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轴承 电工仪器仪表 一、轴承
(一)工业轴承
1986~1990年,哈尔滨轴承厂(以下简称哈轴承厂)研制高精密双联、多联超轻系列角接触球轴承7000CTA、7000ACTA、71900CTA、71900ACTA及用于滚珠丝杠的高精度60°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等,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开发研制的准高速铁路客车轴承42724QT、152724QT、42726QT、152726QT4种轴承,获机械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对老产品进行了系列改造,其中:加强型圆锥滚子轴承优化设计118种,角接触球轴承优化设计125种,深沟球轴承优化设计165种。
1991~1995年,哈轴承厂开发机床主轴轴承,其中包括高精度、高速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高速电主轴轴承等,均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继续对深沟球轴承(130种)、角接触球轴承(78种)、圆柱滚子轴承(190种)进行了优化设计;对调心球轴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进行了改造,全部采用尼龙保持架。
1995~2000年,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原哈尔滨轴承厂,以下简称哈轴承公司)研制高速铁路客车轴承、轿车轮毂轴承;成系列改造了40°角接触球轴承;同期开发研制的机床主轴轴承获机械工业部和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双向推力、双联多联角接触球轴承、双列圆柱滚子轴承获黑龙江省优秀新产品奖一等奖。
2001~2005年,哈轴承公司开发研制YRT系列圆柱滚子、推力滚针组合轴承,填补国内空白,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开发研制CA型调心滚子轴承系列。此外,还开发了冶金机械用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家电用超静音轴承、自锁滚子轴承、铁路提速专用货车轴、石油机械专用轴承等。
截至2005年底,哈轴承公司开发研制的重点工业轴承新产品:加强型圆锥滚子轴承32040X、32214等160种;加强型圆柱滚子轴承N220EM、NJ318EM 等378种;新结构调心滚子轴承22316CA、22220CA 等52种;带防尘盖、密封圈结构的深沟球轴承6206-2Z、6208-2RZ等 250种;调心球轴承1211ATN、2210ATN等128种; 双联、多联角接触球轴承7016ACTA/P4T13TA、7014CTA/P4DB等175种;滚珠丝杠支承用60o角接触推力球轴承7602040TN/P4、7603050TN/P4等24种;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234440BM1/P4、234938BM/P4等68种;高速电机主轴轴承7000CETA/P4、7017CETA/P4等34种;新结构准高速铁路客车轴承NJ3226X1 、NJP3226X1 等4种;铁路货车轴承197726等2种;汽车用变速箱轴承NUP312ENH/C3等6种,轮毂轴承BAHB633814A等4种,发电机轴承6203-2RS1/C3LHT等6种;其他各类轴承1 125种。2005年,哈轴承公司生产的中小型精密轴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4%。
(二)专用轴承
1986~1990年,哈轴承厂研制潜望镜轴承、“十号工程”(歼十飞机)配套轴承、40号发动机(WZ9)配套轴承、FWP7系列发动机配套轴承及舰船专用VTR系列涡轮增压器轴承等。
1991~1998年,哈轴承厂开发研制10A发动机(FWS10)配套轴承、FWP14发动机(昆仑)配套轴承、WZ8发动机配套轴承、WJ6发动机配套轴承和歼八Ⅱ飞机配套轴承、直八直升机配套轴承。
1992~1996年,哈轴承厂参加了由国家三委六部组织、有16个单位参加的“提高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和可靠性的研究”联合攻关,具体承担完成了其中7个子课题的研究攻关:套圈精加工工艺的研究、提高保持架加工精度的研究、40CrNiMoA保持架加工工艺及镀层的研究、Cr4Mo4V钢用磨料磨具的研究、滚子精加工工艺的研究、改进钢球制造工艺的研究、WP7发动机主轴轴承的改进研究。通过改进设计,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提高轴承加工制造技术和质量水平,使FWP7和FWP13系列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由原来的300小时延长到500小时。该项目1996年通过了国家验收,1998年获国家机械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0~2005年,哈轴承公司开发了苏27飞机发动机АЛ-31Ф配套轴承、WJ6C配套轴承、FWS10发动机主轴轴承改型产品、60号发动机配套轴承、FWS13发动机配套轴承、歼11B飞机配套轴承等。同时,还为运载火箭、导弹、通讯和资源卫星及核工业等特殊环境下使用的装备研制配套轴承,卫星照相机调焦系统配套轴承、往返式大型运载火箭氢氧泵用混合式陶瓷球轴承等已通过部级鉴定。
