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支持和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第二节 支持和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一、思想建设

  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是各级党委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颁发后,各级党委统战部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从培养能够在政治上与中共亲密合作的民主党派代表人物出发,积极帮助和支持民主党派搞好自身建设。在思想建设方面,各级统战部门重点支持民主党派开展了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与中共长期亲密合作为主要内容的“五结合教育”,即:1.重点教育与系统教育相结合;2.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相结合;3.学习座谈与走访相结合;4.教育疏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5.思想教育与建立制度相结合。通过举办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习班、进修班、座谈会、研讨会、参观考察等形式,组织民主党派负责人、骨干成员、新成员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加深他们对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坚持和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了既学习理论、坚定信念,又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在全省各民主党派组织中都建立了学习制度、创先评优制度、组织生活制度,从而保证了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持久性。

  二、组织建设

  在组织建设方面,坚持“三个为主”(即以大中型城市为主、以中上层人士为主、以协商确定的范围为主)和积极稳步、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方针,以各民主党派中央共同形成的组织发展《纪要》为指导,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全省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稳定有序。1996年3月,中央统战部、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做好向民主党派推荐部分党外优秀知识分子作为发展对象工作的意见》。省委统战部、省委组织部转发了中央两部《意见》,要求凡适合发展民主党派成员的单位,特别是高中级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政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文卫系统,要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要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年向民主党派推荐一定数量的党外优秀知识分子。随后,省委统战部又发出《通知》,就中央两部《意见》的贯彻落实提出具体意见。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底,全省共有民主党派成员10042人,有31个地方组织和453个基层组织。到1999年,全省民主党派已发展到16320人,50个地方组织和998个基层组织。10年间,分别增长62.5%、61.3%和120%。各级党委和统战部十分重视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建立、培养和充实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到1999年,全省已建立了一支党外人士达3000人的后备干部队伍,为保证民主党派适应跨世纪发展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协助民主党派做好换届工作

  协助民主党派做好换届工作,加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是帮助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1987年,各民主党派省市级组织换届,中共黑龙江省委和各市地党委,以党的十三大精神为指导,帮助民主党派贯彻积极引导的方针,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换届作为对民主党派成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提高认识的过程,引导民主党派成员从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民主党派的实际出发,齐心协力做好换届工作。省委统战部和各市地党委协助民主党派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内部关系,通过换届,加强新老合作,加强团结,健全自身的组织机构,充实了必要的专职负责人,建立和健全了规章制度。
  1988年,中国农工民主党召开黑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选出第一届领导班子,中国农工民主党黑龙江省委正式成立。
  1992年,各民主党派换届之前,中共省委同各民主党派本着互相尊重的精神,就民主党派省市级组织换届工作进行认真坦诚的协商,共同商定了换届的原则。在换届工作中,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扬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西方多党制的影响。按照团结、稳定的方针,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老合作和交替,重点加强了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的建设。1992年6月至7月,各民主党派省级组织顺利完成换届工作。新一届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有所下降,主委平均年龄69.66岁,比上届下降2.34岁;副主委平均年龄61.12岁,比上届下降0.84岁;常委平均年龄58.01岁,比上届下降1.86岁;委员平均年龄56.57岁,比上届上升1.2岁。在知识结构上,主委中有高级职称的5名,占主委总数83.33%;副主委中有高级职称的16名,占总数64%;常委中有高级职称的69名,占总数79.31%;委员中有高级职称的171名,占总数69%。在界别结构上,高教界占委员总数23.07%,科技界占委员总数17.41%,医卫界占委员总数13.77%,普教界占委员总数8.1%,经济界占委员总数7.29%,文化艺术界占委员总数4.86%,机关团体占委员总数24.29%,其它占委员总数1.21%。
  1996年7月,根据中央《关于协助民主党派做好1997年换届工作的意见》精神,省委统战部举办了民主党派省级组织主要负责人高级研讨班,经座谈协商,形成了《关于各民主党派省级组织1997年换届工作协商纪要》,帮助民主党派制定下发换届文件,成立换届工作的领导机构和人事安排机构,制定换届工作方案和进行人选的选拔考核工作。省委统战部在省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了60人的民主党派骨干成员(后备干部)培训班,对在民主党派省市级组织换届中拟安排的民主党派成员进行培训。经过一年来的细致准备工作,到1997年4月至7月初,全省6个民主党派顺利完成了新老交替的换届工作。各民主党派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级领导班子。新一届领导班子呈现3个明显变化:一是年龄下降,基本形成梯形结构。主委平均年龄58.7岁,比上届下降10.6岁;副主委平均年龄56.6岁,比上届下降3.84岁;常委平均年龄54.9岁,比上届下降3.11岁(其中60岁以上,占28.9%,50岁以上占80.4%,50岁以下占19.6%);委员平均年龄51.67岁,比上届下降4.9岁,新委员占42.9%(其中55岁以上占82.57%)。二是知识层次提高,代表性更加突出。新选出的主委、副主委中,有高级职称的占90.3%,比上届上升6.43%;常委中副高职以上占81.44%,比上届上升2.13%;委员中副高职以上占70.08%,比上届上升1.08%。三是群体结构趋于合理,更适应参政议政需要。
  各民主党派配备新班子成员在坚持主体界别的前提下,注意吸收符合条件的经济、法律、文化艺术、农林等方面成员进入委员会班子,在常委中注意吸收了一定数量在各级政府担任实职的成员。这次民主党派省级组织换届,解决了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实际存在的终身制问题,在建立健全参政党机制上迈出新的步伐。

  四、机关建设

  各级党委统战部一直把支持和协助民主党派加强机关建设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协助民主党派贯彻公务员条例、落实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加强机关干部思想教育和调整充实机关干部等措施,全省各级民主党派机关建设基本上达到了规范化、制度化要求。通过10年努力,一个比较完备的、高效的、精干的参政党机制已经基本形成。1999年以后,各民主党派机关在作风建设上,广泛开展了“民主党派形象讨论”和“三讲、三提”活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民主党派良好的社会形象。在机关建设中,一些民主党派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口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民建黑龙江省委和民进黑龙江省委由于工作抓出了成效,1998年被评为省直精神文明单位。
  为更好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主动地为民主党派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民主党派解决和改善工作条件。原来缺少办公室和办公用车的党派都得到了解决,需要调整、更换办公用房、室内设备和车辆的,也都得到调整和更新。各级党委和政府还为各级民主党派增加了会议费、业务费和活动经费,有的地方还为民主党派机关增加了编制和干部职数,提高了机关干部的级别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