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电机 一、直流电机
1985~1987年,哈电机厂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并采用引进的德国西门子公司技术,为上海宝山钢铁公司(以下简称宝钢)设计制造2050热连轧电机。这套设备主、辅传动电机共计81台,总容量37 054千瓦。其中,粗轧转I机架的主传动2 850千瓦大型直流电动机2台,精轧F1、F2机架2X5 000千瓦大型直流电动机各1台,以及累计容量2 354千瓦的辅机传动800系列直流电机76台。这套轧机是宝钢二期工程重点项目,也是国家“七五”期间的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之一。该套电机设备全部按照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规格和性能标准生产,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新技术多。为了完成该项目,该厂高文英、徐安廷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大型轧钢电机绝缘结构和工艺”“大型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制造工艺技术”“大型轧钢电机特殊焊接技术研究”和“大型轧钢电机特殊制造工艺研究”四大研究课题和18项技术攻关项目的研究,并在合作过程中首次应用了变断面导线、斜槽等新技术,1987年底完成这套轧钢电机的制造任务。电机的利用系数(单位体积的转矩值)比国内原水平提高60%~70%,电机总重减轻30%~40%,经宝钢实际轧钢运行证明,完全达到了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要求。哈尔滨电机厂的“上海宝钢2050热连轨机电机研制”项目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授予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奖。通过联合设计,哈电机厂掌握了德国西门子公司高技术指标大容量低速可逆转初轧机直流电机和大容量、高速轧机直流电机的总体选型设计及电气结构的详细设计技术,使哈电机厂的直流电机设计制造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此后,哈电机厂设计制造一批难度大、性能好、换向困难的大型直流电动机。如:太原钢厂和长城钢厂的5 000千瓦、860伏、70/120转/分直流电机;马鞍山钢铁公司H型钢万能轧机用2 800千瓦、750伏、80/160转/分和1 500千瓦、750伏、80/160转/分直流电机;大冶钢厂轧管用2 650千瓦、800伏、500/750转/分直流电动机等。
1994年,哈电机公司制造凌源钢铁公司中板厂用Z3200/1100-14、5 500千瓦1 000伏、6 120伏、50/100转/分大型直流电动机。1996年,制造安阳钢铁公司中板厂用Z2800/1300-14、4 000千瓦、860伏、5 230安、50/120转/分大型直流电动机。这两台电动机是哈电公司制造的容量最大的直流电动机,采用了德国西门子公司技术,设计参数也达到德国西门子公司水平,是转化吸收西门子技术后技术水平最高的设计,并具有良好的换向性能。
随着中国矿山深井采掘的扩大,矿井提升机用低速直联式大型直流电动机的需求也显著增加。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哈电机公司高文英、徐安廷、陈强、李恒春、佟玉明开发研制矿井提升用锥套直联式大型矿井提升直流电动机。该电动机采用锥套式结构,是比较先进的直联式结构,也是此类电机设计、工艺的关键技术。同期,该公司相继研制淮南矿务局张集矿用1 600千瓦 、 800伏 、 50.2转/分,山东省招远市罗山金矿520千瓦、500伏、56转/分,招远市尹格庄金矿1 250千瓦、750伏、48转/分,招远市阜山金矿800千瓦、750伏、48转/分,江西省丰城矿务局900千瓦、800伏、44转/分和1 300千瓦、800伏 、59转/分,鹤岗矿务局1 600千瓦、800伏、57.3/分等大型提升直流电动机,投入运行后,运行良好,用户满意。
2002~2004年,哈电机公司通过对德国西门子公司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了设计制造国产大型轧钢电机的技术水平,先后为国内十几家钢厂提供了上百台难度大、性能好、换向优良的大型直流轧钢电动机。其中,为唐山建龙钢铁公司、辽宁北台钢铁公司、邢台德龙钢铁公司和邯郸纵横钢铁公司制造提供Z3200/1350、5 500千瓦、1 000伏、6 180安、40/80转/分直流电动机,电机重201吨,是国内体积最大、容量最高的大型轧钢直流电动机,其设计参数达到德国西门子公司水平。经实际轧钢运行证明其性能优良,换向性能良好。
二、大中型交流电动机
(一)交流同步电动机