2001~2005年,哈轴承公司参加国家“提高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研究课题,具体完成其中5个子课题研究:热加工技术研究;低碳耐热钢轴承车、磨加工工艺方法的研究;军品钢球无损检测的研究;钢保持架加工工艺及刀具的研究;高温轴承钢磨料磨具的研究。
2003年,哈轴承公司为“神舟五号” 载人宇宙飞船 研制9种专用轴承,为长征2号F运载火箭研制配套轴承。2005年,为“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研制8种专用轴承。
1986~2005年,哈轴承公司为航空航天、舰船及核工业、电子、兵器等军事工业开发研制各类军工配套专用轴承500余种。中国航天、汽车、机械等行业配套的高精度轴承的30%由哈轴承公司生产并提供,有13种产品分别获部级、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
(三)工艺技术
1986~1993年,哈轴承厂用硬质合金圆柄成型刀取代了高速钢圆柄成型刀,降低了刀具的磨损,保证了套圈的牙口质量。利用计算机进行工艺、工装、材料定额的大量计算,并利用CAD技术改善了轴承设计。根据轴承设备的改造,修订、制订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等30多个工艺标准,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1994~1998年,哈轴承厂引进一批日本全自动磨床,并建立调心滚子轴承生产线,开始大批量生产中大型调心滚子轴承。改进引进机床的切削用量和夹具,并针对加工中出现的缺陷,把双列调心滚子轴承沟道的加工工艺由过去的双循环改为单循环加个别工序的工艺方法,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1998~2005年,哈轴承公司从国外引进大批先进的磨加工设备并投入生产,其中有T-107、T-117N、T-127N等数控内径磨床和T-147、T-157N、T-167N等数控外沟磨床。为了满足铁路轴承日益严格的工艺要求,哈轴承公司从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引进当时最先进的KC-500A无心磨床、2D-760双端面磨床、NOVAP40/200、NOVAP40/250内圆磨床、NOVA P50/300挡边磨床等磨加工设备23台,并投入生产,使滚道凸度、挡边粗糙度、外内径精度等技术指标达到工艺要求 。
(四)材料检验
为了研制铁路货车轴承,提高航空发动机轴承寿命,1996年,哈轴承厂研究出G20CrNi2MoA及G13Cr4Mo4Ni4V渗碳工艺,结束了哈轴承厂无渗碳轴承及渗碳热处理技术的历史,该项成果获黑龙江省机械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8年,哈轴承厂经大量试验及研究,掌握了铁路客车提速轴承用GCr18Mo钢制轴承零件的下贝氏体淬火技术,并应用于铁路客车提速轴承用钢。该项成果获黑龙江省机械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6年以前,哈轴承厂生产的普通铁路客车轴承(采用GCr15钢制造)外套,在成品磁粉探伤时经常出现油沟裂纹,1999年,经反复试验及深入分析,采用下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解决了这一难题,为公司避免了巨额浪费,该项成果获黑龙江省机械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0年,哈轴承公司解决了为航空发动机增压器轴承配套的W9Cr4V2Mo钢制31/32”钢球在精研时表面出现互摩擦伤问题,使产品顺利合套出厂。该项成果获黑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2年,哈轴承公司开始进行保持架磷化试验研究,研究出磷化工艺,该项成果获黑龙江省机械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3年,哈轴承公司开发20毫米以上GCr15钢球的热处理工艺,这种大直径钢球在普通淬火介质下淬火很难满足工艺要求,通过试验研究采用PAG水溶液对钢球进行淬火,解决了这一难题。该项成果获黑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工艺一等奖。
2004年,哈轴承公司从国外引进B84T真空热处理设备,经研究试验,研究出8Cr4Mo4V钢、W9Cr4V2Mo钢及9Cr18钢制轴承零件的热处理工艺,该项工艺成果获黑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工艺一等奖。
(五)专用设备开发
1986~1990年,哈轴承厂自行设计研制HZ3MZ3220双头沟道精研机、HZ3MZ3310轴承内滚道自动超精研机、HZ3MZ3312A四头内滚道自动超精研机、HZ3MZ3012P推力球轴承沟道精研机、HZ1410和HZ3MZ1410S自动双头切入磨床、HZ3MT4340圆锥滚子球基面磨床、3MZ2020自动内圆磨床等10种设备,并批量生产。其中HZ3MZ1410S自动双头切入磨床获得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轴承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提高产品清洁度,降低产品的振动和噪音水平,加快后工序装备设计开发、研制,哈轴承厂自行设计研制套圈单件毛刷清洗机、保持架超声波清洗机、HZQX62小型轴承成品清洗机、HZCX-6轴承超声波清洗机等并推广使用,提高了产品质量。
