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人文景点

第二节 人文景点


  一、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城

  渤海国是盛唐时期黑龙江地区以靺鞨族为主建立起来的封建地方政权。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渤海王大祚荣建立震国;唐开元元年(713),受唐廷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辖区置忽汗洲,授忽汗洲都督,亦称渤海都督。自此“去靺鞨号,专称渤海”。下辖5京、15府、62州、130余县,有居民10余万户和常备兵数万人。它的管辖范围,北至黑水靺鞨(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后亦“役属”于渤海),东濒日本海,西接契丹(今开原、铁岭一带),南以泥河(今龙兴江)与新罗(今朝鲜)为邻,包括今中国东北大部和俄罗斯沿海州的全部地方。渤海国于唐天成元年(926)为契丹所灭,共传国15世,历时229年。渤海国先后贡唐130余次,与中原地区贸易往来频繁,同时也与契丹、新罗、日本贸易往来。锐意学习汉文典籍和汉文化、通用汉字,汲取汉族、高句丽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与经验,历经200余年,农业、手工业、贸易、交通等均得到了长足发展,史称其为“海东盛国”。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城位于宁安市渤海镇,为渤海国三世文王(大钦茂)迁都后的都城,四面环山,三面环水,远山为屏,近水成堑。



  上京城规模宏大,由外城(廓城)、内城(皇城)、宫城(紫禁城)及内苑等部分组成。它是仿照唐都长安城模式设计营筑的大城,其规划布局、艺术风格均与长安城相似。外城呈长方形,东西宽南北窄。城垣以土筑为主,间有石砌,残垣基宽15~20米、上宽1~3米、平均高度3米。外城墙周长16389米,整个外城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以上。外城四面10门,南北各3门,东西各2门。在外城内的北部筑内城及内苑,其北筑宫城。外城区有5条大街,与外城9门直接相通。纵横布有7条街道,将城区划分成若干区域,其内开辟里坊,内辟曲巷,民居、寺观等建在坊内。据考古调查及文献资料考证,上京城约有82坊。上京城内外已发现寺庙址10余处。在各寺址附近,历年来发现许多泥塑小型佛像以及铜佛像等遗物。内城为长方形,东西约1052米、南北约470余米。它有南、东、西墙垣,东西墙残留部分高约1米左右。北与宫城(包括内苑)相接。内城两街两区,存有衙署遗址。宫城(紫禁城)在内城以北中间,墙垣均由石砌,残高平均3~4米、上宽1~2米、基宽8~10米。宫城长方形,南北约720米,东西约620米,四面设门。宫城墙垣外开掘一条环城水沟,深、宽各2~3米,与城墙距离4~5米。宫城东侧是“东内苑”,东西宽200米、南北长500米。苑内有一椭圆形池塘遗迹,池塘南部有一土堆,似池中人工岛屿。池塘北部,有两座东西相对的亭榭遗址,池塘以外的东北和西北处各有一座人工修造的“假山”,池塘以北约40米处有一宫殿址,基石仍在。宫城西侧为“西内苑”,今仅存建筑基石、水井等,曾发现宝相纹花砖、陶片等遗物。宫城北侧是“北内苑”,东西1000米、南北200余米,残存有明显的墙垣、院落、建筑等遗址。宫城可分为中、东、西、北4区,各区以石墙相隔,有门相通,各区内有若干殿阁、院落、廊庑等遗迹。宫城中区是宫殿建筑集中的区域,中轴线上有五重宫殿址,从南向北排列。上京城是当时中国和世界上的大都会之一,其面积与周长小于长安城,大于同时期日本奈良朝的平城京。196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城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群力岩画

  群力岩画,又称“字砬子”,位于海林县柴河镇群力村东南约1公里处的牡丹江右岸石砬峭壁上,画面距江面高约30米。1958年4月,黑龙江省博物馆对牡丹江中下游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字砬子”实为古代人用赭石(色近朱红)单色涂绘在石壁上的图画。画面绘在砬子上部一块石壁的立面上,幅高1.42米、宽1.22米。整个画面内容可分6部分:左上方为一鹿形动物,做奔驰状;左中一人以其右臂牵鹿,左臂指向鹿;左下方似为一人,但模糊难辨;右上方似为一男一女席地而坐,上有凉棚遮挡;右中为一鹿形动物,其腹稍鼓,或为母兽;右下方为一叶扁舟,舟上左端有一人背坐,作划船或掌舵状,船中偏右有一人双手高举过顶,其手上似为筐篓或做抛撒鱼网状,船右端站立一人,微屈身作撑船状。岩画的赭朱颜色,因年代久远已经减退,但仍清晰可辨。岩画距今已有3200多年历史,它反映了生息在牡丹江流域的先民渔猎生活的情景,也是黑龙江地区最早使用舟船运输载人的真实写照,对考古学和民族艺术的研究均有重要价值。

