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
完善民政部门社工管理机构设置,经省编办批准,省民政厅增设内设机构——社会工作处。参照省里做法,绥化市民政局增设社会工作科。省委常委、副省长作为总召集人建立黑龙江省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下发通知明确27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黑河、绥化、大兴安岭也相继建立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省开设社会工作(社会学)专业的高校及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共41个成员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全省社会工作高校联盟。召开推进“三社联动”5个试点地区座谈会,总结“三社联动”试点工作成绩,分析存在问题,研究下步措施。加强政策创制,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实施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的意见〉责任分工方案》,明确31家牵头单位及配合单位的职责任务。黑河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黑河市“三社联动”实施方案》。委托省社会工作学会组织社工管理人员、专家学者、社工服务机构负责人,起草、修改的地方性标准——《黑龙江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设规范》由省质监局正式颁布。省民政厅、省文明办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实施意见》。
推进“三区”社工人才支持计划,确定方正县等4个受援地区,派驻20名社工开展社工培训、提供专业服务。实施全省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确定了7个试点,支持资金91万元引入社工服务机构,与试点县民政部门一起为特困老年人、农村“三留守”人员提供专业服务。实施强降水灾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成功申请民政部有关项目资金支持,委托省社会工作协会为尚志市和苇河林业局等地的受灾儿童提供为期近2个月的专业服务。承接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在全国3个试点县之一的绥滨县面向留守儿童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实施民政部“牵手”计划,首批遴选5家社工服务机构牵手帮扶5个贫困县的受援机构,组织双方签订服务协议,积极争取省级配套资金,并链接社会资金对项目进行支持。
3月,举办全省相关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操作培训班。借助“三区”计划,推荐来自受援地区的10名人员参加民政部举办的“三区”培训班。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伊春等地也通过举办社工考前培训、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班来加大对社工人才的培养,全年培训近千人。截至年底,全省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人数达5026人。社会力量对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同佳岸基金会在黑龙江省投资139万元,支持实施东北三省社工学生支持计划、北雁回归计划、社区微公益等三类社工人才支持计划,累计受益人数达8000人。
组织开展2017年社会工作宣传周活动,召开全省社会工作专题座谈会,在漠河挂牌成立“中国最北社会工作服务站”“中国最北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习实践基地”。“同佳岸”东北三省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培养支持计划项目正式签约。哈尔滨市举办首届“社会工作节”,成立了哈尔滨市社会工作协会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
由省委常委、副省长作为总召集人,建立黑龙江省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7月,为加强对社会工作的统一领导,统筹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建立了黑龙江省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全省推进社会工作重大政策措施;分解落实各部门推动社会工作的职责任务;统筹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社会工作发展。联席会议由省委常委、副省长作为总召集人,27家成员单位共同参加。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民政厅,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负责提出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和事项,督促落实联席会议议定事项。随后下发通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并要求建立联席会议联络员制度。在全国少数建立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省份里,黑龙江省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规格更高,推动力度更大。该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各部门间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全省社会工作,完善全省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统筹协调全省社会工作及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顺畅全省社会工作管理机制体制,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