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红兴隆管理局

红兴隆管理局


  红兴隆管理局实现生产总值193.8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8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1.3亿元,同比下降8%;第三产业增加值48.7亿元,同比增长8.8%。人均纯收入28783元,同比增长6.1%。
  种植业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7.73万公顷,总产419.87万吨。调优作物结构,高产高效作物水稻和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3.0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61万公顷,占粮食作物的90.98%;调优品种结构,玉米德美亚系列早熟品种种植面积达到60%。实现绿色食品监测35.21万公顷,有机食品监测2.41万公顷,有效使用无公害食品、绿色及有机食品认证产品达91个。实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建设单位10个。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造低产老稻田4.47万公顷,改造老稻田比重达75%。水稻集中规范化秧田地比重达80%。高产创建取得新突破,4个农场玉米增产模式攻关达到吨粮田指标。友谊、八五二、八五三、二九一、江川等场荣获总局高产创建优秀单位。全面提升农业种植标准,友谊、八五二、宝山、江川农场荣获垦区农业标准化提升活动标兵单位称号;管理局和八五三、曙光、双鸭山、二九一、五九七等农场荣获垦区农业标准化提升活动优秀单位称号。友谊、八五二、八五三农场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农机 更新各类农业机械2996台套。总投资达2.83亿元。投入“三库一场”建设资金1786万元,主要投资建设中小型、实用型的农机具停放场,新增面积13.4万平方米。各种农机具入场率均达96.8%以上,技术状态完好率和田间作业合格率均达98%以上。八五二农场、北兴农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农垦农机标准化示范农场创建单位。完成“三代”作业面积52.98万公顷,其中,代耕作业19.2万公顷,代播10.95万公顷,代收19.78万公顷,其他作业3.05万公顷。
  水利 五九七、二九一等农场发生严重春涝、夏涝,全局有12座水库持续超汛限水位运行,发生水库消险加固运行以来最大汛情。累计投入人力5720人次、挖掘机84台、运输车辆240余车次、抽水设备1080台套(其中新购置小型排水设备640台套),汛期搭建临时排水设施15处,加固堤防6处、疏通沟渠148公里、新挖沟渠28公里,累计投入抢险资金815万元。投入水毁修复资金610万元,修复各类建筑物119座、渠道14.2公里、沟道305公里。累计排水总量达4.22亿立方米,减少经济损失4.15亿元。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亿余元,完成各类水工建筑物642座,完成土石方889.47万立方米,达成水利综合治理效益面积5.4万公顷。
  工业 局场两级园区基础建设投入资金5680万元,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开工重点项目14个,完成项目投资6亿元。新增私营企业247户,同比增长16%。完成4家北大荒米业制米厂接收工作。安信农业对大元牛业实现战略重组。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30.6亿元,工业销售97.3亿元,工业利润5.2亿元。
  商务 签订国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6个,到位资金14亿元;利用外资项目7个,金额1010万美元。引进投资超亿元且已落地开工的大项目有6个。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56亿美元。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境外土地开发面积1.87万公顷,完成境外投资783万美元,劳务输出434人。
  旅游 建设重点旅游项目3个,完成投资3500万元。五星湖湿地风景区和蛤蟆通水库风景区分别晋升为国家4A和3A级旅游景区。以红兴隆新城镇群为标志地的黑龙江垦区荣获“2014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50佳”殊荣。全年接待游客42万人次,同比增加16.7%;旅游业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16%。
  小城镇建设 以“城镇化建设管理上水平”为抓手,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和市政设施建设,城镇化率达85.8%,人均住房面积达31.71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14.29%,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42.86%。全局保障性住房开工7659户。红兴隆新城暨各农场新城镇凭借“田园酷美、农耕首善”的美誉,跻身“2014年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行列。

(万保国 雷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