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综述金融业概况 2014年,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20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23万亿元。同比增长8.9%;负债总额达20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6%。存款增长稳中趋缓,“冲时点”现象有所减弱。
存款业务 截至年末,全省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全国9.6%),比上年增加1130亿元,同比少增616.5亿元。前三季度各项存款同比增速逐月下移,四季度小幅回调,全年平均增速呈趋势性下降。从存款结构看,单位存款占比减少,个人存款和财政性存款占比提高。全年单位存款增长乏力,同比下降1.6%,占各项存款比例为35.7%,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个人存款和财政性存款保持相对较高增速,同比增长分别为8.7%和54.5%,两者占全部存款比例上升3个百分点,达63.4%,其中新增个人存款占全部新增存款80.3%。从存款稳定性看,季末“冲时点”减弱,存款波动减小。9月份单月存款增量为46.9亿元,创近三年季末时点新低;12月份存款偏离度为-1.42%,创近四年季末最低水平。在存款偏离度管理新政实施后,季末存款“冲时点”行为得到约束,存款波动明显减小,存款稳定性有所加强。
贷款业务 全省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1.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977.2亿元,同比多增471.0亿元;同比增长17.1%,较上年同期上升2.2个百分点。全年票据融资出现高速增长,同比增长30.7%,较上年上升26.5个百分点。全省贸易融资业务规模持续压缩,贸易融资比上年降低109.0亿元,同比少增181.2亿元。全年全省银行业短期贷款增长1083.7亿元,同比多增338.1亿元,同比增长21.6%,新增信贷投放以短期为主,占全部新增贷款一半以上。中长期贷款增长739.9亿元,同比多增29.0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略低于上年同期,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较上年下降9.8个百分点。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贷款余额达42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2.8亿元,增幅达到20.5%,高于各项贷款增幅3.4个百分点。全年全省涉农贷款余额5724.3亿元,比上年增加1054.6亿元,同比多增296.5亿元,增长22.58%,高于上年3.2个百分点。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53.3%,占比连续三年上升。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437.8亿元,全年新增122.2亿元,同比多增77.3亿元,同比增长38.7%,比上年同期大幅上升22.1个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1.6个百分点。其中,棚户区改造贷款全年新增130.6亿元,同比多增93.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出现反弹,不良比率继续下降。全年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535.5亿元,比上年增加53.5亿元;不良贷款率3.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剔除农发行政策性因素,不良贷款率1.8%,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全年大、中、小、微型企业不良贷款额分别为20.6亿元、46.8亿元、34.2亿元和5.1亿元,不良率分别为0.7%、1.2%、2.0%和1.7%。大中小型企业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出现双升,其中中型企业不良额增加最多,达16.5亿元;大型企业不良率增加最多,达0.5个百分点。微型企业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出现双降,分别比上年下降2.8亿元和1.9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不良贷款比上年增加40.3亿元,占全年新增不良贷款的四分之三。
风险成本 全年全省银行业累计实现利润286.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0亿元,同比下降1.4%,净利润近7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全年全省银行业资产减值损失达111.7亿元,比上年增加51.3亿元,同比增长84.9%。全省银行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前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53.0亿元,增长13.0%,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后利润仅增加1.7亿元,增长0.5%,减值损失对净利润增长的负面贡献显著。在净息差连续四年持续收窄影响下,全省银行业净利息收入增速呈现放缓迹象,对净利润增长的贡献度也在持续下降。
金融改革 全省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6574个,比上年增加100个,法人机构105家,比上年减少1家(大庆市大同联社、市区联社改制合并为大庆市农商行)。哈尔滨银行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民生银行在哈尔滨设立分支机构;渣打银行哈尔滨分行启动筹建工作;哈银金融租赁公司组建完成。大庆、绥芬河、孙吴农商行完成改制重组工作。
