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山脉东北端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麓之间,地理坐标为:北纬43°24′48″—45°59′06″,东经128°02′36″—131°18′18″。全市总面积38827平方千米,辖绥芬河(2011年7月被列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海林、宁安、穆棱4个县级市和林口、东宁2个县以及东安区、西安区、阳明区、爱民区4个城区。牡丹江市区位比较优越,北邻哈尔滨市的依兰县和七台河市的勃利县,西邻哈尔滨市的五常市、尚志市、方正县,南邻吉林省的汪清县、敦化市,东邻鸡西市、鸡东县,并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总长209.24千米。境内有G11、G10国道和滨绥、图佳铁路通过,开通至韩国首尔、俄罗斯海参崴、雅库斯克、哈巴罗夫斯克和北京、上海等十几条国际国内航线。牡丹江市境内地形复杂,山峦起伏,地貌多样。市区中部是牡丹江河谷盆地,整个地区凸现山势并且连绵起伏,亦纵横河流,被称为“九分山水一分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呈现出中山、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四种地质形态。全市平均海拔高度230米。资源相对富集。全市林地面积275.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3%。树种有25科百余种。林区土特产资源十分丰富,各种可开发利用的野生经济植物22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500余种,年贮量20余万吨。可食用的山野菜80余种,其中蘑菇、木耳、松茸、蕨菜、薇菜、刺老芽等被视为“山珍”“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畅销海内外,年蕴藏量40万吨。可开发利用的山野果15种,年贮量15万吨。此外,在林区还栖有东北虎、梅花鹿、狍子、黑熊、野猪、狐狸等18科53种珍稀野生动物。鸟类资源有48科256种。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78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41种,已被开发利用的有31种。牡丹江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已形成“湖、林、雪、边、俗、特、红”等旅游特色。境内有国家5A级景区镜泊湖和中国雪乡等著名旅游景区景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第二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牡丹江地域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的石器时代,肃慎氏的先民们在牡丹江流域劳动生息繁衍,创造肃慎氏之文化。唐代,粟末靺鞨在牡丹江流域崛起,建立渤海国,盛极一时。1901年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时设牡丹江站,1937年12月建市。1954年,牡丹江市划为黑龙江省直辖市,1958年变为地辖市,1966年由地辖市又改为黑龙江省直辖市,1983年牡丹江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的领导体制。牡丹江是多民族融合之地,拥有38个少数民族。截至201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77.2万人(含绥芬河),户籍人口263.5万人,其中市区88.9万人。在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7.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2‰。
(刘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