  三、兴隆寺

  兴隆寺位于宁安市渤海镇西南1公里处。又名石佛寺,俗称南大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黑龙江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一组清代寺庙建筑。
  兴隆寺自成院落,墙垣石砌,高约2.5米。寺院南北长120余米,东西宽60余米。寺中共设4座门,南面3门(山门和东西便门),北面1门。寺庙自南向北筑有五重佛殿,依次为马殿(山门)、关帝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三圣殿。寺内古木参天,花草繁茂,古雅清静。马殿(山门)与关帝殿之间甬道的东侧立有石碑,上刻《重修兴隆寺碑记》,此碑立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大雄宝殿与三圣殿之间屹立着闻名中外的石灯幢(石灯塔),三圣殿内存有大石佛,系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大雄宝殿是黑龙江地区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清初木质结构斗拱建筑。20世纪70年代中期,寺庙进行了全面修缮,并建立了历史文物陈列室,对游人开放。1981年1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东宁要塞遗址

  东宁要塞遗址位于牡丹江市东宁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侵华日军为进攻和防御苏联红军,役使17万中国劳工历时数年,在地处中苏边境的东宁县域东西50公里、南北93公里范围内,修筑了胜洪山、勋山、三角山、麻达山等10余处军事要塞。各要塞之间由专用军事铁路和公路连接。地面上建有永备工事、野战炮阵地和飞机场,地下建有各种军事和生活设施。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对东宁要塞展开围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世界宣布“终战诏书”,由于战争中断了通讯联系,东宁要塞最后之战——胜洪山战斗直至8月30日结束。1998年被清理出的勋山要塞,1163延长米的甬道内设有指挥室、藏兵室、弹药库、炊事房、水池、泵房、发电室等大小房间21处;整个要塞分上、中、下三层,四通八达,照明设备齐全。同年,东宁县有关部门在此要塞原指挥室辟建侵华日军东宁要塞陈列馆,展出日军罪证遗物400余件、照片216幅、资料22份。2005年10月18日,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的“侵华日军东宁要塞历史陈列馆”正式开馆。东宁要塞遗址自1999年开放以来,接待中外游客达百万余人次,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东宁要塞遗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8月,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点。


东宁要塞——炮台口

  五、马骏纪念馆

  马骏,又名天安,字通泉,号淮台。1895年9月12日生,吉林省宁安县(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人,回族。1915年8月,考入天津私立南开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当选为天津临时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参与领导全市总罢课,带领学生集会游行,成为天津著名的学生领袖。同年9月16日,与周恩来等人发起成立革命团体—觉悟社。1920年末,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2月,受命到哈尔滨、宁安、吉林等地从事革命活动,组建反帝组织“救国唤醒团”,在宁安县建立了东北地区的第一个党小组。1925年10月,受组织派遣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奉调回国,任中共北平临时市党部书记兼组织部长,负责重建北平市委。1927年12月3日,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1928年2月15日,被军阀张作霖杀害,时年33岁。
  马骏纪念馆位于宁安市城南牡丹江畔的江滨公园。由宁安市民捐资修建,1995年8月31日落成开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83平方米,总投资280万元。纪念馆为三层仿古建筑,造型古朴典雅,雄伟壮观。二层飞檐下悬挂着邓颖超同志亲笔题写的馆名匾额。馆内前厅正中央黑色大理石基座上安放着汉白玉雕成的马骏烈士半身塑像,背面鲜艳的红旗上写有邓颖超亲笔题写的“纪念马骏同志”6个金色大字。两侧浮雕展现马骏在“五四”运动期间率领京津学生代表大闹天安门和在家乡宁安传播革命火种的情景。纪念馆基本陈列分两部分,一是马骏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通过马骏开展地下活动时用过的念珠、在敌人法庭上的辩护词手稿、生前用过的器物等珍贵文物,以及记载马骏革命事迹的历史文献、照片、创作画等,翔实生动地展示了马骏烈士光辉的革命生涯;二是宁安历史文物陈列,以历史沿革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文物展品生动直观地展示了宁安的悠远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著名的英模人物及辉煌的建设成就等。1999年,马骏烈士生平事迹陈列评为“黑龙江省十大优秀陈列”之一。2001年,马骏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六、八女投江纪念碑

