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项目建设 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强市、产业富民之路,持续加大产业项目建设力度,全年新开复工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299个,投入资金1262亿元,经济发展基础更加坚实。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扩大招商上项目。通过央企对接会、民企龙江行、中俄博览会等系列招商活动,全年新签约各类产业项目398个,实现当年开工272个,到位资金163.9亿元。全市实际使用外资27.2亿美元、内资1754.4亿元,分别增长20.3%和32.7%。调整结构上项目。着力推进的200个重大技改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进展顺利,百威英博、哈轴轮毂、凯斯纽荷兰等一批产业项目陆续投产。重点推进的104个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成效明显,华南城一期、海宁皮革城、远大群力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极大地提升了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业品质。创新驱动上项目。通过与哈工大、中科院等大学大所携手创建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集聚科技成果及产业化项目达3213个,实现落地转化1606个,进入产业化项目130个,为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注入了活力。建设园区上项目。持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把园区建设引导资金提高到6亿元,园区集聚力、吸引力和承载力明显增强。经开区新开复工产业项目100个,高新区入驻国内外研发创新机构达179家,利民开发区成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宾西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25.7%,五常牛家工业园跨入省级开发区行列。金融支撑上项目。重点产业项目贷款余额达828.6亿元,当年新增113.1亿元,增长15.8%。市财政用于产业发展资金达24.4亿元,发行企业债券18亿元,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服务中心担保额超过130亿元,哈创投成功与君丰资本等9支基金达成合作意向。均信担保等1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哈尔滨银行、葵花药业、圣明节能分别在港交所、深交所、新加坡成功上市。创优环境上项目。持续加大涉企执法、“六项禁令”监督检查力度,共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相关案件135起,问责公职人员208人,极大地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区和依兰县步入了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和百强县,哈尔滨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
(于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