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科技企业孵化器

第三节 科技企业孵化器



  一、国家级孵化器

  (一)哈尔滨高科技创业中心

  哈尔滨高科技创业中心(以下简称哈尔滨创业中心)成立于1989年11月,隶属哈尔滨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993~2004年,该中心先后被国家科委(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5家先进创业中心之一、第一批10家国家级创业中心之一、全国6家先进创业中心之一、国家科技部先进孵化服务机构之一、“国家火炬计划十五周年先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之一、优秀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之一。

  哈尔滨创业中心的“0”号楼是哈尔滨市第一个孵化基地,1992年落成交付使用,孵化空间8 233平方米,入驻企业50家。2000年建成留学生创业园A座并交付使用,为留学人员归国创业而建立;26号楼孵化基地,2001年交付使用,以培育大学、韩、俄项目为主,孵化空间1.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00家;创业大厦,2002年12月落成交付使用,面积3.6万平方米,为孵化企业产业化前期提供二级孵化,拥有50个孵化单元,位于开发区迎宾路集中区。2003年,哈尔滨创业中心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16家国家首批创新基金小额资助试点依托机构之一,获得270万元的资金支持。2004年4月,哈尔滨创业中心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技园签订在新西伯利亚建设为中国企业服务的国际孵化器协议,以互为对方提供孵化空间来代替直接投资建(购)楼房。同时着手调查研究能够到俄罗斯投资办企业的需求情况,以评估到境外建孵化器的可行性。

  截至2005年,哈尔滨创业中心有工作人员30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3人,大学本科学历16人。创业中心拥有孵化基地17个,孵化总面积16.5万平方米。其中,由开发区管委会投资孵化基地4处,面积6.9万平方米,合作共建孵化基地13处,面积9.6万平方米,是黑龙江省面积最大的孵化器。截至2005年底,创业中心在孵高新技术企业390家,累计毕业企业130家。创业中心拥有孵化基地19处,孵化总面积17万平方米,是哈尔滨市面积最大的孵化器。

  (二)哈尔滨海外学人创业园

  2000年,经哈尔滨市政府批准建立哈尔滨海外学人创业园,2001年6月被国家“三部一局”认定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哈尔滨海外学人创业园是由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哈尔滨高科技创业中心管理的高科技创业园,是扶持留学人员创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其宗旨是依托高新区创造优良环境和条件,实施优惠政策,建立创新孵育体系,吸引、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办科技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

  哈尔滨海外学人创业园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岗集中区,创业园大楼建于2000年8月初,12月正式开园启用,其建筑面积8 800平方米,可使用的孵化面积约4 000平方米,内设有各种规格孵化场地100多个。截至2005年底,哈尔滨海外学人创业园吸引留学回国创业人员120多人,创办企业100多家。已有20家孵化成功的企业相继走出创业园,产品投入小批量生产和批量生产。园内孵化的企业有74家,总注册资金上亿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

  (三)大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1993年1月,大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是国内唯一依托石油化工资源兴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大庆高新区管委会直属的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1997年,大庆创业中心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庆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成立时场地面积2 890平方米,2001~2005年,管委会先后投入2 100万元资金对孵化场地进行装修改造,建成专业化智能孵化单元260个。建设宽带互联网、多功能报告厅、接待室、会议室、资料室、培训教室、商务中心、快餐厅、商品超市、网球场、健身房等配套齐全的共享服务设施,创业服务项目达到42项。2001年6月,大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园。9月,在全国高新区所在城市市长会议上,被评为国家高新区先进孵化机构。2003年,在纪念火炬计划十五周年活动中,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先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04年,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上被授予全国优秀创业服务中心称号。

  二、国家大学科技园

  (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哈工大科技园)是依托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成立于1999年12月,是国家科技部、教育部首批确立的15家试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2000年11月30日,省政府主持召开“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专门协调会议”,决定成立哈工大科技园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和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省委书记宋法棠担任哈工大科技园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主管文教、科技的两位副省长任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领导小组副组长,将哈工大科技园的规划和建设纳入黑龙江省“科教兴省”的重点工程。在领导小组和管委会的领导下,哈工大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与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合署办公,业务上各有分工,各负其责,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按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科技园的管理和经营,而管委会办公室负责宏观政策的拟订和外部协调工作。2001年5月,经国家验收合格被正式批准授予“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称号。哈工大科技园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两侧,包括科技园大厦(1.3万平方米)、科技大厦(1.6万平方米)和科技发展中心(0.9万平方米),总面积3.8万平方米。

