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深入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全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扎实推进饲料、养殖、定点屠宰等环节的整治。开展“瘦肉精”和含“瘦肉精”饲料产品清缴行动,对全省饲料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有效防范在饲料生产、经营环节中违法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的行为。督促养殖场建立完善养殖档案,记录饲料兽药等投入品来源,建立养殖场质量安全承诺制度,签订《保证畜产品安全承诺书》。在规模养殖场、牲畜交易市场、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开展“瘦肉精”快速检测23万批次,对问题隐患及时跟进。省级统一组织监测504个养殖场(户),抽取猪、肉牛、肉羊尿样1139批次进行“瘦肉精”筛查,合格率达到100%。深入开展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以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为重点,深入开展生鲜乳专项整治和自查评估。全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600人次,检查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6687站(台)次,对质量管控不完善的收购站进行督促整改。全省1533家生鲜乳收购站、726台运输车全部持证经营,生鲜乳生产经营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围绕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三个关键环节,组织开展生鲜乳违禁添加物专项监测、生鲜乳质量安全异地抽检、《生乳》国标安全指标监测、生鲜乳理化指标检测和生鲜乳中菌落总数监测,全年共开展监测6120批次,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深入开展兽用抗菌药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兽药生产企业监督制度,不定期对全省34家兽药生产企业进行飞行检查,对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跟踪督办。制定下发专项整治方案,深入开展兽药专项整治,规范经营行为,整治兽药市场经营秩序。对全省2156家规模养殖场(户)用药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对1339家规模养殖场(户、小区)进行兽药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对2818家兽药经营企业进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兽药在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安全得到有效控制。开展兽药残留监测726批次,合格率100%;开展兽药质量监测600批次,合格率97.1%。深入开展饲料兽药打假专项整治,以实施新的饲料许可制度及行政审批机制为契机,加大饲料企业换证和年度备案审查力度,全面清理饲料生产主体,依法强化饲料行业准入管理。到年末,全省有181家饲料生产企业重新获得《饲料生产许可证》,淘汰工艺落后不达标企业70%,饲料加工业年产能达1400万吨以上,饲料行业的标准化、现代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行动,完成农业部饲料监测任务862批次,总体抽检合格率97.58%,饲料中未检出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物质。深入开展饲料兽药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经营(门店)主体资质检查行动,重点清查和打击拆包分装、再加工、“前店后厂”和各有关环节非法添加禁用物行为,防止不合格饲料兽药产品流入市场。全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共出动饲料兽药执法人员9700多人次,检查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使用企业(单位)2万多家,查处问题500多个,立案查处153起,货值金额96.2万元,罚款5万余元。收缴和销毁假劣兽药3724公斤;吊销兽药经营许可证、动物诊疗许可证157个。
(孙铁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