  1938年10月下旬,东北抗日联军四、五军合编的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和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安顺福八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和伪军的偷袭,最后毅然挽臂集体投水,以身殉国于今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柞木岗子山下乌斯浑河,成为彪炳千秋的一代巾帼英烈。八女投江殉难地遗址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5年修建的纪念碑、陈列馆和纪念广场

  八女投江纪念碑位于林口县境内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东岸小关门嘴子山西坡。1982年10月,由林口县人民政府修建,纪念碑由月台、碑座、碑身组成。月台为西南向45°,正方形,边长5米、高1.09米,由114块花岗石砌成。碑座长1.7米,宽1.26米、高0.26米。碑身由29块花岗岩砌成,高4.1米、宽1.2米、厚0.51米,造型古朴,雄伟壮观。碑冠为起脊的四面坡形,顶端立一铁质红五星。碑身正中碑心由一大块花岗石板雕凿而成,高1.5米、宽0.6米、厚0.32米,上面竖写阴刻黑字,右侧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冷云等八烈士永垂千古”,中间为“八女英魂光照千秋”,左下角为题字人陈雷落款。碑心背面竖写阴刻“八女投江殉难地志铭”。1995年,林口县人民捐款40多万元,在原址重新修建了10米高的纪念碑、2200余平方米的纪念广场和124平方米的八女投江遗址陈列馆,馆内陈列着烈士简介及画像、使用过的刀枪、遗物等,同时还展出本地区的抗日史实和抗联将领的遗像、遗物等。

  七、杨子荣烈士陵园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1月28日生,山东牟平县蜗岬河村人。汉族,中共党员。1945年参军,历任牡丹江军区二团战士、班长、团侦察排长等职。参加海林剿匪大小战斗上百次,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侦察英雄”“战斗模范”。1947年春,率领侦察小分队深入匪巢智擒惯匪“座山雕”。同年2月23日在追剿郑三炮等匪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杨子荣烈士陵园位于海林市海林镇东山。1970年修建,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园内高10米的花岗岩纪念碑上,铭刻着在牡丹江剿匪战斗中牺牲的杨子荣等42位烈士英名。杨子荣烈士墓由花岗岩修筑,墓为平顶,墓长2.5米、宽1.2米、高1米;烈士墓前立有通高3.1米(象征杨子荣牺牲时31岁)的墓碑,正面竖刻黑色大字“革命烈士杨子荣之墓”。园内的杨子荣烈士纪念馆,始建于1975年,是一处介绍革命烈士杨子荣及其战友的英雄事迹,生动再现解放战争时期剿匪小分队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3年8月,该馆扩建,总投资1080万元,历时两年完工,2005年8月1日重新开放。新馆依山而建,建筑面积2760平方米,为半地下建筑。展厅西北侧屹立着高3.1米的杨子荣全身青铜雕像。陈列厅设3个部分13个单元,共展出杨子荣烈士遗物和其他文献、实物195件及照片、题词240余幅。新馆一改过去编年体陈列方式,采用专题陈列和全景画及声、光、电艺术相结合的表现体系,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2005年杨子荣烈士墓及剿匪遗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杨子荣烈士墓

  八、海林威虎山影视城

  海林威虎山影视城位于海林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始建于1998年,1999年正式营业。是一处为拍摄根据著名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的20集电视剧《林海雪原》而筹建的影视拍摄基地,也是目前东北三省唯一的影视拍摄基地,2002年8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区。总占地面积2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单体建筑107栋,整体建筑集中体现了清末、民初、伪满、新中国成立前北方山城的建筑风格。城门楼依照昔日林海山城城门修建,青砖楼座,主楼四层,侧楼两层,上面设有游廊飞檐斗拱,描龙绘凤,古韵浓郁,气势恢宏。城内的林海镇、夹皮沟、威虎厅、河神庙以及各种木屋、馆舍、碉堡、暗道等景观,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解放军剿匪战斗的场景。继电视剧《林海雪原》后,《蓝月亮》《远东特遣队》《杨子荣》《流泪的野樱花》《黑嫂》《大东北剿匪》《东北抗联》《谷穗黄了》《北极光》《东宁特遣队》等十余部影视剧也曾先后在威虎山影视城拍摄。
  威虎山影视城处于哈尔滨—亚布力—镜泊湖—兴凯湖旅游黄金线的中间位置,附近还有横道东北虎林园、横道河滑雪场、俄罗斯风情园等旅游景区。