  截至2005年底,哈工大科技园园区内企业共获得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技术改造项目、黑龙江省发展高新技术专项资金项目、哈尔滨市发展高新技术专项资金项目等国家、省市资助项目100项,累计资金总额达1.2亿元,获风险投资及其他社会资本投资6 000万元,科技园对区内企业房租补贴累计达220万元;哈工大科技园区内企业达120多家,员工2 100人,累计注册资金2.5亿元,其中博士、博士后及高级职称人员创办的企业有70多家,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有26家;毕业企业27家,毕业企业累计注册资本1.9亿元,员工总数1 200多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3亿元,上缴税收3 700万元。

  (二)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000年12月,国防科工委批准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哈工程大学科技园)。2001年投资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投资6亿元,园区占地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2002年10月16日,哈工程大学科技园被国家人事部批准在园区设立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该工作站是当时全国大学科技园中唯一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3年1月,哈工程大学科技园经营场地5万平方米的船舶电子大世界投入使用,引进500多家企业入驻,以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软件、电子信息产品、通讯产品、工业控制产品、仪器仪表等为主要经营方向,拥有现代化的信息、中介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是黑龙江省最大的智能化专业IT产品交易中心。同年,以船舶电子大世界及黑龙江省IT卖场为平台,建立集IT商情资讯、导购信息、软硬件知识和电子商务服务、信息化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地方门户型网站“IT黑龙江”(WWW.ITHLJ.COM)。10月,哈尔滨工程科技园正式被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授予“国家大学科技园”称号。哈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紧密依托学校船海领域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技术资源,园区发展方向为海洋科技设备、能源设备等船海技术研发领域。哈工程大学科技园区位于东大直街北侧,其主体工程包括一期、二期工程。一期、二期工程竣工面积25万平方米,包括园区孵化大厦、IT产品交易中心、博士后公寓等科技产业用房及相关配套设施等,2003年年底全部投入使用。哈工程大学科技园孵化大厦—船舶大厦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及软件企业有80 余家,在孵项目9项,在孵企业及项目以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软件及控制技术、海洋科技设备、能源设备等技术为重点发展方向。园区重点孵化的以船海技术为特色的“HVDR-001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条带测深仪”“动力与流体机械消声器小型化”“泄漏节流管调控式阀门”“水下作业工具系统”等项目。12月,哈工程大学科技园投资20万元,参股组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科科技有限公司,实现科技园的资本扩充,推动科技园自身多元化产业的进程,并建立起园区自主培育软件研发企业的体系。

  2004年1月,哈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与日本株式会社EDIC共同投资创办中日合资公司——哈尔滨船科软件有限公司,按照国际先进的软件生产模式和管理经验,发展对日软件外包业务,并成为园区内自主开发软件产品的核心企业。该公司成立以来与日本株式会社EDIC等国外软件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项目和技术合作,实现软件外包项目收入800万日元。10月,科技园自主开发的三期工程启动建设。科技园三期工程主体建筑——军工大厦,集商服、办公、企业孵化于一体,形成了集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产品交易中心、软件研发中心、网络中心、商务服务中心5个中心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一体的创业孵化体系。年底,哈工程大学科技园区启动100万元项目资金建立公共“软件测试平台”和“软件开发平台”,促进科技园区的技术成果转化。同年,船舶电子大世界交易中心被评为“中国质量万里行绿色维权单位”,又连续两年获得“中国电脑商500强之IT卖场50强”的称号。

  2005年,推荐申报企业及项目14家(项),申请省市有关部门资金支持800万元,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合作项目达10余项,其中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同合作的“船用黑匣子”项目,通过国防科工委的军转民项目初步论证,总投资规模1 600万元。同年,哈工程大学科技园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合作,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申报大型软件项目——增强型网络安全检测与分析系统,项目总投资4 500万元,申请到国家资助650万元。同年,哈工程大学科技园在北京筹建软件学院,作为学校教育与改革的特区,探索新形势下对软件人才教育培养的新模式,面向IT产业重点培养计算机高级软件管理人才、软件工程师。

  2001~2005年,哈工程大学科技园园区累计实现产值25亿元,为3 000余人创造了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