1990~1995年,哈轴承厂自行设计研制HZ3MZK223滚子轴承内圈挡边磨床、HZ3MZ106全自动推力球轴承切入磨床、HZ3MZ4240滚子端面磨床、HZ3MZ135内滚道切入磨床、HZ3MBZ2220滚子轴承内圈挡边磨床、HZ3MZ3225球轴承内圈挡边磨床、HZ3MZ315轴承外沟超精研机、HZ3M3220内滚道超精机、HZ3MZ3020P推力球轴承沟道超精研机等。为了提高产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开发了HZLT连板提升机系列、HZL钢球提升机、车工双机、三机连线、磨工双机连线、自动上料线等,在各分厂推广使用。同时,还设计制造HZCX-6轴承超声波清洗机、自动注油压盖机、HZF204外套分选机、HZZD-160自动装订机等一大批后工序生产设备。
1996~1998年,哈轴承厂开发研制铁路轴承成品清洗机及全自动仿形车床等。
1999~2005年,为了适应产品结构调整需要,哈轴承公司进行对现有设备的改造,完成3MZ2015全自动内圈磨床改造、MZ146金刚石滚轮修整器的改造、HZ206自动进给机构改装、HZ3MZ2210滚子轴承内圈挡边磨床改造、3MZ1410外沟道磨床改造等一大批设备的改造。
20年来,哈轴承公司设计开发了磨床、车床、精研机、清洗机、自动线等5大类104种,改造老设备11种,推广使用800余台。这些自行研制的各种设备和改造设备已在各个分厂使用,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省劳动力,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些设备已经在轴承行业得到推广使用。
二、电工仪器仪表
1986年,由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以下简称哈电表所)等十几个单位联合设计的8个系列单、三相电度表通过技术鉴定。该系列产品采用了磁推轴承结构,设计时考虑了高过载因素,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当时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1986~1987年,哈电表所、上海电度表厂、杭州仪表厂、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兰州长新电表厂联合设计交流电度表系列产品(DS684、DD862、DT862、DS862)。该系列产品采用了磁力轴承和双宝石轴承、小摩擦力矩计度器、复双极磁钢等技术,使过载能力提高4倍,使用寿命达10~15年,1级表的误差幅度降到0.3%,2级表的误差幅度降到0.4%~0.5%,系列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成为电能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该系列电度表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7年,哈电表所研制超导强磁场定标检定系统。性能指标:测场范围:0.3~10T;测量精度优于5X10-5;探头直径小于5毫米,探杆长于2米;直读磁场,显示并打印探头三度空间坐标,可作磁场均匀度的测量。该系统与国内同类装置比较,采用新原理,可作长距离测量,而且探头尺寸小,并采用了微机系统进行探头三维位移和磁场测量值直读打印,因而操作使用方便,测量速度快,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1988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1988年,哈尔滨电表仪器厂与中原计量设备厂合作设计制造0.2级便携式电度表校验装置。电压范围:40~80伏、80~160伏、160~320伏,70~140伏、140~280伏、280~560伏;电流范围:标称值1、2、5、10、20、50安,允许测量值分别为50毫安~2安、100毫安~4安、250毫安~20安、1~40安、2.5~100安;精度等级:有功0.2级、无线0.5级。国内首创产品。同年,哈尔滨电表仪器厂设计制造0.5级三相三线有功电度表。技术等级0.5级,电压110伏,电流5安,为国内先进产品。同年,哈电表所研制直流电度表,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1989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1988年,哈电表所研制开发摩擦力矩测试装置。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电度表计度器的摩擦力矩测试准确度:2%;电度表计度器的摩擦力矩测试范围:0.1~20mgcm。该装置采用电子式标准电度表和感应式标准电度表微机技术和测量机构,具有测试精度高、重复性好、装卡主度器方便等优点,并能同时测试五只计度器,较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消除人为误差,能直观的分析计度器摩擦力矩的变化,解决了电度表和计度器研究、设计、制造中对摩擦力矩的测试分析手段,该装置填补国内空白,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1989年获得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同年,哈电表所研制新型模件式电表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用改进的调宽原理与计算技术相结合代替了多种A/D转换功能从而全新型模件式电表系列在A/D转换上变为通用性。