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综述

宏观经济管理

综述



全区发改系统业务干部参加全省2016年度发改工作会议(行署发改委 提供)

  2016年,行署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落实地委、行署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安排和部署,向上争取项目政策,开展林区改革,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3.9亿元,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 469万元,增长-2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5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803元,增长6.6%;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349元,增长6.4%。推进政策资金争取落实工作,向上争取5类13个项目的国家及省预算内资金40 315万元。开展“一带一路”重大建设项目入库工作,纳入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库项目7个。争取民航局延期加格达奇机场临时许可证1年。落实产业项目建设包保责任制,采取地级领导包大项目、部门实行领办、代办制、简化项目办理程序、完善项目建设跟踪考核体系等手段,推进大项目建设,2016年,全区重点推进产业项目20个,新建产业项目7个,续建13个,当年计划投资48 941万元,完成投资61 32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25.3%,5个项目建成投产,开复工率100%。编制上报《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得到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批复。围绕全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任务,制发《大兴安岭地区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制定《大兴安岭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探索融资新模式,以“三供两治”、水利工程等为突破口,谋划汇总水利、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4大类22个项目,项目总投资297.1亿元。《大兴安岭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于2016年6月12日印发实施。编制《大兴安岭地区“六大产业”发展规划汇编》《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梳理林业产业项目188项。成立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政府与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合作领导小组,完成《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政府与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合作办法(征求意见稿)》。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出台《大兴安岭地区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实施方案》。对2015年全区地本级中央及省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展三次全面稽察。严格管理煤炭能源、电力能源,及时推进油气能源,协调相关县区治理“三抢”问题,开展遏制油气管道重特大事故活动,完成油气管道保护自检自评报告并通过国务院安委办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