为了开发交流变频调速电动机,哈电机厂于1985年成立交流变频调速电机科研小组,对这种新电机的电磁设计方法、控制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广泛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曾2次派人到包头钢铁公司(以下简称包钢)对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5 000千瓦交交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调速原理和设计方法做了比较详细的调研工作,还对这2台电机的电磁设计进行了分析计算,为哈电机厂后来的新产品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1989年末,冶金部科技司组织哈电机厂、冶金部自动化研究院、冶金部设备研究所和包钢等对包钢轨梁厂第三机架主传动改造项目进行联合科技攻关。哈电机厂承担该项目中的2 500千瓦、1 650伏、100~200转/分交交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研制任务。1990年,哈电机厂与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合作承担长城钢厂方钢轧机主传动改造项目,哈电机厂承担1 250千瓦、1 200伏、60~240转/分交交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研制任务。为了完成上述两个项目,哈电机厂组织科研、设计、绝缘、工艺制造等专业技术骨干人员进行联合攻关,完成电机的电磁参数优化设计及谐波分析、阻尼绕组的设计、定转子的结构设计与机械计算、加强绝缘结构和低频测试技术的研究、耐扭振结构及监测系统等多项科研课题。在电机的结构设计方面,借鉴和吸收德国西门子公司的设计技术,并根据5 000千瓦电机在包钢的实际运行经验,对于阻尼绕组的结构做了较大的改进,同时,对整个轧机轴系统进行扭振计算并在电机的主轴上安装了扭振监测装置。经过3年的攻关,1992年研制中国首台长城钢厂方钢轧机用1 250千瓦交交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1993年又试制中国首台包钢轧梁厂用2 500千瓦交交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这两台电机分别在长城钢厂和包钢投入轧钢生产,机组运行可靠、过载能力大、绕组温升低、电机的快速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提高了轧钢产量,充分显示出交流调速电机技术性能的优越性,深受钢厂的赞誉,并通过由原机械部和冶金部联合主持的产品鉴定。2 500千瓦交交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获机械部和冶金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 250千瓦交交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这些成果为哈电公司后来开发更大型热连轧机主传动用交流变频调速电动机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1990年,佳木斯电机厂设计制造TAQW630型防爆增安型无刷励磁同步电动机,功率分别为550千瓦、500千瓦、450千瓦,转速335转/分,效率92%,堵转转矩倍数0.8,堵转电流倍数6.5,牵入转矩倍数1.1,最大转矩倍数1.8,F级绝缘防爆等级e11T3,防护等级:主体IP44、接线盒IP54。该电机是氢气压缩机的配套产品,填补国内的空白,1996年获国家级新产品奖。
1994~1996年,哈电机公司陆忠麒、刘玉祥、王斌、张全顺、刘昱等与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合作研制宝钢三期工程1 580毫米热连轧主传动交流调速电动机。该电机设备总重量为722吨,共有9台电机,由哈电机公司和日本三菱电机公司长崎制作所合作生产,按日方提供的图纸和工艺文件制造,技术由三菱电机公司负责。9台电机均由GTO变频电源供电。宝钢1580热连轧9台大电机于1996年12月开始投入轧钢生产,用户反映电机性能先进可靠、机组运行平稳、振动小、绕组温升低、效率高、大幅度地节省了电机的维护费用,提高了轧钢产量。这批产品是中国当时最大容量等级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交流调速电动机,1998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并编写出版了《宝钢1580热连轧机大电机研制专辑》。通过宝钢1580热连轧项目,直接引进吸收了国际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增强了哈电公司的生产能力,从而确立了哈电机公司在国内独立设计、制造交流变频调速电动机的领先地位。
