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招商引资
第二节 招商引资
1987年12月,省委五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在引进外资上要解放思想,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敢于利用外资。当月,黑龙江省外国投资咨询公司开始正式对外开展业务。1988年,黑龙江省成立了外资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联合办公制度。
为招商引资,省委多次召开会议提出要为吸引外资和国内资金创造条件。1992年11月,省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以开放区、开发区和试验区为载体,集中力量,改善基础设施,创造招商引资条件,按国际惯例优化“三资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努力克服招商引资行为的低层次、低水平和官场化、行政化倾向,把各类经营主体推到第一线。这一年,省里还下放引进外资的审批权限,把5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地市级,对黑河、绥芬河两个沿边开放城市下放了10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审批权限。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主动加强对大项目的跟踪服务。1992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925项,合同资金5.67亿美元,相当于前13年的总和。
1993年5月,省第七次党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要把握港台投资逐步北移的新趋势,吸引他们来本省投资兴业。同时继续抓好以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尔滨、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黑河、绥芬河边境经济合作区为重点的各级各类开发区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会后,各地按照会议提出的“筑巢引鸟”和“引鸟筑巢”相结合的思路,开展了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
1994年11月,省委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创造对外商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政策环境,理顺招商引资工作管理体制,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外商投资集中地区和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金融保险等设施,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条件。1995年7月,为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加强服务和管理,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省委决定将外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改为外资管理局。1996年,省里通过建立项目库、实行目标责任制、召开引资工作现场会、外资管理机构微机联网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投资软环境,改变了过去“重审批、轻管理”的局面。
1998年4月,省第八次党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同时通过重奖有功人员,依法保护外资企业的权益,实行国民待遇等,推动“以外引外”。
二、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1987年12月,省委五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横向经济联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黑龙江省陆续与上海、北京、四川、广东等省市签订或达成了一批合作协议。
1990年6月,国家经贸部在哈尔滨市召开了“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苏联、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等国家以及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官员和客商云集哈尔滨市,洽谈签约。1992年6月,“中国哈尔滨第三届边境、地方经济贸易洽谈会”召开,简称哈洽会,由以前的国家经贸部主办改为黑龙江省政府和哈尔滨市政府联合主办,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参会对象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其它省、市、自治区自愿参加。同月,东北三省省委书记就三省扩大开放、密切合作问题举行了第二次座谈会,决定由黑龙江省牵头制定《关于发展东北三省横向经济联合工作的方案》。
1994年11月,省委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加强面向西方发达国家、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同时注意改进和搞好本省的对外宣传工作,加大对本省风土人情、资源和产业优势、改革开放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会议还提出,采取派团出访、邀请考察、项目洽谈、企业联合等多种方式,利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等各种活动和各方面的关系,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这一年,黑龙江省通过协办“上海商品博览会”,组团到京、津、沪、粤、浙等12省市考察以及组织百家企业赴沪开展对口协作活动等,加强了与东南沿海省市的联合与协作。
1995年1月,在哈尔滨市召开了“95哈尔滨中国国际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这一年,省里推出了60多个符合产业政策,前期工作完备的基础产业、农业综合开发及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先后邀请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瑞士、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前来考察、洽谈。1996年开始,全省每年推出15个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同年6月,“哈洽会”改名为“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南联和北开的对象进一步扩大,有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日本、韩国、香港、澳门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加。1997年6月,第八届经贸洽谈会更加注重国际性,同时强化南联力度。省委提出,要把全省有优势、有特色的产品充分展示出来,利用资源优势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搞合作、搞南联,推动全省产业、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997年,省里还主动与日本的三菱商事、韩国大宇等外国大公司及其驻哈办事机构建立业务联系,探索新的吸引利用外资方式。
1998年,省委要求在组织招商引资中既要重视数量,又要重视质量和效益。当年,组成由120多人参加的两个南联招商团,先后赴深圳、上海、福建、山东进行招商引资。6月,全省有7个地市和省农业开发办参加了“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推出了包括农业、老企业改造、基础设施、高新技术、轻工等14大类共767个招商项目。这一年,省里还派人赴北美招商,在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举办“98中国黑龙江省投资洽谈会”。又赴西欧招商,组织了以林产品项目为主的小型专业团、组赴欧盟国家招商。同年12月,省委八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又进一步指出,一方面要集中打好沪苏鲁、云贵川和珠江三角洲三大战役,争取在招商引资上取得重大突破;另一方面,要继续组织境外招商活动,在巩固日本、韩国、东南亚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欧洲、北美、拉美和非洲市场。这一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8.7亿美元。
1999年3月,由省委书记徐有芳和省委副书记、省长田凤山带队,各地市和省直厅局主要领导参加,组成招商引资代表团赴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招商引资,考察了几十个地市(县),接触企事业单位2000多家,举行各种新闻发布会、座谈会、联谊会、签约会30多次。12月,省委八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发挥本省国有资产存量大和资源富集的优势,积极开展以资源换项目、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的大招商活动,以更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外大企业、大财团来投资兴业、嫁接改造现有企业,进入服务业。这一年,全省共引进到位资金58亿元,同比增长20%。
2000年,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又有了新进展,逐步向外商开放商业零售批发、增值电讯、金融保险等领域,逐步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这一年,全省外商直接投资完成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5%,从1986年至2000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项目共6699项,实际利用外资额共70.8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