年5月,哈尔滨文道客运站开工建设,投资10595万元,建筑面积16310平方米,1999年7月1日竣工交付使用。该项目引进美、英、法、丹麦等国先进设备和技术,是集检测、维修、清洗、驻车、加油、食宿、办公、监控于一体的黑龙江省高等级公路快速客运服务中心。其维修、检测能力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在亚洲也属先进。除作为哈尔滨运输枢纽之一的南岗客运站的配套站,承担一些停车、加油、清洗等部分业务外,主要用于为黑龙江龙运集团及省内外高等级公路运输车辆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1999年,哈尔滨滨江公路货运站开工建设,投资9776万元,建筑面积17180平方米,于2001年初竣工,同年6月18日正式营业。
2000年6月,交通部、黑龙江省交通厅、哈尔滨客运总站共同筹集资金2500万元,对哈尔滨三棵树公路客运站进行了全面改造。改建后的客运站造型新颖,宽敞明亮,安装了微机服务设施、大屏幕电子客运信息显示屏、现代化安检设备和监控系统。站舍面积由原来的1800平方米,扩建到2686平方米;发车场由3000平方米,扩建到4800平方米;检票口由4个,增加到10个;发车位由12个,增加到20个。改善了旅客的乘车环境,发挥了客运枢纽站的作用。
2000年,绥化公路客运枢纽站、齐齐哈尔公路客运枢纽站、牡丹江公路货运枢纽站、绥化公路货运枢纽站、佳木斯公路货运枢纽站陆续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哈尔滨公路主枢纽系统建设全面启动。
2001年,投资10364万元,建筑面积17696平方米的绥化公路客运枢纽站开工建设,工期二年。
同年5月,在哈尔滨公路主枢纽系统相继进入施工阶段的关键时刻,省交通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2000年哈尔滨三棵树客运站改建后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市场管理规定》《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定了《黑龙江省公路主枢纽系统工程施工招投标办法》。《办法》以公开、公正、公平竞争选择施工队伍为原则,明确规定了招标条件、招标方式、招标单位性质、招标内容及分工、评标办法等。同年6月,省交通厅印发了《关于成立黑龙江省公路主枢纽系统工程招评标委员会和招评标监督委员会的通知》,公布了招评标委员会、招评标监督委员会的职责和组成及公路主枢纽系统工程招评标管理办公室等内容。《办法》《通知》的出台,加强了省、市两级交通和运输主管部门对公路主枢纽系统建设的行业管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监督。通过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监理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质量管理终身负责制及咨询评估制,对工程进度、质量、投资等目标进行全面、全程控制。
2002年,绥化公路客运枢纽站按期竣工交付使用。哈尔滨南岗客运站完成了改造。同年,投资10740万元,建设规模76700平方米的牡丹江公路货运枢纽站;投资11450万元,建设规模22323平方米的齐齐哈尔客运枢纽站;投资7297万元,建设规模32880平方米的佳木斯公路货运枢纽站;投资9920万元,建设面积67400平方米的绥化公路货运枢纽站相继开工建设。
2003年6月,省交通厅召开了全省道路运输基本建设推进会议。要求各级交通部门进一步明确工作总体目标,在具体运作中坚持“一个原则”突出“三个重点”加快“三个转变”。即:新建和改造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建设现代物流设施,重点建设客运服务设施,重点建设信息网络设施;由交通部门建设向全社会建设转变,由国家单一投入向市场化运作转变,由省直接管理向以地方为主管理转变。在组织实施中,建立规范有序的建设管理机制;明确责任,责权一致,提高基础设施的建管效率、质量和效益;强化措施,规范管理,优质高效地建设精品工程;加强监督,健全机制,防止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同年,牡丹江公路货运枢纽站竣工投入使用。齐齐哈尔客运枢纽站、绥化公路货运枢纽站主体完工。投资4796万元,建设规模11404平方米的省高等级客运服务中心(文道客运站)续建工程启动。
2004年,齐齐哈尔公路客运枢纽站、绥化公路货运枢纽站、省高等级客运服务中心续建工程、佳木斯公路货运枢纽站竣工交付使用。投资1000万元的哈尔滨滨江公路货运站续建工程启动并完工。同时,开工建设了投资9036万元,建设规模12048平方米的佳木斯客运枢纽站。
2005年,佳木斯公路客运枢纽站完成主体工程。同年,全省规模最大的客运枢纽站——哈尔滨公路主枢纽道外客运站、牡丹江公路客运枢纽站相继开工建设。哈尔滨道外客运站是国家45个公路枢纽之一。东起大水晶街,西至承德街;北起太古街,南至小水晶街。投资16800万元,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其中:客运站站舍面积7727平方米,地下停车场10000平方米,大小停车位95个,地上停车场10600平方米,发车位28个,候车厅面积3400平方米,检票口9个。设计日发送班车600台次,运送旅客14000人。客运站具有十大智能化管理服务系统,其中楼宇自控系统,对楼内各类设备进行监视、控制及测量;安全防范系统,在客运站内及周边地区设置64个监控点及10个双鉴探测器,以保证在发生不安全问题时及时掌控、处理;长途客运调度指挥系统已通过国家双软(即软件产品、软件企业)认证,实施旅客购票、检票和运营单位财务及客运站管理调度的全程计算机管理;停车场采用先进的射频IC卡技术,能对车流量精确统计;自动查询系统采用国内先进的触摸式查询机,可查询哈尔滨市的火车、民航、公交班次和旅游、常用电话等信息。同时还是全省第一家采用六类非屏蔽系统的客运站,保证信息安全。牡丹江市公路客运枢纽站是全省投资额最高,规模最大的客运站。该项目投资31862.05万元,总占地面积39352平方米。由南北两区组成:南区建有客运枢纽设施及商服用房等,建筑面积49976平方米[其中:客运站建筑面积23248平方米,商服区面积26728平方米。道路及广场面积9258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北区建有客运业务附属用房、停车场、加油站等,占地面积13364平方米,建筑面积1523平方米,场地及广场面积9265平方米(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南北二区间建高架桥跨铁路连接。该项目系合资兴建,地方企业投资20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使牡丹江市在欧亚大陆桥和江海联运大通道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