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

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


(2014年1月18日)(摘要)

  一、2013年工作回顾。(一)集中搞好专题协商,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献计出力。坚持从省情实际出发,聚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集中开展协商议政活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三次常委会议,着重围绕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织开展专题协商。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了《关于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和《关于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调研报告》,以及《关于大力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案》。省委书记王宪魁同志和省长陆昊同志对这两次会议的协商成果非常重视,亲自作出批示。省环保厅、科技厅分别对报告中的建议作了专门研究,并向省政协通报了建议采纳落实情况。(二)扎实开展建言献策,为促进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履职尽责。围绕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省政协相继组织开展了“城市工商资本投资农村种植养殖业”“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我省苜蓿产业发展”等专题调研,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意见和建议。我们还梳理出沿边开发开放亟待国家政策支持的几个问题,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和信息。汪洋副总理对我们报送的《设立中俄黑龙江流域“顶级黄金口岸”势在必行》《尽快将黑瞎子岛口岸列入国家年度开放审理计划》的提案和信息作出批示后,得到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商务部等有关部委的重视和认真办理。(三)关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促进和谐稳定、维护公平正义做出贡献。省政协将推动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惠民实事落实作为履职尽责的重点,组织部分委员先后对我省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学前教育、农家书屋管理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残疾人就业、流动妇女权益保护、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少数民族聚居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宗教界参与社会慈善活动情况等民生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四)发挥政协组织优势和委员专长,在对外交往联谊和促进文化交流中有所作为。以开展各种联谊活动为载体,加强同各级政协组织、海内外社团、港澳台侨知名人士的联系与合作,努力营造“团结民主、开放合作”的氛围。通过召开港澳政协委员深圳座谈会、组织香港工商贸易联盟及扶持中小企业国际联盟来黑龙江省实地考察等活动,推动黑河、绥芬河、抚远等边境市县同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牵线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和东宁口岸等地企业合作项目的对接,帮助哈尔滨、牡丹江、大兴安岭等地40余家企业的绿色农副产品进入香港市场,参与促成了哈尔滨与美国阿拉斯加的航线开通。同时,深入发掘黑龙江地域历史文化,加强对红色文化、创业文化、民族文化、流人文化、金祖文化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宣传力度;广泛征集《我所经历的文化大革命》和《黑龙江高等教育》等文史资料,为提升黑龙江省文化软实力做出了积极贡献。(五)以创新务实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省政协于去年下半年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推动了机关作风的改进。成立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并举办了首届理论研讨会。在全省政协系统组织开展了首届“政协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激励各级政协组织强化创新意识,推动了政协工作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省政协网站“书海拾贝”、“社情民意”、“法律咨询”等栏目,加强了委员之间的互动交流。组织开展委员培训和系列文化讲座活动。二、2014年工作安排。(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助推我省改革开放事业的新发展。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三中全会《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切实做到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力量,发挥好“大团结、大联合”的作用,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上来。(二)紧紧围绕实施“五大规划”,助推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组织委员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生产关系调整和完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抓好产业项目建设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资源保护,健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龙江人民等方面,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自身优势,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努力拿出有事实、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的研究成果,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切实发挥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三中全会《决定》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积极有序推进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进一步提高协商议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委员联络机构建设,密切联系各党派、界别和广大政协委员,努力使政协丰富的议政资源得到充分发掘、组织优势得到有效发挥,不断提高政协协商议政的成效。(四)强化人民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切实提高人民政协自身履行职能的水平。我们要切实发挥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协商民主中的基础作用。对业已确立并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规则和程序,要严格遵守,切实执行;对某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环节,要总结经验,及时改进。同时,还要根据形势发展和现实需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努力使协商民主程序更加合理、环节更加完整、活动更加规范、制度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健全,确保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更加富有成效,更好地发挥出人民政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应有作用。

(袁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