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划清政策界限
第五章 纪检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
第一节 划清政策界限
1986年3月,在省委召开的端正党风工作会议上,针对有些人对纪检工作与改革开放的关系认识不清,流露出“纠正不正之风束缚了改革者的手脚”的埋怨情绪,省委书记孙维本讲了端正党风与改革的关系问题,指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党风,做到协调一致,同步前进。会后推广了省机械厅、牡丹江市和双鸭山市等单位抓党风促改革的经验。牡丹江市的经验是由市委制定了6条政策规定,即分清改革中的工作失误同借改革之机搞不正之风的界限,正当发放奖金同滥发奖金的界限,经济业务活动中必要的招待同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的界限,有偿服务同受贿索贿的界限,奖励性晋级同以权谋私升级的界限,积极探索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界限。
1987年到1988年,省纪委贯彻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解放思想开展生产力标准大讨论的决定,组成4个工作组,由领导带队,到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绥化等市、地,就纪检工作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生产力标准,促进改革开放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对话会和深入到工厂、农村实地考察等形式,同近百名厂长、经理,经济主管部门、监督部门的同志,农村专业户以及市、地、县党政领导、纪检干部进行了座谈讨论,广泛听取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纪检工作支持保护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意见。经省纪委常委扩大会议认真研究,制定了14条具体政策规定,其中,坚决支持的3条:1.凡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有关规定允许的,要坚决支持放胆地干,把中央给的政策用足、用活、用好;2.凡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而采取的灵活变通的做法,要积极支持和保护;3.凡是积极改革、勇于探索取得成绩,受到诬告陷害和非议的,要旗帜鲜明地给予保护和支持。鼓励探索的6条:1.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现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要鼓励大胆探索,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总结经验教训,不追究纪律责任;2.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但“合理不合法”,突破了某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规定,要鼓励大胆突破,不以违纪论处;3.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违犯了这项规定,却又符合另一条规定,允许按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规定执行;4.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又存在某种弊端,只要利大于弊,就要引导去弊存利,允许继续探索试验;5.对改革中失误或有一定错误,只要不是中饱私囊,就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总结经验教训,鼓励继续探索;6.对有些行为的性质判断,缺乏政策依据和实践的检验,允许其继续实验探索,对一时搞不清的问题要先放一放,不急于处理。必须查处的5条:1.对中央、省委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长期顶着不办,阻碍改革或不进行改革的;2.对党政机关向企业要吃要喝、乱摊派、索贿受贿、弄权勒卡、故意刁难、妨碍改革的;3.对钻改革空子,以假谋私、以权谋私、中饱私囊、投机诈骗、行贿受贿的;4.对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的;5.对捕风捉影,捏造事实,诬告陷害改革者的。经省委常委会讨论同意,于1988年4月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14条具体规定。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谢勇在会上讲了三个问题:一是纪检机关应该成为保护促进改革的重要力量;二是生产力标准是衡量和检验纪检工作的根本标准;三是从党的纪律角度支持保护改革开放。明确提出,纪检工作支持保护改革主要是运用自己的职能,增强全党的纪律观念,在改革开放中从严治党。要按照生产力的标准,该放开的要大胆放开,该严管的要坚决严管,该支持的要坚决支持,该查处的要严肃查处。做到支持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帮助失误者,查处违纪者。在黑龙江形成一种有利于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社会环境。会后,各市、地、县纪委也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制定了支持保护改革的具体政策规定。哈尔滨、佳木斯、双鸭山、鹤岗、鸡西等市地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为了落实这些政策规定,检验它的可行性,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于1988年建立工作联系点770多个,到点上联系工作,了解信息,沟通情况2400多次,帮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320多个,召开了有3000多名厂长、经理、专业户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对话会540多次。
为了规范在改革开放中正确对待企业的行为,省纪委1991年7月6日下发了《中共黑龙江省纪委关于区分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中违纪与非违纪界限的十二条规定》。这12条是:1.实行销售承包、采购奖励与借机捞取好处,谋取私利的界限;2.购销业务中的让利与收受“回扣”的界限;3.承包、租赁者的合法收入与以权谋取非法所得的界限;4、正当奖励与乱发奖金、实物的界限;5.经济交往中的正常招待与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界限;6.赠送纪念性物品与送礼行贿的界限;7.正常串换、销售原材料与非法倒卖的界限;8.改革中的失误与严重官僚主义的界限;9.科技人员正当的咨询服务收入与损公肥私、非法所得的界限;10.厂长(经理)正常行使职权与滥用权力、打击报复的界限;11.因调整政策出现的问题和明知故犯、违反政策的界限;12.正当管理监督与勒卡企业的界限。1991年,全省县以上纪检机关在企业建立了1,700多个联系点。省纪委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中聘请22名厂长(经理)、党委书记为联络员,并召开了第一次联络员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在企业聘请联络员和建立联系点的工作制度》。省委书记孙维本到会讲了话。省纪委常委每人还确定了联系点,定期活动,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
1992年,省纪委又对党政机关、党政干部兴办第三产业及创办经济实体,企业经营活动中招待客户、宣传产品等费用额度,各类人员从国外、境外引进先进技术、项目、资金按规定领取奖金等3个问题制定了政策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