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科研管理

第三章 科研工作

第一节 科研管理


  1986年,省委党校调整充实了校学术委员会。1987年,校党委制定了《省委党校科研工作条例》。科研管理体制实现了由相对单一管理向科研处、教研室的双层管理转变;管理方法由静态管理向动态跟踪管理转变;管理保障由传统的计划型向讲究投入产出的效益型转变;管理手段由简单粗放式管理向规范化、现代化管理转变。1988年,省委党校承担省政府委托的《关于县级经济体制改革》课题,组成4个调研组,分赴松花江、绥化、黑河地区所属13个县进行系统调研。1989—1991年校党委制定了《省委党校科研工作五年规划》,提出边出成果边锻炼人才,为教学服务、为现代化服务、为振兴龙江服务,还召开了全省党校科研系统科研工作座谈会和庆祝建党70周年理论讨论会。1992年以来,省委党校举办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理论讨论会,成立了全省党干校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多次召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多次参加中央党校和省委、省政府重大调研活动。省委党校还设立了科研奖励基金委员会,鼓励多出成果,并积极将科研成果推向社会。各级党校在科研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1.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省委党校和市(地)委党校相继成立了校学术委员会,成立科研处(科)。2.制定科研工作条例、科研规划和包括科研项目、成果、人才、信息、经费、学术活动和奖励办法等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3.成立有党校特点的研究所,建立健全党校系统各学科的研究会。1990年,省委党校相继成立了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黑龙江省领导科学研究所和黑龙江省人口政策研究室,省级学会(领导科学、思维科学、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建设、写作、经济管理、生产力经济、政策科学)8个,党校系统学会(哲学、政治经济学、文献情报、自然辩证法与现代科技、语文、历史、党建、科社、政策学、中共党史)11个,以后又成立了黑龙江发展研究所;牡丹江市委党校、伊春市委党校、绥化地委党校等分别成立了党校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这些研究所、中心和学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4.多次承办全国性大型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主办全省理论研讨、专题评估;开展专项调研。5.努力提高科研队伍素质,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各级党校十分重视对科研人才的培养,在多出人才、多出成果上下功夫。省委党校还充分调动老教授的积极性,对中青年科研人员采取政策倾斜,积极扶持优秀科研人才,组织科研小组活动,规定科研基础量,完善考核和奖励办法,规定了优秀科研人才、科研工作组织、优秀学科、优秀文章(著作)、超科研工作量和突出贡献等奖项,坚持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评优、一年一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