银行业运行风险 黑龙江省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持续上升,分别比上年增加53.5亿元和208.4亿元,分别比同期增长11.1%和67.6%。不良贷款余额和当年新增额,农林牧渔业和以农户贷款为主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均居各行业前三位。其中,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131.4亿元,比上年增加15.4亿元;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贷款余额137.6亿元,比上年增加17.5亿元。全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总体向下迁徙284.4亿元,比上年增加128.7亿元;总体向下迁徙率4.2%,比上年上升1.4个百分点。其中,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率13.89%,比上年上升4.0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余额12.0亿元,在各行业中居第四位。其中,信用卡不良贷款增长最快,比上年增加1.3亿元,增速超过100%;不良贷款率为1.8%,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
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7.5%、25.9%和23.6%。黑龙江省多家银行纷纷收紧房贷,甚至个别银行暂停发放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之外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全年黑龙江省纯商业性房产开发贷款比上年下降5.8%。从贷款剩余期限看,89.2%的纯商业性房产开发贷款将于三年内到期,房地产开发贷款整体质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全年全省个人购房贷款余额达15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省个人住房贷款新增逾期贷款2.4亿元,增幅达39.1%;个人商用房贷款新增逾期贷款0.4亿元,增幅达22%。楼市的低迷加大房地产贷款的还款风险,还会通过影响抵押物的变现能力、降低抵押物价值使房地产贷款产生抵押物评估价值被高估的风险,削弱第二还款来源的风险补偿作用。
辖内银行同业业务治理改革已初见成效,但通过现场检查发现,个别机构同业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仍存在缺陷,业务开展仍不规范。全年黑龙江省共有2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本行或代销他行理财产品,较上年新增1家。全年累计发行各类理财产品20762期,较上年增加5666期,总募集金额16724.2亿元,较上年增加8383.5亿元,总量翻一番。
黑龙江省上报案件风险信息3件。案件确认信息2件,涉案金额801万元,分别为支行现金柜员携款潜逃案件和分社所长涉嫌截留盗支储户存款案。
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多起信息系统宕机事件,个别机构宕机时间达31小时,严重影响了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黑龙江省信息系统运行基本平稳,全年未发生三级以上信息系统安全事件。
保险 全年,黑龙江省保险市场共有主体41家,比上年增加2家(中航安盟、中银保险)。其中,财产险公司19家(含1家法人机构),人身险公司22家。另有农银人寿、和谐健康、中华联合三家保险公司正在筹建中。保险公司分支机构2650家。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55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6606家,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12万人。人身险保费收入增幅较大,行业规模逐渐壮大。全年全省保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507.1亿元,同比增长31.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业务规模列全国第16位。其中,财产险公司保持平稳发展,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24.5亿元,同比增长7.6%;人身险公司较快增长,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82.6亿元,同比增长42.4%。全省保险公司总资产12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积累各项责任准备金1391.1亿元,比上年增加199.2亿元。管理保户储金与投资款283.5亿元,同比增长4.1%。保障功能有效发挥,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黑龙江省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30.7亿元,主要粮食作物保险面积9349.2万亩,承保能繁母猪、奶牛共计47.5万头。向58.6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17.8亿元,户均赔款超3000元,对恢复灾后重建和提供经济补偿等工作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出口信用保险推进“走出去”战略,为全省353家外贸投资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6.7亿美元;发挥保险资金投资期限长、资金规模大的优势,引导保险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保险机制提升企业信用水平,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黑龙江省有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15家,包括2家城市商业银行、2家财务公司、1家信托公司、3家农村商业银行,6家农村信用社,1家证券公司,随着市场成员的不断增加,全省机构类型不断丰富。