影视城——威虎山城

  九、绥芬河博物馆

  绥芬河博物馆位于绥芬河市北海公园。1998年11月落成开馆,为仿古风格建筑,博物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馆内共收藏和展出文物3000余件,其中有国家二、三级文物100余件,展品陈列分为历史、自然、艺术、发展成就等4部分。主要展示口岸城市——绥芬河悠久的历史、富饶的自然资源、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沿边开放城市建设的亲切关怀、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等内容。自开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万余人。

  十、绥芬河国门旅游区

  绥芬河国门旅游区位于天长山脚下的绥芬河公路口岸。绥芬河公路口岸于1988年12月23日被国家口岸领导小组批准为汽车临时过货运输口岸,1994年1月17日确定为国家客货运输一类口岸。因其具有通客、通货和观光多重功能,1990年后被辟建为国门旅游区。旅游区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区内的标志性景观建筑——口岸国门,1990年10月始建,1991年10月1日启用,建筑面积726平方米。总体造型呈火箭发射架状,象征着祖国经济腾飞,日新月异;四角尖塔矗立,正中为宽11米的门洞,两侧为对称三角形磨光花岗岩石墙,寓意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基本路线。国门南侧为公路客运联检厅和货运通道,每天中俄双方有12辆班车对开。在国门区里,游人可以游览鸟语林、垂钓池、小瀑布等景观和旅游纪念品商店,还可观赏中俄界碑、边境防火线、俄方小木屋等边境景观。2004年1月,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区。

  十一、朝鲜民族小区

  朝鲜民族小区位于牡丹江市区西部,是一处朝鲜族人聚居地,面积1.2万平方米,居民1万多人,民族特色鲜明,民俗风情浓郁。小区内建有朝鲜民族小学、中学、艺术馆、图书馆、出版社、医院以及市场、民族用品商店和多个民族饭店、酒店等。每当节假日,身着民族服装的男女便拥向街头、广场载歌载舞,表演民族传统文体节目。西长安街上的朝鲜族大酒店,在市区享有名气,主要经营朝鲜族特色的冷面、打糕、狗肉、桔梗、蕨菜、豆芽等风味食品。民族小区在全省闻名,经常有国内外宾客到此参观游览。

  十二、渤海风情园

  渤海风情园位于宁安市渤海镇境内。地处唐代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遗址、镜泊湖、火山口地下森林“旅游金三角”的咽喉入口,距牡丹江市区82公里。渤海镇是1300多年前唐代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所在地,渤海国人民曾造就了灿烂辉煌的唐代“海东盛国”的渤海文化。1997年,渤海镇党委、政府在省市旅游管理部门帮助指导下,聘请清华大学、延边大学、延边民俗协会以及本地区对满族、朝鲜族文化民俗有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规划设计,并由当地农民为主集资1200万元兴建了渤海风情园。其深厚的古渤海文化底蕴,秀美的田间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丰富的娱乐项目和周到的服务,备受游客的青睐。1998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98华夏城乡旅游年百家景点”之一,2003年6月被评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004年7月被评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4年10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区。风情园里有相传为渤海国时期皇家御花园、水域面积80公顷的玄武湖,及其周边风格独特的木屋、竹屋、旋转不停的大小风车、别致的长廊小桥;展示闻名中外的响水大米在火山熔岩石板上的土壤中种植生长的独特场景的稻作展示馆;按渤海国时期历史旧貌和满族先祖靺鞨族人习俗仿建的白山古寨、黑水古寨、靺鞨水寨、猎人小屋、瞭望敌情的木制塔楼、表演歌舞的篝火台、反映渔家生活习俗的“上官渔家”、上京城古街道、驸马府;朝鲜风情园、女真大院等各类游览观赏景点30余处。除游览观赏外,游人可乘舟或竹排游湖戏水,登塔楼鸟瞰玄武湖景致,在外形古朴、内部设施现代化的猎人小屋里住宿,在驸马府的饭店里边品尝响水大米饭和各种满族、朝鲜族风味小吃,边欣赏民族歌舞表演。每年5、6、8、9月份,园区里还分别举办插秧节、玄武湖龙舟赛、灯展、响水大米品尝等民俗特色文化系列活动。