1997年5月~1999年2月,哈电机公司再一次与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合作生产鞍山钢铁公司(以下简称鞍钢)1780热连轧8台大型轧钢电机。鞍钢1780热连轧机是国家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电机设备的总重量为1 034吨,共有8台电机,由哈电机公司与三菱电机公司长崎制作所采用合作生产的方式,按照日方提供的图纸和工艺制造,三菱电机公司负责技术。8台电机均由GTO变频电源供电。鞍钢1780热连轧8台大电机于1999年6月投入轧钢生产,钢厂反映电机的性能先进可靠,机组运行非常平稳、振动小、绕组温升低、效率高,大幅度地提高了轧钢产量,为鞍钢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批产品是中国最大容量等级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交流调速电动机。通过宝钢1580热连轧项目和鞍钢1 780热连轧项目,哈电机公司的交流变频调整电动机设计、制造技术步入成熟阶段并取得了国内领先的技术优势。
1998年7月~1999年11月,哈电机公司为攀枝花钢铁公司(以下简称攀钢)1 450毫米热连轧机改造项目制造配套电机。该项目为“九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电机设备总重量为480吨,共有6台电机。攀钢1450热连轧机改造项目是中国第一套完全由国内制造厂家自行设计、制造和成套的交流传动系统的热连轧设备。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借鉴和采用了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结构,执行日本三菱电机公司的技术质量标准。攀钢项目的6台同步电动机于2000年3月5日正式投产,机组性能稳定、节能效果显著,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也增加了钢板的品种和规格,为攀钢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攀钢1450热轧机改造工程于2001年3月17日通过由国家冶金工业局主持的验收和鉴定。通过制造这批产品,哈电机公司对交交变频电动机的设计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积累了宝贵的设计、制造经验,已具备自主开发制造能力。
1999~2000年,哈电机公司与日本东芝公司合作制造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用12 000千瓦及6 500千瓦等12台立式同步电动机。
1999年~2001年7月,哈电公司为本溪钢铁公司(以下简称本钢)制造本钢1700热连轧机技术改造项目中的11台大型主传动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本钢项目的电机采用IGCT变频电源供电,整个电气部分由加拿大GE公司技术总承包,并负责提供变频电源和全数字化控制系统。哈电机公司根据加拿大GE公司提出的电机技术规范书进行电机的设计、制造和总装试验。加拿大GE公司负责电机的初步设计审查和施工设计审查并对电机的基本性能负责。此外,加拿大GE公司还负责提供电机的测温元件和高压油泵。2001年7月,哈电机公司生产的11台电机通过本钢和加拿大GE公司的联合验收。
2000年9月~2002年2月,哈电机公司为武汉钢铁公司(以下简称武钢)2250热连轧机制造16台主传动交流变频调速电机。该项目的电气部分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技术总负责,采用交交变频矢量控制供电系统。德国西门子公司负责提供产品的所有图纸及技术资料、绝缘材料及绝缘漆、测温元件和电机的所有轴承,哈电机公司负责电机的转化设计和制造以及总装试验。
2001年,哈电机公司又为鞍钢设计制造1780热连轧转1粗轧机架主传动2台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具体规格为由GTO电源供电的3 800千瓦、3 000伏、28~48转/分、16p凸极式同步电机,设备总重约为430吨。同年,哈电公司为首都钢铁公司(以下简称首钢)设计制造2台中板轧机主传动交交变频调速电动机,规格为7 000千瓦、1 500~1 540伏、50~120转/分、16p凸极式同步电机,设备总量约为420吨。该主传动电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3年,哈电机公司陈润年、金春燕、沈金祥、李海鹏等主持设计制造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10台四极同步电动机,其规格为4 000千瓦、8 000千瓦、12 000千瓦、15 000千瓦,后3个规格均为新产品技术开发项目,并且其中的15 000千瓦电机为当时最大的国产四极工频电机。经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产品最终完全满足拖动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的技术要求。