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农林科学研究
概况
2017年,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目标,围绕地区总体部署,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6项,实施地级项目5项,开展合作项目6项。加强马铃薯研究,选育出马铃薯品种“兴佳3号”,申请省种子管理局新品种登记。加强蓝莓研究,启动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项目子课题《野生蓝莓种质资源优选及繁育技术研究与栽培示范推广》《野生蓝莓抚育恢复技术示范推广》。加强食用菌研究,榛蘑(蜜环菌)4株菌株实现人工栽培棚内和自然林地内出菇。加强黑龙江嫩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林业实验基地、综合实验室建设服务科研生产。开展生态监测研究,举办嫩江源森林生态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暨国家级系列丛书《嫩江源森林生态站长期定位观测与研究》研讨会。加强北药研究,实施“丹参人工丰产栽培技术及有效成分研究”,丹参有效成份原儿茶酸含量高于国家标准、丹参酮含量符合国家药典标准。开展西伯利亚红松研究,国家林业局推广项目“西伯利亚红松引种造林技术推广”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现场查定。开展森林猪引种示范和养殖基地建设、耕地合理耕作制度研究、榛子品种选育及抚育经营技术研究及农林常规研究。全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科技人员发表论文18篇。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于7月获全国科技活动周“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荣誉;于12月成为中国种子协会第六届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