渤海风情园景观

  十三、镜泊湖瀑布朝鲜民俗村

  镜泊湖瀑布朝鲜民俗村位于牡丹江市境内的国家风景名胜区镜泊湖吊水楼瀑布附近。是宁安市渤海镇政府依托老村落于2002年投资开发的新景区。主要游览点有红箭门、钟鼓楼、朝鲜族民居、木匠铺、铁匠铺、民俗、河谷公园等。还建有游客接待中心、餐厅、体育竞技场、歌舞表演台、篝火表演场。全村凭借区位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优势,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致富村”。来镜泊湖游览的游人大多到村里驻足和食宿,游人可入住朝鲜族老乡家,下榻做打糕于朝鲜族传统火炕,品尝辣白菜、冷面、打糕、狗肉汤等正宗朝鲜风味菜肴,领略朝鲜族的民俗风情。若逢节假日,还可和村民一起欢歌劲舞。


做打糕

  十四、春城园艺科技旅游示范园

  春城园艺科技旅游示范园位于牡丹江市爱民区,距离市中心5公里。2001年始建,2003年完工,占地总面积8万余平方米,建有温室大棚4座、塑料大棚15座,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建有2个钓鱼池,面积达6000平方米。园内引进试验栽培的果菜作物主要有西红柿、葡萄、李子、苹果、杏树等,共15大系列、300多个品种;苗木花卉有垂柳、花秋、红玫瑰、榆叶梅、白扦、紫杉和银杏等10余个品种。游客可以在特菜廊、瓜菜廊、葡萄廊里观赏和自助采摘。园里还建有游客接待中心、餐饮服务中心、贵宾园(欧式别墅)和娱乐中心等,为游客游览和生活娱乐提供周到的服务。该园2003年6月被省旅游局命名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004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十五、黑宝熊乐园

  黑宝熊乐园位于牡丹江市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内。原为黑龙江黑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养熊基地,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共饲养黑熊、棕熊、马来熊近千头,被中科院选定为熊科动物生命科学实验基地。2001年4月辟建为黑宝熊乐园旅游度假区。通过引进的美国AB矩阵技术监控系统,观察怀孕期、生产期、哺乳期中熊妈妈和熊宝宝的各种状态;通过参观育幼室、幼熊室、克隆实验室、超排卵技术研究室,了解熊科动物生命方面的科学知识;通过在表演厅里观赏园区专业“黑宝熊小姐艺术团”妙趣横生的驯熊杂技表演,享受人熊共舞、和睦相处的乐趣。此外,园内还建有游客接待中心、土特产品展销大厅、餐饮、住宿、健身娱乐等服务设施。
  2003年6月,黑宝熊乐园被省旅游局命名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004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同年10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区。


黑宝熊乐园旅游度假区

  十六、横道东北虎林园

  横道东北虎林园位于海林市横道河子镇东南4公里处。又名“林海虎苑”,毗邻威虎山影视城。原为国家林业部1986年批准成立的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研究中心,1999年更名为横道东北虎林园,是国内外最大的东北虎野生饲养基地。虎园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林、水自然天成,生态环境原始粗犷,十分适宜东北虎生息繁衍。建园之初,从各地征集来10余只东北虎在这里野化驯养,经精心管护,虎群不断繁衍增多,曾赠出一部分支援哈尔滨市新建东北虎园,至今仍存100余只。此外,园内还饲养着水貂等其他动物。虎林园里建有标准虎舍、观虎平台、管理服务中心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虎林园已成为集观虎、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地,2004年10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区。

  十七、北山公园

  北山公园位于牡丹江市区北山脚下,公园总面积96.6万平方米,平均海拔340米左右,主要由四座山和大面积的树木组成,属于以山林为主的自然风景区,是黑龙江省内少有的城市森林公园。伪满时期曾名清水公园,新中国成立后改现名。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已成为秀美的园林,并成为市民休闲游览的主要场所。公园依山而建,东西伸展,松林碧秀,亭阁掩映。山麓广场正中央耸立的“抗日战争暨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碑”,建于1949年11月,高23米,碑顶塑有一尊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铜像,左手持枪、右手掷弹冲杀雄姿,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武不屈英勇战斗的伟大精神。纪念碑后东西两山沿山修有台阶,可直登峰顶亭台眺望市区。因市区东西两侧分别有金龙溪和银龙溪,故人们又称东面的台阶为金龙踏步,西面的台阶为银龙踏步。山下南面,东有牡丹江市北山体育馆,西有北山宾馆。

