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资源

资源


  土地资源 全省农用地面积4143.93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8.04%。建设用地160.82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42%。未利用地面积402.1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54%。全省耕地面积1594.24万公顷,其中,包括由林地、草原等转换新增形成的不稳定耕地162.53万公顷。耕地中水田317.77万公顷、水浇地3.38万公顷、旱地1273.09万公顷,耕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87%;园地面积4.50万公顷,占0.10%;林地面积2324.70万公顷,占49.39%;草地面积203.94万公顷,占4.3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21.43万公顷,占2.58%;交通运输用地面积59.10万公顷,占1.2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18.25万公顷,占4.63%;其他土地面积180.76万公顷,占3.84%。人均耕地面积0.416公顷(合6.24亩/人),高于全国人均耕地水平。与2012年相比,全省耕地面积继续呈小幅增加趋势。

(陈宜全)

  水资源 江河水系。黑龙江省有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四大水系。有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2881条,总长度为9.2万千米,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1303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119条;流域面积1000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21条。有兴凯湖、大龙虎泡、镜泊湖、连环湖和五大连池等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253个,水面总面积3037平方千米。有黑龙江、兴凯湖、绥芬河等界江界湖,俗称“六江一湖一水道”,水界总长度2723千米,占全省边境总长(2981千米)的91%。全省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81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86亿立方米,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124亿立方米。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113立方米,略高于全国人均的2100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405立方米,仅为全国亩均1533立方米的26%。全省水资源存在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较大的规律,呈现“四少四多”的特点:春季少,夏秋季多;腹地少,过境多;平原区少,山丘区多;发达地区少,欠发达地区多。全年,全省降水总量2561.29亿立方米,折合年降水深563.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多5.6%。时空分布差异大,汛期降水偏多,5—8月降水量444.7毫米,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多11.2%。全年,全省水资源总量944.3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多16.5%。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14.38亿立方米,地下水不重复量129.96亿立方米。全年,全省总用水量364.13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7.75亿立方米,农业用水316.1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8.95亿立方米,生态环境(河道外)补水量1.28亿立方米。

(刘惠玲)

  矿产资源 黑龙江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含亚矿种)134种,占全国2014年已发现237种矿产(含亚矿种)的56.54%。全省已查明资源储量的有83种,占全国已查明226种矿产(含亚矿种)资源储量的36.72%。已查明的83种矿产按工业用途分为九大类,其中,能源矿产6种,贵金属矿产6种,黑色金属矿产3种,有色金属矿产11种,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8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33种,水气矿产2种。此外,已发现尚未探明的各类矿产共计51种。全省已查明有矿产资源储量的矿产,与全国查明有矿产资源储量同类矿产相比,居全国前10位的有54种。其中,石油、石墨(晶质)、颜料用黄黏土、含钾岩石、铸石用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火山灰、水泥用大理岩、矽线石居全国首位,泥炭居全国第3位,天然气居全国第5位。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的大庆一带;煤炭则分布在东部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鸡西等地,有色、黑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嫩江、伊春和哈尔滨一带,金矿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李殿鑫)

  动物资源 全省野生动物共476种,其中兽类88种、鸟类361种、爬行类16种、两栖类11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兽类有东北虎、豹、紫貂、貂熊、梅花鹿5种,鸟类有丹顶鹤、大鸨、白獾、中华秋沙鸭等1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兽类有马鹿、黑熊、雪兔等11种,鸟类有大天鹅、花尾榛鸡、鸳鸯等56种。其中有许多都是本省乃至全国十分珍惜的野生动物,例如东北虎、紫貂、梅花鹿、马鹿等。鸟类中久负盛名的“飞龙”,即是分布在全省的花尾榛鸡。全省有东北虎10只、紫貂2100只、貂熊60只、原麝920只、马鹿2200只、驼鹿4600只、丹顶鹤500只、黑嘴松鸡1200只、大鸨120只、白鹤90只。

(崔祥娟)

  植物资源 黑龙江省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老爷岭构成全省以山林为主的自然景观,全省林地面积占整个土地面积近1/2。全省森林覆盖率46.14%,森林面积2097.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8.29亿立方米。此外,还有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在这些复杂的地域中分布着大约2100余种的植物,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达1000余种。这些植物资源按用途可分为药用植物、食用植物、野果植物、淀粉植物、油料植物、色素植物、芬香植物、蜜源植物、饲料植物、木材植物、树胶植物、树脂植物、纤维植物、环保植物、观赏植物、农药植物、蹂料植物等17大类。在木材植物中有全国十分珍贵的红松、黄菠萝、核桃揪、水曲柳等,全省林区每年都为国家生产大量的木材。食用植物是为本省野生经济植物中分布较多、贮量较大的一类,其中以蕨类、薇菜、老山芹等产量为最大。

(崔祥娟)

  湿地资源 全省天然湿地面积556万公顷,湿地面积居全国第四位,占全国天然湿地的七分之一,是丹顶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全省已建成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87处,其中,国家级23处,省级64处,拥有扎龙、三江、洪河、兴凯湖、珍宝岛、七星河、南瓮河、东方红8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了58处国家湿地公园,其中国家级41处,省级17处。

(崔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