其中:①PP102/1-M工频模件式频率表,测量范围:频率1~100赫兹 ;准确度:0.1%。②PP102/1-M工频模件式数字电压表,测量范围:电压10~240伏;准确度:0.2%。③PP102/1-M工频模件式数字电流表,测量范围:电流0.5~6安 ;准确度:0.2%。④PP102/1-M工频模件式数字功率表,测量范围:电压85~120伏,电流1~6安;准确度:0.5%。⑤PX102/1-M模件式相位表,测量范围:电压85~120伏,电流1~6安,相位±130°;准确度:0.3°。⑥三相电压、电流、功率表,测量范围:电压20~120伏,电流1~6安;功率100~600瓦;准确度:0.5%。该系列产品,填补国内空白,1990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同年,哈电表所与国内行业企业联合设计开发板表,填补国内空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0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1989年,哈电表所研制开发100千安大电流精密测试装置(精度为0.005%),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1990年获得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同年,哈电表所研制开发CJ10超导磁场计磁通门原理微弱磁场检测仪表系列。主要技术指标:测定范围:±(10n~100n)T;磁场分辨力:0.1nT;精度:±3%;补偿磁场范围:0.01~±72μT。1990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同年,哈电表所与行业企业联合设计开发变换器安装式电表系列产品,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0年,哈电表所研制FS-100型电量变送器系列产品。其中:①FS-100型电流变送器主要技术指标:被测量标称输入:0~5安可扩展至120%IH;标称输出:直流0~1毫安;被测量工作频率:45~65赫兹;响应时间:≤500毫秒;准确度:0.5%。②FS-100型电压变送器主要技术指标:被测量标称输入:0~100伏可扩展至150%VH;标称输出:直流0~5伏;被测量工作频率:45~65赫兹;响应时间:≤500毫秒;准确度:0.5%。③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三相无功功率变送器主要技术指标:输入电压分量:3X100伏;输入电流分量:3X(0~5)安;标称输出:U=0~5伏,I=0~1毫安;被测量工作频率:45~65赫兹;响应时间:≤500毫秒;准确度:0.5%。FS-100型电量变送器系列产品,完全符合IEC688变送器国际标准、IEC414安全标准、IEC68环境条件试验规程等国际标准要求。该系统产品设计思想先进,适应范围宽,采用自行设计的集成化专用电路。工艺先进,性能稳定,使用维护方便。短时过载能力、纹波、响应时间、波形影响、耐压、绝缘强度等关键技术指标方面,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1991获得机电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同年,哈电表所研制PG-1钳式用电状况监测记录仪,该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991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1年,哈电表所研制ZHX-10型200兆瓦汽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达到国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1992年获机电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同年,哈电表所研制DGX-1电能计量管理系统。该系统作为电业局计费的依据,解决了整流效率的测定和直流电量的计量以及负荷的监测、数据处理。该项系统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1992年获机械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同年,哈电表所研制SB16数显变送遥测仪表系列产品。该系列包括SB16-∮、SB16—P/Q、SB16—F。其中:①SB16-∮用于测量两个同频率正弦波交流电压与交流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被测相位角除直接由数字显示大小之外,还有与电量变送器功能完全相同的直流电压模拟输出,此模拟输出正比例于被测相位角而符号方向一致。主要技术指标:额定输入工作电压:100伏;额定输入工作电流:5安;被测相位角范畴:0~±90°;模拟直流电压输出:0~±5伏;等级指数:0.5。②SB16-P/Q采用时分割乘法器,被测电压分量通过调宽电路,产生脉宽随电压分量大小成比例的系列脉冲,然后按此脉冲系列,对另一相乘交流电流分量进行调制,届时其幅度按交流分量幅度得到调幅,此幅度与被测交流分量大小成正比,实现两个被测分量相乘的目的。主要技术指标:输入电压分量:3X100伏;输入电流分量:3X(0~5安);标称输出:直流0~5伏;准确度:0.5%。③SB16-F采用f—V变换原理,将被测频率变成矩形波,经脉冲整形及微分电路后,得到正的微分尖脉冲,该脉冲信号的频率与被测量频率相同。