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科技园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销售收入4649亿元,总利润236.3亿元,税金312.8亿元,高新区园区累计开发面积102.42平方公里。
  哈尔滨高新区 哈尔滨高新区把科技创新城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主战场,引进美国通用电气哈尔滨创新中心、瑞士中小企业总部基地、中科院声学所等6家研发创新机构。科技创新城集聚179个国内外研发创新机构,109个投入使用。增加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环保产业园孵化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国际采购服务中心、东北林业大学创新成果推广与育成中心等7个专业孵化器,创新创业广场增加入驻企业166家,签约入驻广场企业累计486家,加速器增加入驻企业10家,签约企业累计36家。辟建哈尔滨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北京晓清环保、用友软件、汉王科技等17个中关村项目入驻科技创新城。比照“中关村”模式,为企业进入“新三板”(由中国证监会、科技部发起和组织,并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专为国家级科技园区非上市科技公司提供的代办股份转让平台,即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于2006年1月23日设立,代码为430开头的股票)上市融资提供资金支持,15家企业与券商签约,7家企业挂牌上市。与券商签约的企业中,4家进入全国首批挂牌企业行列,占全省进入全国首批挂牌企业的80%。
  大庆高新区 组建大庆市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材料科学研究所中试基地、石油化工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功能,增加孵化企业53家,累计271家,引进中小型科技企业258家,累计1314家。与俄罗斯高校院所开展科研合作,与以色列达成合作建设“中以大庆智慧城”共识,推动大丰集团、力神泵业、惠博普等一批龙头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支持海外留学高层人才和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区内从业人员11万人,人才总量5.8万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人。区内有银行11家,证券公司2家,保险公司15家,风险投资公司1家,贷款担保机构5家,小额贷款公司19家。推动20余家企业进入场外交易市场。除银行贷款、企业自筹、风险投资、私募资金、PPP等融资形式和模式外,帮助企业采取适合自身特点的融资方式,推进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信贷,银企互动,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问题。
  齐齐哈尔高新区 引进北京中益能公司热处理项目、翔科新材料有限公司金属基复合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等6个高科技产业项目。新建、续建项目15个,投资3.7亿元。建成龙华汽车二期项目42000平方米生产车间框架,中恒集团生物制药项目6000平方米的倒班楼封顶,高新区科技研发中心项目46000平方米研发中心主体封顶,景宏公司石油设备项目4000平方米生产车间投入使用,精铸良公司高铁配件项目20000平方米生产车间投入生产。齐力达公司、华工机床、联谊智能公司等3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北方高科公司被科技厅确定为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院士工作站。高新区被工信部、发改委确定为第一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牡丹江高新区 高新技术孵化中心工程项目累计投资2.85亿元,加速器工程项目现累计投资8000万元,各主要建筑物土建施工及外墙装饰施工结束。国家、省、市三级政策性资金累计到位7500万元。完成中俄经济合作园区分区规划、物流园区分区规划初稿、对俄经济园区分区道路竖向调整方案等各项规划及设计任务。完成融资筹资工作任务,融资到账10.09亿元。
  佳木斯高新区 加快推进产业项目,产业项目开复工57项。其中,新开工建设12项,续建复工45项;签约项目4项,投资超亿元项目3项,5000万至1亿元项目1项,实现当年开工建设。为中唯实业、平安电器、佳禾农机、百威啤酒等12户新入园企业办理项目规划预选址、规划两证、环评等项目审批和建设及生产需要的用电、用水、燃气等手续。黑龙江省润特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迪尔制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和佳木斯兴宇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认定。完成食品制造和新型化工潜力分析报告,谋划项目38项,超计划23项。

(谷川 周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