该项目的完成,拓展了哈电机公司生产四极同步电动机的制造范围领域。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哈电机公司在轧钢用大型交流调速电机方面取得显著业绩,形成了独具风格的1 650伏、3 300伏、6 600伏级绝缘结构,具备了设计制造单机容量10 000千瓦~12 000千瓦大型交流调速轧钢电机的能力。先后与日本三菱电机公司、东芝公司,瑞士ABB公司,加拿大GE公司,德国SIEMENS公司等国际著名大公司合作制造或自主设计制造400多台大型变频同步轧钢电机,占全国同类产品的70%多,从中积累 了十分成熟的设计制造经验,促进了国内轧钢电机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1986~2005年,哈电机公司生产各类交流电机达4 000余台套,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和表彰数十次。流同步电机已从很窄的电动机应用产业范围发展成适用于冶金、矿山、变压器实验机组等不同工况的多元化产品。
(二)交流异步电机
哈电机公司交流异步电机经历了原苏联的技术支持、自行开发设计制造、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在技术及市场上与国外大公司广泛合作等技术发展阶段。
1985年,哈电机厂与上海电机厂、湘潭电机厂共同引进了美国西屋公司的大容量高压异步电动机的设计制造技术和瑞士BBC(后改称ABB)公司中型高压异步电动机系列设计制造技术。这些技术是300兆瓦、600兆瓦电站机组技术引进的配套技术项目。
1988年,佳木斯电机厂试制YZR630—8高压冶金起重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其主要性能与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日本三菱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生产的MST—D型电机水平。
至20世纪80年代末,哈电机厂已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Y·YR中型异步电动机新系列。该系列共有181个规格(IP23),包括机座号中心高从355毫米到1 120毫米,极数从2极到16极;电压等级包括3 000伏、6 000伏和10 000伏,防护形式从基本的开启防滴式到全封闭空冷各种防护形式的电机。1986~2005年哈电机公司为火电配套、冶金、水泥建材、造纸、石化、矿山等各个行业提供了数百台电机,并且出口到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日本等国家。
1990年,佳木斯电机厂研制YB355—4级隔爆型低速三相异步电动机。该电机适用于存在氢气和乙炔等易爆的场合,系石化工业“七五”重点工程加氢装置的配套电机,填补了国内在355机座号上4级隔爆电机的空白。该机功率75千瓦,转速500转/分,效率92.6%,功率因数0.75,起动转矩倍数1.4,最大转矩倍数2,起动电流倍数5.5,防护等级IP54。
同年,哈电机厂按照美国西屋公司技术先后设计、制造了引进型300兆瓦和600兆瓦火电站辅机配套用的5 500千瓦—4P、6 000伏,2 000/1 000千瓦-8/10P、10 000伏,1 800千瓦-4P、10 000伏4种规格考核样机,其通风防护形式有:IP23防滴开启式,IP44空—空冷全封闭型,IP44空—水冷却全封闭型及IPW24(WPII)气候防护型。通过考核样机的制造,哈电机厂大型异步电动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水平达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能够满足国内300兆瓦、600兆瓦火电机组全部辅机电机配套能力,满足了当时国内各个行业设备配套异步电机的需要。
1990~1995年,佳木斯电机厂自行开发YA系列高压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H400-800),该产品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开发的产品。功率160千瓦~1 400千瓦,含2P~18P,基本包括了高压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所需要的规格。电动机额定电压6 000伏,防护等级IP54,F级绝缘,S1连续工作,防爆标志为eIIT2或eIIT3,运用于具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危险场所,是石油化工、煤炭行业使用的重要动力设备。产品主要性能均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获国家级新产品奖,1997年获黑龙江省“八五”技术创新优秀项目奖,1998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3,哈尔滨电工学院研制的起重用双速异步电动机QS系列,是一种用于16~40吨塔式起重机专用电机,功率为7.5、11/3、17/4.5千瓦3种规格,转速为4/16极,满足了中低层建筑的要求,解决了高速时空钩运行和低负荷慢就位的要求。同年,佳木斯电机厂研制YBGB630—2筒带泵用隔爆型异步电机,功率380千瓦,电压6 000伏,承受最大轴向负荷15千牛顿,防爆等级dIIBT4,适用于爆炸性气体存在的环境中,符合炼油加氢装置反应进料泵的配套要求,是国内承受轴向力最大和功率最大的筒带泵专用电机。该电机采用最新的轴承结构和稀油循环润滑冷却系统,具有冷却效果好、轴承寿命长等特点。
