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矿产勘查
第二节 矿产勘查
一、能源矿产勘查
(一)煤及煤层气
1985~1986年, 黑龙江省第三地质调查所杨殿文、吕祥州、侯大勇等完成黑龙江省漠河县霍拉盆煤田月牙湖地段露天矿精查。提供了矿山设计所必需的地质资料,对月牙湖区的地质特征和综合评价做了必要的分析和研究,满足了年产60万吨,服务30年的设计要求。黑龙江省矿产储量委员会于1986年12月对该报告进行了审查。该项成果1988年获国家地质矿产部找矿成果四等奖。
1986年4月~1987年5月,黑龙江省第一地质调查所完成黑龙江省密山县珠山煤田大珠山矿区精查。探明A+B+C级储量6 803.3万吨,其中A级储量753.19万吨,B级储量1 835.1万吨。黑龙江省矿产储量委员会于1987年8月对该勘查报告进行了评审。评审认定,向斜南翼首采地段可以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向斜轴部和北翼可达到总体设计的要求。
1987年,黑龙江省地二地质调查所完成黑龙江省嫩江县黑宝山煤田一五一区煤矿勘探。探求煤能利用储量A+B+C级3 229.48万吨,对膨润土、沸石、油页岩等伴生矿产和稀散放射性有益元素进行了综合评价。1988年5月黑龙江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经审查,批准能利用的储量。
1987年4月~1988年7月,黑龙江省地二地质调查所姚志强、王喜臣等完成黑龙江省嫩江县黑宝山—黑河市木耳气盆地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初步查清了全盆地煤炭资源量为3.98亿万吨,其中探明可利用A+B+C+D级储量为2.85亿吨,暂不能利用C级储量68.77万吨,预测E+F级资源量为1.12亿吨。报告预测了木耳气基南(B类)及长胜屯—永胜屯(C类)两个含煤远景区。省地质矿产局于1988年11月对该项成果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为优秀。
1993年4月~1994年4月,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完成黑龙江省呼玛县鸥浦盆地341高地煤矿详查及外围普查。探求B+C+D级储量1 370万吨,为小型煤矿,为大兴安岭中部缺煤区提供了煤炭资源开发基地。1994年,省地质矿产局对报告进行评审,予以通过。
高地小煤矿勘探,共探求C+D级褐煤储量1 041万吨,其中C级储量471万吨,暂不能利用储量56万吨。1995年5月,省地质矿产局对报告进行评审,认定在选定的346高地范围内。
1995年,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完成黑龙江省呼玛县鸥浦盆地362高地煤矿普查,探求D级煤炭储量2 331万吨。1996年黑龙江省地质科研所对报告进行了初审验收。
2000年3月~2000年,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完成黑龙江省呼玛县三合站地区362高地小煤矿勘探,探明332+333类型资源量1 684万吨,其中332类型资源量986万吨,占总量的59%。2005年3月23日通过黑龙江省矿产储量评审中心评审,形成评审意见书。5月27日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2000年7月~2001年4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完成黑龙江省漠河县霍拉盆煤田北区详查,提交煤炭储量B级2 261.5万吨,C级3 388.9万吨,D级1 131.9万吨,为未来矿山建设提供一处中型煤炭资源矿产地。2001年12月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验收
(二)地热
1999~2000年,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王逊、石义强等完成黑龙江省林甸县林甸镇地热资源详查。根据形成地热田的热源、地热地质条件和地热流体特征,选择热储法和储量法分别计算了地热能和地热流体的可开采量,同时计算了地热流体的调节储存量。探明可利用地热水可开采量为:4.28×104立方米/天,对应地热能为54.21兆瓦。国土资源厅于2000年11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同意予以验收。该项成果获黑龙江省“四优”评比二等奖。
2000年10月~2001年7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完成黑龙江省肇源县大庙旅游开发区地热资源普查。全面收集了工作区已有的区域地质及油田地质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和钻探施工成果,系统阐述了工作区地层、低等条件,初步查明大庙地区1 000米深度以内地温及梯度变化,以及热储层岩性、厚度、埋深及热流体的赋存规律;初步查明地下热水的水文地质参数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热流体的化学成分,对水质进行系统评价;对地热资源及地下热水储量进行了计算,对地热水的开发利用提出较合理的建议。省国土资源厅于2002年7月对报告进行评审并验收。
