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为提升全省地方志理论研究水平,组织开展了第二届黑龙江省地方志系统论文征集评比活动,受到全省各级地方志机构的高度重视,多位市(地)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亲自撰写论文,共征集论文百余篇,论文整体质量明显提高。积极发挥省地方志协会在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黑龙江史志》《黑龙江方志信息》阵地作用,鼓励引导地方志理论研究工作,宣传推介地方志理论研究成果,努力提高地方志理论研究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全年组织开展了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在井冈山以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为主题的研讨活动等4期“志苑沙龙”,进一步活跃了工作和学习气氛,有效提升全办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及个人综合素质。坚持“开门修志”方针,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召开全省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全省地方志编纂业务培训班及以会代训、以评代训、以审代训等方式累计培训300余人次。利用省志书终审专家库广泛吸收社会各界专家型人才的优势,参与志稿评审,收到良好效果;积极采取“走出去”战略,省志办有关领导多次被聘请参与全国地方志顶层设计,相关同志参加了第二次全国地方志科研工作会议暨中华一统志编修可行性论证会议、《中国地情报告(2017)》编纂业务研讨会、全国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会议等一系列中指组举办的重要会议及培训,使干部队伍进一步拓展了工作视野、提升了能力水平。
省地方志办公室进一步开展古驿道文化遗存研究工作。3月8-10日,在漠河县开展清代墨尔根至漠河古驿道文化遗存调查。通过走访大兴安岭地区文物管理站,了解大兴安岭地区内古驿道遗址位置范围和文物研究状况,并在第三十站漠河站、第三十一站老金沟站两处遗址开展实地踏查。9月19-20日,在大兴安岭地区十八站林业局境内考察古驿道遗址并召开驿站文化座谈会,通过实地踏查第十七至二十站的遗址,获得关于站址、地表文物遗存和驿道位置走向的资料。12月下旬,清代墨尔根至漠河古驿道文化遗存研究报告完成撰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