1994~1995年,哈电机公司与日本三菱公司合作制造宝钢1 580毫米热连轧网变频调速同步及异步电动机,其中有剪切用E1700千瓦异步电动机3台。
1998~1999年佳木斯电机公司研制的新一代YGP辊道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该产品能与各类型变频器相匹配,在低频下运行性能好,主要应用于钢铁企业的辊道传输用,使用工况恶劣,环境温度高,湿气大,粉尘多,频繁起动、制动及反转运行,过载能力强,有的能力可达4倍以上,其基准工作制为S5-69%300次/小时,可按用户要求生产包括S9工件制在内的任何工作制下的辊道电机。该系列电动机冷却方式为IC410,无风扇,机座采用环型散热片结构,端盖采用平直结构。在电气参数和结构设计中引进了瑞士ABB公司MARA系列电机技术,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电动机2002年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奖,2003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00~2002年,哈电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制造武汉钢铁公司2 250毫米热连轧用变频调速同步及异步电动机,其中有定宽压力机用笼型异步电动机3 100千瓦1台。通过与日本三菱公司合作的宝钢1 580毫米热连轧机项目、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的武钢2 250毫米热连轧机项,掌握了轧钢电机辅传动变频调速电动机的设计技术。在马钢冷轧项目中,哈电公司与日本日立公司合作制造,掌握了冷轧薄板项目电机包括主轧机电机在内的大型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技术。2000年以来相继完成了本钢1 700毫米、日照1 580毫米、天铁1 750毫米等热轧带钢生产线配套变频调速异步电机设计制造以及首钢冷轧薄板整条线主电机的设计制造。
(三)特种电机
早在20世纪70年代,哈电机厂丁令新、李华春、张作儒、孟庆吉、杨盛义等自主开发、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第二核潜艇主泵屏蔽电动机。该电动机用于核反应堆一回路的主循环泵,是反应堆压力边界的组成部分,承受着240℃、14兆帕的系统温度和压力,属核Ⅰ级设备。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该电机应用于国防工程,已连续运转30多年,是潜艇上最可靠的设备之一,用户非常满意。
1988年,哈尔滨电机厂李梦启、索文旭、李藏雪、马殿英等按照德国KSB公司技术和标准设计生产了一种特殊的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湿式电机)。该电机与泵组成无轴封密封泵组,主要用于300兆瓦和600兆瓦亚临界控制强制循环锅炉一回路的主循环泵。首台湿式电机用于山东省石横电厂300兆瓦锅炉无轴封热水强制循环泵,是世界先进装备之一。哈电机公司是国内掌握湿式电机生产制造技术的唯一厂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该电机制造技术的厂家之一,其LUV6/4CQ35型湿式电机1996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年来,哈电机公司先后为广东沙角电厂、深圳妈湾电厂、哈尔滨第三发电厂、黑龙江省元宝山电厂、通辽电厂等强制控制循环机组提供了100余台(套)强制循环泵电机,为公司创造产值2亿多元。至2005年已形成了系列,并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利用掌握的技术为国内各引进产品的用户提供了转化、修理、备品及技术咨询等各种服务,先后修理了由英国吨YLE转、德国KSB、美国CE-KSB、日本酉岛—KSB等国外厂家生产的湿式电机数十台。