2001年7月~2002年5月,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完成黑龙江省汤原县地热资源详查。大致查明第三系地层的出露厚度、岩性组合、岩石电性特点,含水层分布情况,对地热热储及盖层条件有基本了解;通过抽水试验,对单井出水量、水温、水质等进行了评价。在1 200~1 800米处发现4个温度大于40℃的热水层(厚度52.4米),井口水温36℃,出水量300立方米/天。含热水层总厚度230.6米,有效水层13层,单井涌水量为720立方米/天。部分井段热储层中含有水溶气,每立方米热水中含甲烷气约1立方米。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对报告进行了审查验收。
2002~2003年,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完成黑龙江省林甸县深层地热资源普查。利用热储法计算深层热储天然储量为60.27×1012立方米,可采资源量为5.68×1012立方米;用储存量法计算结果为地下热水储存量为122.62×106立方米,可采量为15.91×106立方米。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8月对报告进行审查验收。该项成果2004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金属矿产勘查
(一)黑色金属
2003年,黑龙江省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黑龙江省林口县大盘道铁矿详查。重新估算Ⅵ-3矿体332+333资源储量为278.8万吨、铁矿资源总量为543万、伴生硫资源储量为4.09万吨,提交了一处小型磁铁矿床,找矿成果明显。2004年4月,省国土资源厅对报告进行评审验收,报告质量评为优秀级。
(二)有色金属
1985~1988年,黑龙江省第二地质大队完成黑龙江省庆安县徐老九沟铅锌矿普查。1991年12月,省地质矿产局对报告进行了评审,批准表内D级铅金属总储量5.47万吨、表内D级锌金属总储量10.7万吨、铅+锌表内D级金属量16.2万吨,矿床已达中等规模。
1990年7月~1993年11月,黑龙江省第二地质调查所完成黑龙江省嫩江县铜山铜矿详查。省地质矿产局于1993年12月对报告进行审查,予以验收。1994年该项成果获地质矿产部找矿成果奖三等奖。
1995年5月~1997年10月,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完成黑龙江省宝清县跃进山铜金矿普查。共求得D+E级铜金属储量2 300万千克,金属储量95.14千克。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于1998年11月23日对普查报告进行审查,予以验收。
2002~2003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察院、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共同完成黑龙江省伊春-延寿地区铅锌钼多金属矿评价,发现鹿鸣超大型矿产地一处,估算钼资源量级50万吨。
2004年4月~2005年10月,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完成黑龙江省嫩江县多宝山-铜山铜钼矿床主矿体伴生有益组分查证研究。经采样分析研究,指出金的富集规律,对铜山断层下盘矿体提出预测,并指出具体部位。
(三)贵金属
1987~1988年9月,黑龙江省第二地质调查所完成黑龙江省漠河县古莲河砂金矿勘探。提交表内砂金储量9 165千克,表外砂金储量1 417千克,为一大型砂金矿床。
1987~1989年,黑龙江省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郑庆道、陆文君等完成黑龙江省漠河县马大尔河砂金勘探,探明一处中型砂金矿床。探明B级284千克,C级2 540千克,D级2 685千克。黑龙江省矿产储量委员会于1989年3月最终验收通过,并获国家地质矿产部找矿成果奖二等奖。
1988年12月,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一队邓祥云、戴福林、张裕信等提交《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老柞山金矿区中矿带勘探报告》。1991年1月,获地质矿产部金矿勘查二等奖,3月,又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金矿勘查项目二等奖。
1989~1992年,黑龙江省第一地质调查所李东一、姜胜今、史建民等完成黑龙江省虎林县小木河乡四平山岩金矿普查。普查利用地、物、化综合方法,初步查明矿床规模、产状、形态、品位变化及金的赋存状态,提出了矿床成因为热泉成因的新认识。探求D+E级表内外金属储量为5 552千克,其中D级1 869千克,为易采易选的中型贫金矿床。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于1998年4月26日对该报告进行评审,予以验收。1998年12月该项成果获地质矿产部找矿成果奖三等奖。
1990年,黑龙江省第二地质调查所完成黑龙江省漠河县大林河砂金矿勘探,1990年11月省地质矿产局对勘探报告进行了审查验收。
