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管理局 建三江管理局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7亿元,同比降低6.01%。粮食总产量68.5亿公斤,同比降低2.04%。实现企业汇总利润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农场人均纯收入达2.9万元。
农业生产 完成播种面积75.47万公顷,累计投入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设备更新资金14.7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更新各类农机具1.46万台、件、套,建设改造水稻育秧大棚基地97处;投资3.9亿元整治土地5.65万公顷;投资3.2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青龙山灌区完成工程资金8090万元。投资1.8亿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0.94万公顷;投资0.8亿元完成造林绿化面积0.17万公顷;畜牧业实现增加值3.3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26个,同比增长196%。建三江管理局和七星农场、八五九农场、前锋农场、勤得利农场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管理局获得垦区农业标准化提升标兵单位称号。以建三江管理委员会运行为契机,优化存量税源,拓宽税源渠道,提高税收贡献率。全局引资6.2亿元用于优化存量、拓展增量。其中,投资3.3亿元,用于加工企业仓储设施建设,新增粮食固定仓储能力150万吨。投资2.9亿元,扩建续建中粮建三江米业等6个加工项目。
小城镇建设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投资2.6亿元用于16个“三供两治”项目建设;投资1.3亿元用于道路、排水等41个市政项目建设;投资1.0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1415套10.27万平方米;投资0.8亿元用于城镇绿化等8个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0.5%。
工业建设 投资95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外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1.17亿美元。建三江管理委员会税收实现省定基数的142%。
经营管理 以简政放权、优化发展环境为抓手,激发创业兴业活力。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71个,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事项34个。年末,全局登记注册各类企业3049户,同比增长50.6%。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0643户,同比增长26.7%。全局以开源节流为目标,着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生产经营方面,坚持效益最大化,做好土地、粮食等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经营工作。在企业管理方面,以“财务刚性预算、优化债务结构、严格资产、资金、项目等监管、提升正常运转和民生等工作保障”为核心,严格规范资金运行机制。
教育 投入4.8亿元用于教学楼、博物馆、艺体馆等46个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新建公办幼儿园3所,新建、改建校舍、园舍6.6万平方米,义务教育被列为垦区唯一的国家级均衡发展试验区。高考升学率再创新高。胜利农场学校被评为全省优秀学校,前锋农场学校教师卢咏梅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实施“保扶”提档升级工程,投入帮扶资金1.1亿元,使760户低收入家庭实现人均收入1.3万元以上。低保标准由人均月补差额260元提高到300元,扩面新增低保户305户719人,局场配套低保金900多万元,全年共发放低保金2880万元。申请并落实就业补助资金2125万元,惠及7506人。落实公共岗位1894个。社会保险面进一步扩大,解决超龄未参保集体企业等退休人员1071人参保申报。
(张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