1992年,佳木斯电机厂研制核一级HTHP和LTLP主循环屏蔽电泵。该产品是机械电子工业部1992年新产品试制项目,用于出口阿尔及利亚核反应堆回路的主循环泵,直接输送高温、高压具有强放射性的去离子水。该电泵集中了泵、屏蔽电机,耐高温、高压、密封、安全可靠、综合性能指标高等技术难度,尤其是该电泵属核一级设备,是核设备中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设备。该电泵为国内首创,配套出口。其中,核一级LTLP型主循环屏蔽电泵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同类先进产品水平, 1994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2~1994年,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原佳木斯电机厂,以下简称佳木斯电机公司)研制TAQW防爆增安型无刷励磁同步电动机,共9个规格、20台。该系列为度国家级新产品试产项目。其中,TAQW1100-18/2150为机械部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该电机主要用于乙烯工程加氢装置的氢气压缩机上,功率250千瓦~1 100千瓦,转速500、375、333转/分,6 000伏,防爆等级ExeIIT3,F级绝缘,采用先进的VPI整浸工艺,励磁采用交流励磁机与旋转整流盘和主机同轴无扇励磁系统,起运平稳、迅速,电机堵转转矩为100%以上,超过NEMA的规定值60%,矢频转矩150%以上,满足了系统要求,具有较高的防爆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该系列电机卧式、双座或轴承整体底座,装有整体防护封闭罩,主要性能均达到日本和德国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1993年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级新产品奖。
1993年,哈电机厂为苏州船用机械厂制造2台大型舰船艏侧推电机。大型船舶采用艏侧推电机是大型船舶能够平稳、安全地停靠码头的必需设备。该电机为立式结构,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型号:YLS40011—4H,额定功率570千瓦,额定电压380伏,转速1 485转/分,工作制式:S2—30分。
1994~1997年,哈电机公司制造300兆瓦核电站主冷却剂泵电机。该电机为核岛关键设备,技术要求极高,是一种特殊的立式异步电动机,具有高负荷推力轴承及导轴承,自带润滑冷却系统。推力盘带有顶起及制动装置。电动机装有过热报警装置、预热装置、转速信号装置、反转信号装置、油箱油位监测装置等。1997年该电机进行了沈阳水泵厂的高温高压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机全部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哈电机公司成为国内唯一掌握核电核岛内电机生产制造技术的厂家。
1995年,哈电机公司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签订 “XXⅢ工程”核反应堆冷却剂泵屏蔽电动机的研制合同。为此,哈电机公司李梦启、索文旭、李藏雪、李振儒等主持进行了模拟样机的研制、推力轴承结构参数优选设计研究、推力轴承水膜测试及寿命试验、强度及应力分析计算、新型辅叶轮的研究、新型绝缘结构的研究等,解决了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2000年底完成该电动机样机制造和1 000多小时台架考核试验,电机各项性能完全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2000年12月完成首批4台的研制任务。哈电机公司已为海军提供了十几台(套)该电机产品,运行情况良好,深受用户好评。此后,哈电机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开发屏蔽电动机设计计算程序。哈电机公司的屏蔽电机形成了2.2千瓦~300千瓦常温常压、高温高压系列产品,产品的应用范围从最初的军事工业,发展到核电、石油、医药、化工等各个领域。
1996年,哈电机公司完成远望号测量船主循环水泵电机的改造任务。该电机用于船上的主循环水泵,为船上各类设备提供冷却水。电机为立式结构,主要技术数据:额定功率110千瓦,额定电压380伏,转速985转/分。绝缘材料、浸渍漆等均经过“三防”试验,并满足要求。
2002年,哈电机公司李梦启、索文旭、李藏雪、宋艳文、吕向平等设计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强制循环泵电动机。该机把屏蔽电机和湿式电动机的结构设计特点结合在一起,使该电机具有高寿命、易维护、高可靠性等优点。该电机可广泛应用于超、超超临界或亚临界锅炉强制循环泵。该电机将定子绕组用屏蔽套与锅炉水相隔离开,降低了锅炉水对绕组的腐蚀和破坏作用,延长了定子的绝缘寿命。2004年,该产品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权(专利号:ZL02295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