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 2015年,黑龙江省坚持提升工作站位,在推进党建重点任务上持续用力、在破解难题上精准发力、在强化保障上凝聚合力、在落实责任上传导压力,积极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通过开展市(地)、县(市、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年度述职,加强对市县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巡视,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全省已经呈现出各级党委合力抓基层党建的良好态势。全年省委常委会4次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工作,省委下发8份有关基层党建文件,进一步落实了党建主体责任。开展倒排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认真抓好全省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三年规划落实,对倒排确定的1622个整顿对象,逐个建立整改台账、落实包保责任、坚持分类施治,推动整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选派第一书记加强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省市县三级选派3213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其中中省直机关选派117名,实现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在帮助制定发展和脱贫规划、争取项目资金、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力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全员培训工作,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对全省2420名新当选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全员轮训,通过省市级抓示范、县级抓全员的方式,集中轮训基层党组织书记5万多人次,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履职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切实加大对基层党组织的经费投入力度,全省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在原有基础上每个村新增加5万元,村党组织书记补贴按不低于农民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得到落实;社区党组织书记每月平均补贴达到2220元,比上年增加20%;全省82%的社区落实了办公经费和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新建、改扩建、维修村(社区)活动场所644个,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群星闪耀黑土地”先进典型宣传工程、“双百”示范工程和“百名好支书”评选表彰活动,营造了争创先进的良好氛围,凝聚了干事创业的正能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体系,组建省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组织召开党工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对做好这两个领域党建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加强对下指导,推动市县两级组建相应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全省13个市(地)和94%的县(市、区)组建了工委。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情况督促检查,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对全省197个省管班子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情况进行了集中督促检查,推动各级党组织切实增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扎实开展以领导干部讲党课、行业部门讲政策、涉农专家讲技术、能人大户讲经验、群众百姓讲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五讲五提高”活动,有效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提升。
(耿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