黑龙江省累计进行信用拆借交易370笔,较上年同期减少193笔,同比降低34.28%;成交金额1169.6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0.63亿元,同比降低7.20%;占同期全国交易总量的比重为0.31%。其中,拆入金额562.25亿元,同比增长113.46%;拆出金额607.38亿元,同比下降39.07%;净融出资金金额45.13亿元,与上年同期净融出资金比较下降93.85%。从利率走势看,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面全年处于宽松态势,资金利率总体平稳。受年度考核和节日因素影响,年末黑龙江省银行资金需求量较大.12月份黑龙江省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月加权平均利率整体上行。从交易品种看,拆借交易主要集中在短期品种,IBO001、IBO007两个个品种成交金额分别为822.95亿元、258.04亿元,占总成交金额比重分别为70.36%、22.07%,合计达92.43%。从交易机构看,拆借交易主要集中在城市商业银行,农联社和财务公司的交易也较为活跃;交易量最大的三家机构分别为哈尔滨银行、哈尔滨城郊联社、东方集团财务公司,拆借金额分别为996.10亿元、69.00亿元、47.88亿元,占黑龙江省成交总额比重分别为85.17%、5.90%、4.10%,合计达95.17%。
全省签发承兑汇票余额525.61亿元,同比减少438.09亿元,下降45.46%;票据贴现余额376.18亿元,同比增加58.24亿元,增长18.32%,其中银行承兑汇票余额518.26亿元,占比为98.61%。金融机构累计签发承兑汇票1174.08亿元,同比少签发120.78亿元,下降9.33%;累计办理票据贴现3407.69亿元,同比减少561.26亿元,下降14.15%。再贴现余额75.23亿元,同比增加21.42亿元,增长39.81%。年累计办理再贴现业务160.60亿元,同比增加25.74亿元,增长19.09%。
自2005年商业银行黄金业务开办以来,黑龙江辖内开办黄金业务的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4年末,共有14家商业银行开展黄金业务。业务种类包括自营账户金、实物黄金以及代理金交所黄金等黄金市场业务,交易量快速增长。黑龙江省黄金市场成交总量达到125298.23千克,同比增长2.3倍。其中: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业务102128.37千克,占交易总量的81.51%;账户金交易18493.65千克,占交易总量的14.76%;实物黄金交易4676.21千克,占交易总量的3.74%。从市场参与机构看,黑龙江省开办黄金业务的机构全部为银行类机构。黄金市场业务高度集中。从市场结构看,黑龙江省黄金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状态。黑龙江省上海黄金交易所代理业务交易102128.37千克,占全省从事上海黄金交易所业务交易总量的100%;占全省黄金市场业务交易总量81.51%。全年黑龙江省股份制商业银行黄金市场业务量98603.30千克,占全省黄金市场业务交易总量78.70%。
黑龙江省辖内共有银行间外汇市场成员2家,哈尔滨银行和龙江银行。其中哈尔滨银行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卢布做市商后,取得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自营买卖外汇资格,哈尔滨银行大力发展自营业务,外汇交易量大幅增长,其交易量占全省外汇市场交易总量比重的99%以上。2013年以来,外汇交易中心创新交易模式,通过推行市场限额分配机制,交易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能力大幅提高,交易规模大幅增加。另外,通过引入花旗、德意志等国际知名的外汇交易平台,使该行远程交易颇具规模,形成了与欧美同步的交易体系,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能做夜盘的银行。黑龙江省银行间外汇市场成员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活跃,各币种交易折合美元365.11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增速与上年持平。从市场结构看,黑龙江省银行间外汇即期市场高度集中的状态未变。美元交易占主导地位,占全省市场成交总量的81.98%。哈尔滨市场占主导地位,占黑龙江省市场成交总量的100%。
证券期货 黑龙江省上市公司加快重组改革,效益大幅增长。截至年末,黑龙江省共有上市公司32家,比上年增加1家。其中,主板公司28家,中小板公司3家,创业板公司1家。从控股构成看,中央企业控股公司依然占主导地位,地方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数量近几年未发生明显变化,民营控股上市公司12家。从地域分布看,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和牡丹江,数量共达到29家,占全省上市公司90%以上。其中,哈尔滨有上市公司24家,占比75%。从行业构成和市值占比看,32家上市公司主要分布于制造业、农业、电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9个行业。其中,19家公司集中于制造业,占全省上市公司的59.4%。全省有6家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6家公司非公开发行,1家公司配股募集资金。佳电股份完成非公开发行,航天科技完成配股,共募集资金12.84亿元。截至9月30日,全省上市公司总市值2555.3亿元,总资产2761.9亿元,同比增长14.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970.3亿元,同比增长19.9%。营业收入740.3亿元,同比增长4.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增长112.9%,原因为哈飞股份于2013年底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规模和收入均大幅增长。辖区32家上市公司中仅有“S佳通”未启动股改程序,“S佳通”也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唯一尚未提出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上市公司。