然后经积分滤波取出直流分量。技术指标:额定输入被测量电压:~100伏;被测量频率范围:45~55赫兹;模拟直流电压输出:0~5伏;等级指数:0.5。该系列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92年获机械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同年,哈电表所研制开发了ZHZ-25型电量变送器校验仪。该校验仪是集变送器功能为一体的电量参数测量仪表,采用模拟变换和微处理器技术实现了交流电压有效值,交流电流有效值,实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功率因数、相位、频率等10种电参数的测量,并将电量变送器的模拟输出变换成数字量,由微处理机采集处理及显示,与相应测量变换单元输出相比较,完成误差的计算,并送显示,完成整个校验功能。该产品具有高准确度、高分辨率、多功能、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其性能、指标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达到国外20世纪80年代同类产品水平,1992年获机械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同年,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开发DD101型单相表及613型单相三线电度表、DZF246型多功能电度表、DS38m—2型光电脉冲表、FK2型电子式时间开关。同年,哈电表所开发DDS23型电子式电度表、ZHZ41型便携式单相电度表校验仪、ZHZ37型三相电度表校验仪、PG1—3安型音频功率表。
1992~1996年,哈电表所研制ZHZ68型复用电表校验仪和ZHZ71型交流电量变送器自动测试装置。ZHZ68型复用电表校验仪可以对模拟指示电表进行校验,具有自动分格、误差直读、超差报警等诸多功能。ZHZ71型校验装置集高精度三相标准程控源和计算机为一体,通过键盘操作,可实现对功率源的电流、电压、功率、相位和频率等电参量的输出控制和对各种交流电量变送器的自动校验。其输入参量及校验结果可以制表显示和打印并自动存档。同时,还对各种磁测量仪器,如各种磁通表、特斯拉计、矮顽力计、磁强计、硅钢片铁损测量仪、充退磁机系列、磁性材料特性测量装置、感应式电度表阻尼磁钢、磁推轴承、电流铁芯专用测试仪等,以及各种工艺测试装备包括高压、大电流试验装置、电度表校验台进行了改进,使性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992年,哈电表所研制开发YJ79型三相程控稳功源。该产品是为电量变送器使用现场核验提供的专用测量电源,采用数字波形合成技术,具有功能强、体积小、易操作、可程控等特点,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达到国际20世纪80年代同类产品水平,1993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同年,哈电表所研制开发了大电流扩大量限互感器,填补了国内空白,1993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1993年,由哈电表所负责,组织22个行业厂联合设计的93系列机电式三相复费率电度表通过了机械工业部组织的鉴定,并在联合设计的厂家生产。该产品从型号规格、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内部结构模式、引线方式、接线端钮盒等方面实现了标准化、通用化设计。针对产品可靠性、产品抗干扰(电磁兼容)性、产品耐6 000伏电压冲击试验及死机等关键问题及旧表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组织了科技攻关,达到设计指标的要求,使产品质量从要根本上得以提高。该系列产品的推出,对于满足电力部门在全国推广使用分时计度的用电制度,用经济技术手段达到削峰填谷、科学用电、节约用电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同年,哈电表所开发DS50C型电子式单相标准功率电能表,该电能表采用时分割乘法器、电荷平衡式电压频率转换器及微处理器,具有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实用性很强。
1995年,哈电表所研制DDS50型多用户组合式单相电度表并通过部级鉴定,该表准确度等级为1、2级,额定电压220伏,标定电流5安,最大电流20安、30安。该电度表采用了大规模专用芯片与高性能单片机,实时对多用户用电量分别计量、集中控制与管理,用配套的掌上机进行集中抄表。该表主要用于居民楼的集中用电计量,主要特点是计量准确度高,用掌上机集中抄表方便、简捷、大大减轻了抄表员的劳动强度,且准确无误,易于计算机管理。该表还具有防窃电功能,可根据用户需要增加功能,如多费率,远动抄表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年,由哈电表所总负责,联合清华大学、上海发电设备成套所、湖北汉川电厂等10个单位, 研制成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监测分析及故障诊断系统系统,该系统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整个系统由传感器子系统、监视仪表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和主计算机子系统构成。