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
突出非现场监管“精准”度。完善组织框架,成立非现场监管委员会,制定工作推进方案;成立不良资产、贷款集中度、政府融资平台、流动性、同业投资及理财等5个风险专项分析小组,明确责任和配合部门,综合运用客户风险系统和EAST系统,强化对重点风险的识别。按季度形成经济金融及银行业运行分析报告,召开非现场监管风险分析例会,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业务的调研分析。印发《大兴安岭银监分局非现场监管统计资料报送情况考核办法》,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全年开展监管会谈12次、高管约见谈话24次、参加机构会议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