  十八、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位于牡丹江市城区中心,北至光华街,南临牡丹江市第二中学。伪满时称牡丹公园,东北解放初期曾命名为“朱德公园”,1953年改现名。公园占地48公顷,其中人工湖面积17公顷。入门处建有“抗战胜利纪念碑”,碑上有林枫、吕正操、高崇民、车向忱、张策、冯仲云等人的题词。湖中建有楼式水榭,湖中小岛通过拱桥与水上曲径桥彼此相连。园内建有长廊、假山、亭、阁、雕塑等景观,体育场、各种电动机械的游乐设施,以及虎、熊、鹿、猴等动物及林木、花卉、葡萄园等观赏区。公园还经常举办花卉、彩灯等展会及群众性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娱乐活动。

  十九、江滨公园

  江滨公园位于牡丹江市城区正南太平路的南端江岸边。公园沿牡丹江左岸伸展,西起江南大桥,东至老发电厂,长约2公里。园内有“八女投江”群雕、江中沙岛和游泳区,是一处新兴的休闲和游乐胜地。“八女投江”群雕于1984年筹建,1988年8月落成,时任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参加了奠基及落成典礼。群雕座长13米,高8.8米,宽6.9米,花岗岩质地,“八女投江”四字由邓颖超同志亲笔题写,雕塑的八位巾帼英雄群像,英姿飒爽,栩栩如生,四周有草坪和花坛。西江段为游泳区,炎炎夏日,游泳区内人潮涌动,江岸沸腾;严冬时节,亦有冬泳健儿在此劈波斩浪。



  二十、牡丹江雪堡

  牡丹江雪堡位于牡丹江市江滨公园江心岛上。2001年冬季创办,每年冬季举办,雪堡规模宏大、壮观。总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其中主城堡970平方米,服务区冰雪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总用雪量约3万立方米,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雪堡。雪堡立足于张扬雪的艺术感染力,突出旅游的互动性与娱乐性。第五届雪堡以《同一梦想》为主题,分设入口区、精品雪雕展示区、多功能服务区、娱乐活动区和儿童娱乐互动区。雪堡内置有冰雪宫殿、宾馆、餐厅、展览馆,冰雪宫殿里可供举行冰上婚礼和宗教活动。雪堡内还设有雪地摩托、雪滑梯、狗拉雪橇、马拉爬犁等娱乐活动项目。整个雪堡银装素裹、洁白如玉,夜晚灯光辉映、五彩缤纷,置身其中,如梦如幻。



  二十一、牡丹峰滑雪场

  牡丹峰滑雪场位于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002年9月,被评定为黑龙江省SS级旅游滑雪场。滑雪场雪道长1200米,宽90米。滑雪场设有两部运载滑雪者的动力拖牵和为滑雪者夜间滑雪提供照明的高能彩色射灯。此外,滑雪场还备有两台加拿大进口的雪地摩托。另外,牡丹峰航空俱乐部还为游客开辟了空中往返滑雪场—牡丹峰、滑雪场—牡丹塔、滑雪场—小桂林等多条航线,游人可搭乘飞机饱览牡丹峰的秀美风光。

  二十二、横道滑雪场

  横道滑雪场位于海林市横道河子镇,距牡丹江市区42公里。滑雪场建于1998年,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地处张广才岭余脉虎峰岭脚下,海拔较高,年平均气温1~2℃,年降雪量80~100厘米,雪质好。拥有长300米、宽50米的标准雪道和长1000米的越野雪地摩托车道,拖牵索道250米,雪地摩托车2台,雪具300副。娱乐项目有滑雪、滑冰、滑雪圈,乘雪地摩托、雪橇,溜索等。滑雪场内建有10多座具欧式和俄式风格的别墅及15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区。2002年9月,被评定为黑龙江省S级旅游滑雪场。横道滑雪场是牡丹江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综合接待能力最强的雪场。这里,春花响泉、夏云雾海、秋山红叶、冬雪冰挂,是集生态观光、避暑度假、冰雪游乐、高山狩猎、冷水垂钓等多种游乐活动的场所。


滑雪圈

  二十三、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

  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位于绥芬河市西10公里处。距牡丹江市140公里,交通便利。因毗邻俄罗斯最大军港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滑雪场将“戏边陲瑞雪,赏异域风情”作为观光娱乐的主题。滑雪场冬季白雪皑皑,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滑雪、狩猎的最佳场所。雪场面积2176公顷,有高、中、初级三级天然雪道,地势起伏,雪质优良,空气清新,是滑雪、赏雪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