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选煤工艺与设备

第五节 选煤工艺与设备



  鸡西滴道煤矿盛和洗煤厂年设计生产能力170万吨,主导产品为10级冶炼精煤和4 800~5 000卡/克的洗混煤。选煤工艺采用重介斜轮排矸、主洗跳汰、中煤重介、煤泥浮选、尾煤压滤等联合工艺。1986年该厂将2台德国鲍姆式跳汰机改造成数控风阀跳汰机,提高了分选效率和产品质量,1990年成为煤炭部特级质量标准化洗煤厂。1994年,进行中煤重介的技术改造,取消三选,改造为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2000年,对浮选机进行技术改造,采用1台国产XJM—S16型浮选机,取代4台SJM-4型浮选机,实现了浮选机大型化,便于工人操作,节约电耗。2004年,对浮选精煤脱水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国产JGP-60A型加压过滤机及辅助设备,降低了精煤水分,取消了火力干燥系统,简化了生产工艺。当年又对尾煤压滤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增设尾煤压滤系统,解决了煤泥水外排问题,达到环保要求。

  鸡西杏花煤矿洗煤厂为矿井型洗煤厂,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洗选工艺采用检查性手选、主洗跳汰、煤泥浮选、尾煤压滤的联合工艺。主导产品为1/3焦八级冶炼精煤和4 800~5 200卡/克的洗混煤。1990年获得煤炭部全面质量管理优秀成果奖和质量信得过单位荣誉称号。同年,该厂对离心机进行技术改造,将2台WZL-1000型卧式离心机更新为2台LL-10型立式离心机,降低精煤水分,减少离心机事故。1991年对煤泥水系统实施了技术改造,将直接浮选艺改为原矿脱泥浓缩浮选工艺,改善了煤泥水循环系统,稳定了精煤质量。2001年对浮选机进行技术改造,采用2台XJM—S16型浮选机,取代10台SJM-4型浮选机。实现了浮选机大型化,便于工人操作,节约电耗,提高了跳汰机处理能力和分选效率。

  鸡西城子河煤矿洗煤厂年设计生产能力240万吨,主导产品为1/3焦9级冶炼精煤和5 400~5 600卡/克的洗混煤。原选煤工艺比较落后,通过采用重介斜轮排矸、主洗跳汰、煤泥浮选、尾煤压滤联合工艺,提高精煤产出率2%。1991年,对鲍姆式跳汰机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分选效率,同时还实现了自动排矸。2003年,该厂对浮选精煤脱水系统实施了技术改造,采用国产JGP-60A型加压过滤机及辅助设备,降低了精煤水分,取消了火力干燥系统,简化了生产工艺。2004年对破碎机进行技术改造,用2台国产 2PGL-400×750型强力齿辊破碎机取代2台PEF-400型鄂式破碎机,保证了入洗原料煤粒度,提高了精煤回收率。2005年,对尾煤压滤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更新3台XMZ500/1500型压滤机,增设絮凝剂自动溶解系统,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达到环保要求。

  1993年,黑龙江矿业学院许占贤、康文泽、沈笑君、高振森、吕玉庭等研制新型FH—200型浮选旋流器。该浮选旋流器的特点是在离心力场中实现煤泥分选,大幅度地提高了煤泥的浮选效率,单位容积处理量可达35吨/立方米·小时。该浮选旋流器在鸡西矿务局杏花选煤厂、鹤岗矿务局南山选煤厂等20多家大型选煤厂得到应用,1995年10月获实用新型专利权,2002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褐煤大约占黑龙江省煤炭储量的70%以上,由于褐煤内在水较高(大约在30%~40%左右),导致褐煤极易风化而失去工业利用价值,褐煤燃烧性能较差,灰分高发热量低,经济利用价值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1993年,在煤炭工业部科技司的支持下,黑龙江科技学院许占贤、杨戬、李拥军、董平、聂丽君等与美国EERC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合作,对黑龙江省褐煤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通过高压釜对褐煤进行热水干燥,模拟自然界煤炭煤化过程,非脱水式干燥方法,使褐煤40%以上平衡水分降低到13%以下,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低阶褐煤的改质,达到了烟煤的水分指标。改质后的褐煤保留了褐煤燃点低、孔隙发育、挥发分高等的特性,而且还具有烟煤的疏水性强、耐风化等特性。1996年利用褐煤热水干燥工艺技术制备出了浓度65%以上的洁净、优质的水煤浆,燃烧性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1996年10月通过煤炭部科技司鉴定验收。

  鹤岗峻德选煤厂是一座矿井型动力煤选煤厂,1993年投产,主要工艺跳汰洗选、煤泥厂外回收。1996年增设了1台XPM-16浮选机处理厂内煤泥水,同时也将生产工艺升级为跳汰、浮选联合工艺。2001年由该厂增设了2台GPJ-60加压过滤机,同时续建了一座高效浓缩机,实现了煤泥水三级闭路循环。2005年为满足精煤市场对气二级冶炼精煤和气五级冶炼精煤稀缺产品的需求,又将生产工艺改造为跳汰粗选、旋流器精选的联合生产工艺,提高了工艺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主要生产工艺:以LTG跳汰机为主机,采用不脱泥工艺处理0~50毫米粒级原煤,跳汰机溢流经脱水分级和水利分级后,小于13毫米粒级煤经有压二产品重介质旋流器进行再洗,小于0.5毫米煤泥经浓缩机浓缩后再进行浮选。

  鸡西矿务局新发矿选煤厂采用比较落后的浮选工艺处理煤泥水,该系统对尾煤精煤的浮选效果欠佳,大部分尾煤精煤经沉降后被排出,得不到有效回收,即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大量的精煤资源。2004年,黑龙江科技学院吕一波、徐岩、高振森对选煤煤泥水系统进行改造,研发组合式循环流化浮选柱,组合循环浮选柱采用药剂乳化的方式,强化了煤炭浮选的选择性效果,乳化后的捕收剂形成了油水的均匀的分散相,细小的油滴可达到10~30微米,缩短了药剂与颗粒的接触时间,浮选柱内部循环与外部循环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煤泥浮选的选择性。2005年,此系统增加直径2 500毫米浮选柱设备回收精煤,采用浓缩机与压滤机配合完成尾煤的回收,提高精煤产率5%,使企业年获经济效益6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