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大学生创业工作 通过政策激励推动,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创新创业精神呈上升趋势,“政府引、部门帮、政策实、广覆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初步形成。2015年,全省在校大学生创业人数由去年同期的952人增加到4019人;毕业生创业人数由去年同期的704人增加到6167人,带动就业16221人。
创新创业政策不断完善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配套办法,形成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的“组合拳”。牵头出台《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制定8个部分30条措施,推动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深入开展;出台《黑龙江省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对鼓励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群体创业政策措施进行升级和细化;与财政、科技、教育等部门联合出台《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种子资金使用工作流程》,明确大学生创业种子资金预算安排、支持方向、申请流程、评审拨付、监督检查等工作;与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出台《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贷款、贴息及经办程序等方面政策规定。
创新创业平台逐步建立 各级政府将清理出的非办公类公共资产3.75万平方米用于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支持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各级人社部门建立创业孵化基地196个,入驻大学生企业3995个。哈尔滨市成立全省首家创客空间——“冰城创客汇”,促进大学生创客们能够获得充分的资源而快速增长;佳木斯市辟建5500多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社区,入驻大学生创业企业88个;鸡西市建立义乌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园,集中打造线上交易和线下产品展示两个功能区,对入驻园区大学生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实现电商“零成本”创业。高校建成创业基地或孵化场所191个,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630个;90%以上的高校教研资源和实验设备向创新创业学生开放。
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大学生创业“种子资金”,支持在校和毕业五年以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有136个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评审申领到537.5万元的创业补贴。省级财政安排资金3000万元,支持20个大学科技园区和企业孵化器辟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一次性安排资金5000万元,扶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省级财政一次性投入2亿元资金,成立“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有限公司”,专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低费率担保。全年累计为296名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总额2274万元的低费率贷款担保支持。
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 简化手续和办事流程,取消《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作为办理税收减免手续的条件;取消户籍证明和创业培训合格证等申请贷款的前置性条件。进一步拓展公共创业服务项目,将人事代理、档案保管、职称评定、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权益保障及法律事务咨询和法律援助等全部纳入服务范围。当年,全省各级公共人才服务机构已全部开辟大学生创业服务绿色通道,共为3531名创业大学生提供档案保管等公共服务;全省12333电话咨询热线大学生创业服务专区已接受电话咨询服务1100人次。
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初步形成 以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和黑龙江省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措施及成效,及时总结推广各高校经验做法,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先进典型。深入开展“政策进校园”活动,持续不断举办专题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解读和宣传政策。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部门共同组织“筑梦龙江·我的创业梦”巡回报告团,选派大学生创新创业杰出代表在全省高校开展宣讲。积极参与省教育厅、省妇联、团省委等部门组织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省女大学生创业项目书竞标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黑龙江省创新创业工作得到国家高度认可,省长陆昊在全国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会上作主题发言。
(邢天敏)
 |
11月25日,“黑龙江省2015年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在佳木 斯市人力资源市场启动 (省人社厅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