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木兰县
概况
木兰县位于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东北方向,松花江中游北岸。辖区面积3600平方千米。总人口25.14万人。辖6个镇、2个乡、86个行政村、402个自然屯和1个开发区。
2017年,木兰县地区生产总值86.8亿元,比上年增长8.7%。实施香磨山大型灌区续建工程,建设渠道衬砌2200延长米、建筑物22处。完成北菜南运高效节水、柳河振兴提水泵站项目。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高产稳产水稻示范田933.33公顷,建成“互联网+”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7个。建设现代农业高标准示范园区3333.33公顷。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3333.33公顷。建成北药种植基地733.33公顷。发展农业观光园、采摘园16个。肉牛存栏6.1万头、生猪存栏10.7万头、山(绵)羊存栏3.8万只,禽类存栏236万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要素组合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1116户,带动土地规模经营25733.33公顷。
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谋划包装列入三年滚动计划项目150个,总投资241亿元。实施政府投资项目121个,总投资4.1亿元。争取国家支持项目12个,到位资金7684万元。启动编制航电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用航空机场项目通过军方选址审查,启动航空旅游小镇规划编制工作。新建园区1595延长米道路及给排水设施,形成“两横三纵”路网框架。清理整顿“僵尸”企业5家,收回闲置土地12.3万平方米,清缴税金832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2亿元,工业增加值0.67亿元。昊伟农庄争取贷款3800万元,“新三板”挂牌资金200万元。为亿鸿达米业等3家企业发放助保金贷款1550万元。扶持培育朗力威公司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进天兆猪业核心育种场等项目10个。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8个,完成投资3.3亿元。木兰县与兴隆林业局共同开发鸡冠山风景区,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启动木兰松花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完成宣教馆、生态监测系统等项目前期工作。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电商协会有会员企业23家。“木兰优选-香磨山”在全省电商平台排名第24位。建设“七彩木兰”产销对接平台。建成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及创业孵化空间。邮政电商快递网络基本形成,建成“邮掌柜”乡镇站点65处、村邮站86处,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征收87户,拆迁房屋12292平方米,打通东环路、西环路和南环路,贯通新、老城区连接线,形成“三横三纵一环”路网框架。完成大桥引道至付家屯2.3千米亮化工程,江畔公园二期工程收尾。启动棚改项目4个,完成征收235户16699平方米。铺设松江街、生产路等16条供水管线2.5万延长米。铺设振兴大街、安平街等14条排水管线8664延长米。铺设天然气管线9800延长米,辐射居民小区40个,3个小区投入使用。拓宽改造农村公路80千米,开通农村公交线路3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建镇村居民小区2个1.57万平方米、垃圾处理点47个,安装路灯464盏,整修路边沟45150延长米。实施40个行政村70个自然屯环境综合整治。
建立河长制责任体系和工作制度体系,完善河道管护模式。植树造林954公顷。治理油气回收企业22家。投入补贴资金134万元,改建并网燃煤取暖锅炉3台、改造商业燃煤锅炉13台、拆停工业燃煤锅炉3台,淘汰“黄标车”173辆。建成秸秆固化场1处,实现清洁能源供热350户。完成4所小学2608平方米校舍建设。完成48所学校功能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招录特岗教师144人。完成县乡医院资源共享和乡镇卫生计生机构整合。融资2600万元,完成木兰县人民医院、木兰县中医院年度项目工程。完成2106平方米木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建项目。完成1500平方米大贵镇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启动4000平方米木兰县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项目。完成2300平方米体育馆建设。新建并运行2处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塔。举办城乡各类演出和赛事活动110场,参与人数超过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新增1285人,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保新增6329人,社会养老保险参保5880人。新办理城镇低保535人、农村低保1105人。城镇新增就业162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3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5.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3%。完成2316平方米木兰县残疾人托养中心主体工程建设。木兰县社会福利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28个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1540户354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低于1.6%,达到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摘帽标准。完成12个贫困村文化广场建设。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措施,解决2091户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83个自然屯1717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医疗救助384人,临时救助166人。资助各阶段贫困学生1682人。实施产业扶贫。新增特色种植、畜牧养殖等扶贫项目17个。实施天兆猪业、光伏发电和电子商务绿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扶贫项目3个。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45户767万元;发放市场经营主体贷款3户600万元,带动贫困户120户。落实县、乡、村三级10个层面脱贫工作职责,建立以督察为核心的两个“四三二”扶贫工作保障体系。创新实施脱贫攻坚工作影音云管理,通过移动互联、云存储和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搭建起指挥调度巡检平台,确保帮扶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