具有正常运行和起停机状态下实时采集并存储;文档建立与更新;事件、事故的追忆和历史资料的查找;日报、报警与趋势预报;分析诊断、自动诊断与专家系统人机对话深入诊断;专家系统的知识积累、修改与自学习;可自动诊断200兆瓦、300兆瓦机组的不平衡、不对中、弯曲、磋磨、松动、油膜振荡、蒸汽涡动、基础振荡、扭振等20余种常见故障。该系统在机理研究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监测分析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热参数诊断系统、轴系扭振诊断系统研究具有显著特色和创造性;传感器、监视仪表、数据采集器等在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该系统1996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重大科技成果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同年,哈电表所开发ZHZ25B电量变送器校验仪,该仪器是用于电量变送器校验和在网上直接校验的多功能测量仪表。其直流测量准确度提高到±0.02%,基本误差P、Q、V、I为0.05%,其余为0.1%,钳式测量误差为0.1%。同年,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开发了DD106型新结构单相电能计量仪表并小批量试生产。
1996年,哈电表所研制开发了JF1型I、V、P、Q、HZ、CP等系列数字变送仪表,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水平,1997年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1998年,哈电表所开发了面向VXI总线测试系统软件工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绕过许多繁琐的接口总线规范的研究,避免对一些数字信号处理方法的重复编程。减少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系统功能的低效学习,而将精力集中在测试本身的考虑和实际应用问题的处理,并可以采取简单直观的方法,建立友好可靠的用户界面,迅速完成组建自动测试系统的任务,1999年获得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0年,哈电表所完成自动测试系统及设备技术研究。该项研究包括VXI总线控制过程的研究、VXI—GPIB控制信息转换的研究、Microsoft的OLE技术和OCX技术的研究、Windows95下硬件驱动程序的开发研究、Windows95下系统功能调用的研究、数字信号分析及数据统计计算和处理技术的研究、实际自动测试系统用户需求及可视化编程的研究、自动测试中间接测量参数的辨识和实现决策技术的研究。该项研究成果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01年获“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
同年,哈电表所研制VXI总线机箱及零槽控制器。该项目系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自动测试与设备技术研究”的一个专题,其研究内容包括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相关标准的分析与研究、高频信号传输多层印制板设计制造技术、大功率高精度开关电源设计制造技术、精密机械加工和电磁兼容设计试验技术、VXI总线数据传输、匹配、协调和控制技术、VXI总线控制器监控软件设计技术。该专题成果为组建自动测试系统提供快速、简便、开放的应用软件垂发环境和工具,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1年获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
同年,哈电表所研制VXI总线接口。该项目研究开发了VXI总线规程及相关规程、VXI总线多层印制板设计制造技术、可程控卡式仪器的专用电路设计技术、可程控卡式仪器的工艺设计与电磁兼容设计技术。该项目各模块的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某些模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或国际领先水平,2001年获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
同年,哈电表所研制自动测试系统与设备,开发了水泵动力特性参数测试技术、在工业现场恶劣环境下系统保护与可靠性设计技术、闭环控制工况下的自动实时测试技术、数据的实时管理和信号分析及统计分析技术。该项成果总体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2002~2005年,哈电表所先后研制配电自动化需方管理系统、单、三相宽量程标准电能表、0.2级系列电量变送器、FS100C系列变送器、DDSH(F)单相静止式多用户多费率电能表优化设计、民用远程拉合闸装置、多用户电能表外显示器优化设计、远程自动抄表系统、防暴防窃电计量箱完善优化系列化、单相静止式三户电能表、单相静止式多功能模块化电能表及其多功能控制器、销电系统、远程集抄通信协议转换器、民用电红外掌上集抄系统、零磁场环境调试和标定测试系统等产品,均实现产业化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