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1991年6月辟建,1993年4月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国批面积10平方千米,同步规划建设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技术园区、哈尔滨东部科技园区、哈尔滨理工大学技术园区三个政策区,辐射带动区域面积达60平方千米。2010年1月起,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新战略的总体工作部署,牵头推进总规划462平方千米的哈南工业新城建设。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24年来,在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结构调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4年,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5亿元,占全市三分之一,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1亿元(含非税收入),占全市本级收入的13%,经济总量是黑龙江省内其他7个国家级经开区总和的1.3倍,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和经济发展指标排名中位列第16位,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聚宝盆;近5年累计利用外资超过30亿美元,占全市一半以上,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引资强度最大、水平最高的区域;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摸索出的自我造血、滚动开发的创业模式,有效突破了经济起飞前的资金、技术瓶颈制约,创建的精简高效、亲商务实、小政府大社会的管委会体制,有效规避和减少了传统内部的扯皮与摩擦;在全国首创的“一表制”“一图制”审批模式,大幅降低了行政成本和营商成本。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20多年的发展实践,是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改革开放、跨越发展的缩影,是欠发达地区集聚发展优势、凝聚发展合力的生动体现。
  按照国务院批复意见,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辟建之初,设立了综合管理区(南岗集中区)和产业发展区(哈平路集中区)两个发展区域,行政区划分属于南岗、香坊和道外。综合管理区(南岗集中区)北起先锋路、淮河路、黄河路,东至铁路线,南至赣水路、西至鸿翔路、华山路,总规划面积6.6平方千米,是企业总部、银行、会展、中介咨询、商贸、现代服务企业集中发展区,截止2014年末,这一区域共注册各类企业7000多家,年上缴税收近60亿元。产业发展区(哈平路集中区)是由规划四环路、京哈高速、新疆大街、规划用地界线合围的区域,总规划面积14.9平方千米,是装备制造、食品、电子信息、文化创意和生产性服务企业集中发展区。截止2014年末,这一区域已集中了各类生产型企业1000多家,年上缴税收近30亿元。2014年,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5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00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财政全口径收入106亿元,占GDP比重为9.8%。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食品、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和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两个支柱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目前,装备制造企业共有40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9家,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43家,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装备、新能源装备、新材料、高端装备和相关配套产业。食品企业共有54家,其中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32家,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8家,产值在百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主要集中在绿色食品深加工、休闲食品和方便食品和软饮料制造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是近几年来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目前有各类企业超过3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主要集中在云计算、电子商务等领域。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业两个支柱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但从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上看,产业成长性相对较好,已成为三个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力补充。基于现有产业基础,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定了“3+2”产业发展思路,即在做大做强三个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两个支柱产业,同时力争依托三个主导产业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14年,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549亿元,食品产业实现产值574亿元,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02亿元,如果按照年均15%增幅测算,到2019年装备制造产业可达到千亿级产业规模;按照年均15%增幅测算,到2018年食品产业可达到千亿级产业规模;按照年均50%增幅测算,到2020年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可达到千亿级产业规模。
  近五年来,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投入资金近200亿元,进行了征地、道路、给水、排水、供热、燃气通讯、供电及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主干道路58条(段),构建了“五纵五横”的路网格局,园区建设标准基本上达到“八通一平”,新建、续建产业项目300多个。先后获批建设1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并以国家级产业基地为依托,重点推进航空汽车、云计算、农机、食品、广告、动漫、机器人和职业教育八大园区建设,力争以园区集聚项目,以项目集聚产业,逐步构建起产业集群成片、配套成链的产业发展新体系。目前,航空汽车产业园、云计算产业园、农机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动漫产业基地等园区已积聚起一定的产业基础,机器人产业园2013年启动建设以来,成长较快,目前,入驻企业52家,年销售收入1.5亿元,2015年年底有望突破5亿元销售收入;职业教育园区已有3所院校建成投入使用,在校生规模已超万人。

(庄殿国 谭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