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监管 黑龙江保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黑龙江省关于促进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监管工作的总基调和总要求,把改革创新贯穿于保险监管各环节,致力于推进保险改革,致力于防范化解风险,致力于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不断向监管现代化目标迈进。创新农业保险示范模式,推动出台《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若干意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改革方案》等多项重要文件,明确“扩面、提标、转制”的发展思路和改革具体措施;再造保险条款,取消免赔率,分档设置保额,放宽绝产标准,最大程度惠农利民。全年承保工作均采用新条款,近百万亩作物实现了接近物化成本的“高保障”目标;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精神,率先开展了水稻目标价格保险,试点作物面积5.8万亩,提供风险保障6000万元。探索建立社会责任保险体系,召开全省责任险工作推进会,明确发展责任保险的思路和措施,积极发挥保险机制在社会治理体系中作用。在齐齐哈尔取得了食安险的突破,为餐饮企业提供保障768万元;环污险试点范围由大庆扩至佳木斯,累计保额6900万元;安责险的覆盖面涉及全省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工品行业,承保风险金额41亿元;医责险在七台河的二级以上医院和农垦系统医院实现全覆盖。推动大病保险加快进度,主动向试点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提出加快工作推进的建议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大病保险招标工作方案,严格规范招投标行为。确保普通型寿险费率改革平稳实施,采取分公司、分产品、分预定利率的多维度,定期监测分析相关指标,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判、报告保监会,确保费改工作稳步实施、健康推进。目前,全省有17家人身险公司推出了费改产品,新业务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保监局层面、行业层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保监局主要负责人作政策解读,组织行业开展持续性的学习贯彻。主动走访座谈农业、卫生、交通等相关部门,协调地方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多方位解读保险“新国十条”重要精神。省保监局成立落实“新国十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行业落实“新国十条”工作实施方案,从学习培训、宣传教育、争取政策3个方面细化安排举措,形成全行业横向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全力协调督导落实,省保监局专题向省委、省政府汇报,明确提出黑龙江贯彻落实“新国十条”的工作建议。12月3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金融保险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正式发布,将保险与金融平行并列,明确了支持保险业发展的12项政策措施。12月19日,保监局会同省金融办联合召开了学习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若干意见工作会议,着重就各市地政府金融工作部门、保险公司作出部署。采取政府机关办公楼播放宣传片,赠阅保险报,在党报出专版、党刊发署名文章等方式,扩大“新国十条”在党政部门的影响力,持续营造有利舆论环境。组织行业开展“新国十条”知识竞赛、论坛等系列宣传活动,组建大学生保险志愿宣讲团,组织媒体开展保险基层采风,经过一系列主体宣传活动,发出了保险好声音,展示了行业新面貌。完善分类监管工作机制,出台《黑龙江保监局分类监管工作实施细则》,整合监管资源,科学设置评分标准,改进分类监管指标体系,使其更加贴合辖内市场实际。提高分类监管频度,由年度改为按季度实施监管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确定检查对象和行政许可审批的重要依据。制定实施《黑龙江保监局保险社团组织工作联系人制度》,明确处级以上干部为辖内各保险社团组织的联系人,通过走访调研、约见会谈、参加会议等方式,及时了解各地保险市场状况。全年各社团组织联系人实地调研20余次,收集问题30余项,并逐项分解处理。实行《黑龙江保监局保险公司联系人制度》,指定41名监管干部作为各保险公司的联系人,通过参加会议、参阅文件、参与分类监管评价等方式,多方位了解各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增强对保险公司“一对一”监管的针对性。坚持简政放权、便捷高效的原则,实行委托保险行业协会新机制,较好借助发挥了协会的优势作用。扎实推进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全年召开18次专题会议,对103家机构进行集中培训,派出84人次现场督导机构121家次。全年现场检查保险机构16家次,发现13家机构存在虚构中介业务、虚列费用等问题17项,违规金额1515.58万元。有效治理市场突出问题,全年开展农业保险、交强险、银保业务、人身险公司客户信息真实性等专项检查,惩治虚列费用、虚列绩效等重点问题。全年派出检查人员224人次,对保险机构实施现场检查125家次。依法对26家次机构和29名个人给予行政处罚,责令2家机构停止接受新业务,撤销2名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吊销1家机构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清退保险中介机构335家。针对市场反映强烈的“车船税返点”现象,召开现场工作会,发出监管信号,启动专项检查,会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黑龙江省车船税财政奖励有关工作的通知》,有效遏制住车险恶性竞争的新发问题。妥善处置案件风险,在2013年《黑龙江保险业案件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的基础上,出台了《黑龙江省保险机构案件风险考核管理办法》,专项排查非法集资、侵占资金等案件风险,妥善处置了业务员侵占客户资金等个案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实行投诉举报快速处理机制,以结果为导向,努力解决消费者合理诉求。新机制运行以来,转至保险公司快速处理的案件732件,500件得到妥善处理。加快市地调解中心建设,全面完善纠纷调处机制,13个市地全部设立调解中心并启动诉调对接工作。省、市两级调解中心全年受理调解申请703件,成功调解621件,涉及金额1685.09万元。推进综合治理销售误导,对各寿险公司销售误导治理效果进行评价,并向总公司通报辖内的突出问题。核查22家寿险公司对销售误导问题的责任追究情况,采取通报批评、监管谈话等措施,严肃处理9家迟报漏报事项的机构。深入开展车险理赔难治理工作,持续开展车险未决赔案清理,加强车险理赔投诉分析,进一步提高监管针对性。定期通过主流媒体公布车险理赔服务质量测评结果,以评促改。加强从业人员教育,组织保险机构观看影片《造雨人》,开展行业大讨论活动,倡导“为客户找理由理赔”的保险服务意识。举办保险业学习贯彻《保险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培训班,开展自查和抽查工作,确保监管政策执行到位。加大保险宣传力度,在3月和7月举办了两次保险宣传月活动,开展评选保险好新闻、公布黑龙江保险典型赔案、“感动龙江保险人”评选等活动。
(徐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