1991年8月~1994年8月,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察院关世斌、滕世臣、姜启君等完成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古利库河砂金矿700—212线矿段勘探。1994年8月,黑龙江省矿产储量委员会经评审,批准B+C+D级砂金储量10 755千克,为一处大型砂金矿。1996年获地质矿产部找矿成果奖一等奖。
2000~2005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齐齐哈尔分院王洪波、吕军等完成黑龙江省黑河市三道湾子岩金矿普查—详查,基本探明一处小型金银矿床,其中金、银金属资源储量分别为3 900千克、7 400千克。最终报告通过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审查验收,2003年获黑龙江省地矿局地质成果资料展评一等奖。
2002年4月~2004年4月,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孙甲富、鲁涛等完成黑龙江省鸡东县五星铂钯矿区铂钯及铜镍钴硫化矿石可选性试验研究、矿床开发及深部远景找矿勘查。通过采用新的工业指标,分别以镍、铂钯、铜为主新圈定了矿体,依据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成果,指出该矿区最佳找矿部位。省国土资源厅于2005年7月对该报告进行了评审,报告质量被评为优秀级,予以验收。2004年该项目获省国土资源厅首届黑龙江省地勘项目成果资料展评优秀奖。
2003年8月,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七队提交了《黑龙江省逊克县东安岩金矿床5号矿体19~44线勘查报告》。该成果是黑龙江省近20年岩金找矿的重大突破,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十五”期间全省找矿成果第一名。2005年1月,该报告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评为2004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4年3月~2005年3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完成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岩金矿普查。探求金金属控制和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333)为10 688.86千克〔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1 290.32千克;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8 484.32千克〕,为一中型矿床。全区预测金的资源量(334)为53吨。探求伴生矿资源量银金属27 161千克、铅金属4 587吨、锌金属8 472吨。省国土资源厅对报告进行评审验收,报告质量优秀。
三、非金属矿产勘查
(一)矽线石
1992年8月~1993年9月,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孙正奕等完成黑龙江省集贤县石门矽线石矿西山矿段详查,探求C+D级矽线石矿石量613.94万吨、矿物量144.62万吨,矿床平均品位23.56%,为一中型矿床。
(二)石墨
1987年,黑龙江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所完成黑龙江省密山县马来山石墨矿床地质勘探。探明B+C+D级石墨矿石量3 212万吨,矿物量235万吨,其中表内B+C+D级矿石量3 010万吨,矿物量227万吨,为大型晶质石墨矿床。第一地质勘查所于1987年10月对该报告进行审查,认定已探明的储量可以满足矿山生产建设规模要求,可以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同年,黑龙江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所完成黑龙江省鸡西市土顶子、和平石墨矿床地质勘探。探明C级石墨矿石储量391万吨,D级储量648万吨,C+D级矿物量71万吨,为中型晶质石墨矿床。第一地质勘查所于1988年1月对该报告进行了审查,认定提交的储量可为矿山设计和开采提供可靠依据。
1987年4月~1988年8月,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姜树海、徐卫东、曹日杰等完成黑龙江省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区东矿段12--20线间勘探。共求得B级储量(280米标高以上)391万吨,C级储量(260米标高以上)688万吨;B级占B+C级的36%,查明大型沉积变质鳞片状石墨矿床一处。黑龙江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后同意批准报告提交的储量,可以提供矿山建设使用。1989年获国家地质矿产部找矿成果三等奖。
