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事业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民生支出增长13%,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牢牢抓住“一号工程”,高质量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各级组织各级部门全面参与、合力攻坚,组织1.2万名干部投入到脱贫攻坚主战场,涌现出大批优秀扶贫干部,市食药监局派驻龙江县新功村第一书记陈宝发荣获全省唯一的“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泰来县四间村驻村帮扶队员胡滨同志牺牲在工作一线。创新多种产业扶贫模式,泰来、甘南、克东实现贫困村光伏产业全覆盖,龙江、富裕、依安在金融扶贫上进行积极探索,拜泉、克山、梅里斯“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扶贫成效明显。全力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三通三有”基础设施基本达标。各类扶贫资金总计投入较上年增长36%。全市252个贫困村、5.81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23%。富裕、甘南、克山、依安4个贫困县申请脱贫摘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改造棚户区2.1万套,筹措公租房房源1784套,完成16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任务。启动8个大热源建设,改造供热管网83千米。迁址新建龙沙水厂,新建16条24千米供水管线,铺设污、雨水管网119千米。建成全市首个地下综合管廊试验段。升级改造市政道路121条,修建农村公路730千米,省道江桥黑蒙公路和水边公路改造竣工通车,北富高速公路、黑大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有新提高。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0万人,发放就业补贴4.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上调养老金标准,提高失业保险待遇,城乡居民医保各档缴费年最高支付限额提高3万元。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实施城乡大病“一站式”结算和补充保险,转诊转院等四类人员实现省内和跨省就医直接结算。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7.1亿元,直接救助城乡困难群众8.47万人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改造薄弱学校79所,建设标准化学校46所,3个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验收,161家企业与职业学校实现有效对接。推进“健康鹤城”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7%。养老机构总数达到213家、床位3.3万张,同比分别增长6%和3%。全民健身工程总量达到3170套,户外冰场达到170块,农村体育设施配备实现全覆盖。社会治理构建新格局。推进法治鹤城建设,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深入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龙沙、铁锋、富拉尔基探索出新模式新经验,城管、环卫、交通等城市服务工作者共同推动城市建设更加规范有序。深化“平安鹤城”建设,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积极作为,有效维护了公共安全、生产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确保全年形势稳定。
(郑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