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质量技术监督
综述
2016年,全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围绕全区重点工作,加强质量技术监管,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完善以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工程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开展全区质量管理工作。截至2016年末,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89家,检查设备725台,下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86份。下发大兴安岭地区行署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行署质监局”)《关于开展电梯安全攻坚战的通知》,解决“问题”电梯、“三无”电梯和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督促相关使用单位、维保单位、检验机构进行自我查摆、完善和纠正。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强化产品质量事中事后监管,对重点产品实施分类监管,开展涉农质量检查“春雷行动”,加大农资产品执法检查力度,重点开展煤炭、建材、消费品“利民行动”等专项执法打假行动。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对全区12家重点能源消耗企业计量器具的配备及检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计量检测设备建设,行署质监局检验检测中心新增三相标准电表计量检定装置,获黑龙江省计量院检定证书。完善行政执法和行政审批相关制度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地要求,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建立“质量奖励”制度,制定《大兴安岭地区行署质量奖管理办法》。建立企业质量诚信“红黑榜”制度,加强日常监管信息和执法数据统计,全年向大兴安岭地区诚信兴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报送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典型案例9个,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诚信企业“红名单”和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发《2016年度各县(区)质监局(市场监管局)主要工作目标考核评价实施方案》,推动全系统工作目标完成。对县区人民政府进行2016年度质量工作考核。加强全区质监系统行政执法监督,制订《行署质监局2016年行政执法责任制考评方案》,签订行政执法目标责任状,将执法责任制纳入行署质监局目标化管理考核。全区28家企业获得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权。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累计培育42户企业参与黑龙江省名牌产品评选,4家企业被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2015年黑龙江省名牌产品。漠河县在“质量强县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中被省政府列为全省“质量强县”示范城市。全区全年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