1989年,黑龙江省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完成黑龙江省鸡西市永台南山石墨矿区地质普查,探求D级石墨矿石量773万吨、矿物量55.3万吨,矿床平均品位7.15%,为一中型晶质石墨矿床;完成黑龙江省鸡西市柳毛矿区朗家沟岭南石墨矿段详细普查,探求C+D级石墨矿石量825.2万吨、矿物量66.2万吨,平均品位8.02%,其中C级矿石量占23%,为一中型晶质石墨矿床;完成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柳毛石墨矿区岭南矿段勘探,探求B+C+D级石墨矿石量1 616万吨、矿物量112.2万吨,平均品位6.94%,其中B级矿石量180万吨,C级矿石量728万吨,为一大型晶质石墨矿床。
(三)膨润土及高岭土
1986~1988年6月,黑龙江省第二地质调查所完成黑龙江省嫩江县黑宝山—黑河市木耳气盆地膨润土矿远景调查。在盆地中、西段求得膨润土资源总量为9.3亿吨,其中按矿石属型划分,钠基膨润土4.86亿吨。钙基膨润土7 968.11万吨,钠或钙基膨润土3.6亿吨。1988年7月,省地质矿产局对该报告进行审查验收。
1994年,黑龙江省第四地质勘察院完成黑龙江省伊春市育苗紫砂陶土矿详查,探求C+D级矿石量100余万吨,为一中型矿床。
1994年2月~1995年8月,黑龙江省第二地质调查所完成黑龙江省依安县红星砂质高岭土矿地质勘探,探求D级矿石量7 301万吨,筛选矿量(-80目)为1 697万吨。1995年12月批准通过。
1996年,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完成黑龙江省孙吴县膨润土矿详查,探求C+D级矿石量581.36万吨,其中C级矿石量103.19万吨,为中型矿床。
(四)陶粒板岩
1986年5月~1987年7月,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完成黑龙江省鹤岗市峻德陶粒粘土岩矿床地质勘探。共探求陶粒粘土岩矿储量402.5万立方米,其中B级47.8万立方米,C级187.2万立方米,D级167.5万立方米。占总重量的89%。(1)≤400级的B级44.54万立方米,C级169.52万立方米,D级144.35万立方米,共358万立方米。(2)≥ 500级B级3.23万立方米,C级17.69万立方米,D级23.23万立方米,共44.15万立方米。已探明的储量可为建设年产5万立方米的陶粒厂服务40~50年。
1999年,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完成黑龙江省宾县夹槽屯陶粒板岩矿床详查。探求陶粒板岩资源储量(333+332)矿石量908万吨,其中(332)量为121万吨,属中型矿床。
(五)钾长石
1998年7月~1999年8月,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勘查所完成黑龙江省密山市杨木乡插旗山钾长石矿床详查。探明玻璃陶瓷用霞石正长岩矿体C+D级矿石量6 243.28万吨,其中C级3 004.61万吨。省国土资源厅于2002年5月对该报告进行评审验收,报告可作为未来矿山建设可行性评价的资料依据。
2000 年4月~2001年4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完成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松岭区小古里河白榴石玄武岩矿普查及制取矿质钾肥应用试验报告。探求白榴石玄武岩的资源储量(333+334)1.1亿吨,其中333资源量1 717.50万吨,334资源量9 423.35万吨,可以作为下一步应用开发的依据。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于2003年3月以函审的方式对报告进行评审验收。
(六)宝石
1987~1989年3月,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完成黑龙江省穆棱县干沟子红蓝宝石砂矿详查。在省内首次发现并评价了一处红蓝宝石砂矿床,为宝石砂矿地质勘探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提交C+D级宝石级刚玉储量18.09万克拉,平均品位0.85克拉/立方米,其中C级宝石级刚玉储量6.55万克拉,平均品位0.81克拉/立方米,C级占C+D级的36.2%。刚玉储量为C+D级93.89万克拉,平均品位4.42克拉/立方米。1989年7月省地质矿产局对报告进行评审验收。
(七)硅石
1993年8月~1994年,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完成黑龙江省萝北县尖山玻璃用硅石矿详查。探求玻璃用硅石矿石302.18万吨。其中一类Ⅲ级品149.万吨,一类Ⅳ级品153.18万吨,基本查明为一处石英脉型中型硅石矿床。黑龙江省矿产储量评审中心对报告及储量进行评审,认为,采用的勘探类型合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参数选择正确,块段划分合理。
(八)大理岩
1984~1988年,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调查所完成黑龙江省嫩江县关鸟河大理岩矿普查,由第二地质调查所审查验收报告。
1987年7月~1988年5月,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调查所完成黑龙江省嫩江县关鸟河水泥用大理岩矿勘探。查明了矿体的分布范围和分布规律,计算了水泥用大理岩储量。1988年9月黑龙江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验收,并获国家地质矿产部找矿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