证券经营机构盈利能力增强,代理交易额持续增加。截至年末,黑龙江省共有1家法人证券公司、7家分公司、136家证券营业部。其中,江海证券所属营业部32家,异地29家证券公司所属营业部104家。全省证券经营机构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比上年增加5.2亿元。其中,手续费收入及佣金收入为16亿元,利息收入2.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6亿元,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75.9%。共有33家证券营业部出现亏损,亏损面接近25%,年度累计亏损额3376万元,亏损机构多为当年新设及原来服务部升级后的营业部。截至年末,全省开立资金账户244.8万户,同比增加8.7万户。提供单客户多银行第三方存管服务的营业部共有87家,开立辅资金账户29720户。开立证券账户415.7万户,其中A股账户377.6万户,B股账户2.9万户,基金账户35.2万户。账户数量保持小幅增加,其中网上开户和见证开户快速发展。代理证券交易总额26085.4亿元,同比增长54.8%。从交易品种看,A股占57.8%,基金占2.6%,债券占比0.7%,债券回购交易占比38.2%,其他证券交易占比0.6%。受市场影响,全年债券及债券回购交易量小幅缩减,A股和基金交易量略有增长。
截至年末,黑龙江省共有期货公司2家,分别是大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和黑龙江时代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期货营业部15家,营业部比上年末年增加1家,已获批尚未开业备案的营业部1家。大通、时代两家期货公司总资产合计20497.5万元,同比增长32.2%;营业收入932.2万元,同比增长3.1%;净亏损381.3万元,同比减亏22%。全省期货市场从业人员221人(其中2家期货公司从业人员72人)。期货保证金余额5.3亿,同比减少36.2%,交易额17451.9亿元,交易量2046.3万手,同比分别减少17.3%和4.2%,辖区期货机构经营整体呈萎缩态势。
(吴艾君)
2010—2014年黑龙江省主要经济金融表
单位:人民币亿元 项目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地区生产总值 | 10368.6 | 12503.8 | 13691.6 | 13620.2 | 13039.4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1302.9 | 1705.6 | 13691.6 | 795.4 | 2659.6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5204.1 | 6317.3 | 2113.7 | 5650.0 | 5591.8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3861.6 | 4481.0 | 6456.4 | 5416.3 | 6788.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6801.7 | 7523.8 | 5121.4 | 12096.2 | 9587.1 | 地方财政收入 | 1223.3 | 1620.3 | 9780.9 | 1277.4 | 1301. | 地方财政支出 | 2690.7 | 3398.0 | 1630.0 | 3369.2 | 3434.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4039.2 | 4705.1 | 3696.2 | 6205.7 | 6964.2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 103.90 | 105.8 | 5453.4 | 100.5 | 101.4 |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255.00 | 385.1 | 103.2 | 388.8 | 389. | 进口(亿美元) | 92.20 | 208.4 | 378.2 | 226.5 | 215.6 | 出口(亿美元) | 162.80 | 176.7 | 233.9 | 162.3 | 173.4 | | | | 144.4 | | | 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 12924.20 | 14416.4 | 16540.7 | 18293.4 | 19423.2 | 企事业单位存款 | 3584.90 | 5752.4 | 6640.0 | 7037.8 | 6924.9 | 城乡储蓄存款 | 7306.00 | 8197.9 | 9325.0 | 10420.6 | 11327.7 | 财政性存款 | 168.7 | 264.1 | 349.4 | 644.9 | 996.3 | 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 7390.60 | 8761.1 | 10259.9 | 11782.5 | 13791.5 | 短期贷款 | 2916.10 | 3548.8 | 4279.1 | 5024.7 | 6108.3 | 中长期贷款 | 4098.40 | 4872.9 | 5497.9 | 6208.9 | 6948.8 | 现金投放(+)回笼(-) | 制度取消 | 制度取消 | | | | 股票市价总值(亿元) | 2122.53 | 1389.6 | 1592.5 | 1943.1 | 2555.3 | 其中:股票流通市值(亿元) | 1526.71 | 960.04 | | | | 境内上市公司数A、B股(家) | 30 | 30 | 31 | 31 | 32 | 境内上市外资数(B)(家) | 1 | 1 | 1 | 1 | 1 | 境外上市公司数(H)(家) | | | | | | 全部保险机构保险费收入 | 343.22 | 317.8 | 344.1 | 384.3 | 507.1 | 全部保险机构保险赔款支出(含满期给付) | 77.55 | 86.8 | 98.3 | 154.4 | 154.8 | 全部保险机构保险密度(元/人) | 898.00 | 833.00 | 898.00 | 1002.1 | 1323.6 | 全部保险机构保险深度% | 3.00 | 3.00 | 2.51 | 2.6 | 3.4 | 保险机构总数(家) | 30 | 38 | 39 | 39 | 41 | 保险机构从业人员总数(万人) | 11.40 | 9.00 | 10.00 | 11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