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况

漠河县(西林吉林业局)

概况


  2017年,漠河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实业兴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和建设富裕、美丽、生态、活力、幸福“五型漠河”目标,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升级、改革创新、城乡统筹、文化建设、民生改善“六大产业”建设,结合地域优势打造青山绿水、冰天雪地两座“金山银山”,呈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态势。全年小口径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亿元,同比增长6.7%;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18亿元,同比增长1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01亿元,同比增长16.3%;西林吉林业局完成上缴款521万元。推进政府体制改革,确定行政权力事项3411项,保留中介服务事项25项。打破全县(局)干部职工单位考勤模式,统一实行电脑面部识别考勤,杜绝“吃空饷”问题。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县178个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82个项目纳入“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向上争取项目11个,争取资金1.2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2亿元。漠河晋级国家级生态县,按照创建“全省经济强县”目标,围绕“生态旅游、森林生态食品、对俄经贸、水经济和绿色矿业、居家养老、森林碳汇、生物医药和文化产业”八大产业,推进县(局)经济产业转型。加强水经济和绿色矿业发展,完成农夫山泉厂房建设。农夫山泉、石林景区、恒宇水电站等重点产业投资14.2亿元。确立候鸟健康养老产业基地4处,全年接待候鸟式养老人员1.8万余人次。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完成漠河“北极人家”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举办北极光节、冰雪汽车赛等节庆活动,开展《意象漠河》驻场文化演出,文化产业增加值3175.5万元,同比增长12.5%。加强对俄贸易,中俄原油管道二线通油,年输油量翻一番。推动森林生态食品产业发展,建成各类种植养殖示范基地20处,发展合作社、联合体164家,全年完成林中经济产业总产值4.14亿元。全年接待游客206万人次,旅游收入19.68亿元,同比经济增长8.11%。推进民生事业,新农合作社实现县、镇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省内29家医院药费核销、省外医保核销实现即时结算。加强教育改革,全县高考二表以上进线率59.85%,同比增长5.18%。新增就业891人,全县实现脱贫207户、423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25038元和17350元,年均分别增长7.7%和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