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人文景点

第二节 人文景点


  一、新开流古文化遗址

  新开流古文化遗址,是兴凯湖风景区中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新开流古文化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80米,面积约2.4万平方米。1972年发掘28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32座,渔窖10座,出土大量以鱼鳞纹、网纹、波纹为特征的陶器和以渔猎工具为主的石器、陶器、骨器、牙角器等。经C14测定和树轮校正,是距今年代为6000余年前古代肃慎先民(满族祖先)的生活地。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尤以捕鱼为主要生活来源,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北方渔猎文明已很发达。1983年,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在原址设立一块“新开流遗址”石碑。这是一处不同于国内外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富有特征的遗址,以“新开流遗址”为代表的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景区以新开流古文化遗址、大湖沙滩、小湖湿地、浮桥码头等景观为主。

  二、虎头关帝庙

  虎头关帝庙位于虎林市虎头边境旅游开发区内,坐落在乌苏里江畔。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是黑龙江省较早的一处庙宇建筑。因其历史久远,地处我国东部边境,故有“东方第一庙”之称。史载,此庙由当年从关内来乌苏里江两岸山林采参、挖药材的商人共同捐资修建。曾因兵荒马乱、天灾人祸多次遭损,后几经修复。198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省文管会和虎林市政府共同拨款将庙宇修葺一新。关帝庙宇依山傍水,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四周为红砖青瓦围墙,悬山式山门,门楣挂黑底金字匾,上书“关帝庙”。庙中前殿、正殿通连,殿中供奉着三尊塑像,正中关公威武端坐,关平、周仓侍立左右,塑像栩栩如生。塑像后墙壁上彩绘着“三顾茅庐”“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等三国故事。该庙宇已成为虎林市的著名景点,前来观瞻的游人络绎不绝。


虎头关帝庙

  三、净土寺宗教文化旅游区

  位于鸡西市城子河区长青乡金代古城遗址小城山上。距离鸡西市7公里,沿方(正)虎(林)公路可直达。寺院建于1988年12月19日,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整体建筑保持了中国寺庙传统文化风格。寺院坐北朝南,建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九龙壁、金代石碑、露地观音、龙山屏障、观音殿、露地观音和幽雅别致的寺庙林、假山等。其中大雄宝殿占地面积1666平方米,高22米,是黑龙江省寺庙中最大的大雄宝殿;玉石观音像高9.99米,被称为黑龙江东部寺庙观音像之最。该寺院是鸡西市著名的宗教游览和展示金元文化的圣地,每年都有大型佛教活动在这里举办。2005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A级旅游区。

  四、侵华日军虎头军事要塞遗址

  侵华日军虎头军事要塞遗址位于虎林市虎头镇周围。虎头军事要塞正面宽12公里,纵深6公里,在3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筑有大小10余处军事要塞。分布在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岸,南起边连子山、北至虎北山的完达山余脉丘陵地区中。与俄罗斯的伊曼市隔江相望;主要集中在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等5处标高为100~150米的丘陵地带。地下军事设施有发电所、指挥所、弹药所、粮食库、燃料库、兵舍、将校舍、医务所、伙房、浴池、厕所、上下水道及水井。地面设有观察所、地堡、竖井、通风口、反击口,出入通道的要隘处设有陷阱、射击孔,还筑有24厘米加侬列车炮、41厘米巨炮阵地和军用机场等。因其分布范围广、工事规模大、军事设施全,而被当年的日本关东军吹嘘为东亚首屈一指的“北满永久要塞”,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


侵华日军虎头军事要塞遗址——地下工事

  虎头军事要塞为日本关东军准备对苏战争而修筑,1934年开工筑造,耗资数亿,征用中国劳工10余万人,历时6年,于1939年基本完工。期间日军残酷奴役和杀害了无数中国劳工和战俘。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次日苏远东第一方面军第35集团军3万余人越过乌苏里江,在飞机、军舰、坦克的配合下从两翼对日军虎头要塞实施强攻,激战数日,8月26日攻克要塞。是年10月,为了纪念此次战役和牺牲的493名苏军将士,由苏联红军设计、当地居民出工,在虎东山山顶修建了一座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俗称小白塔。碑高9.7米,通体白色,碑体刻着俄语碑文:“光荣归于苏联斯大林元帅远东第一方面军,解放虎头,驱逐日寇纪念,1945年8月”。


锻铜雕塑“天下第一虎”

  虎头军事要塞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的极其重要的罪证,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的战迹地之一,被史学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激战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1991年11月虎头军事要塞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后又在此遗址修建了博物馆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此外,在要塞遗址处的虎头镇南山、虎头山山顶还分别建有占地20余公顷的象征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情谊的“虎头友好公园”和身长25米、高16米、重30.4吨并成为世界吉尼斯之最的锻铜雕塑“天下第一虎”景观。

  五、侵华日军虎头军事要塞遗址博物馆

  侵华日军虎头军事要塞遗址博物馆位于虎林市虎头镇侵华日军虎头军事要塞前沿阵地——虎东山脚下。建于1998年,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外形采用抽象设计,正面似一日本国旗被大刀劈成了两半,寓意“二战”在此结束,馆舍地上与地下相连,展厅与历史遗址相通,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地上两层展厅展出了大量侵华日军的实物、图片等罪证及苏联红军攻克虎头要塞战斗的珍贵史料。地下展示了虎头要塞遗址中存留设施最全的虎东山要塞的原貌。该馆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黑龙江省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自开放以来,接待了众多国内和来自俄罗斯、日本、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2004年10月,该馆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六、二战终结地纪念碑

  二战终结地纪念碑位于虎林市虎头镇侵华日军虎头军事要塞遗迹地的猛虎山山顶。猛虎山是虎头要塞核心阵地,也是苏联红军攻克虎头要塞之战中,战斗最激烈、牺牲人数和歼灭日军最多的地方。为纪念这段不寻常的历史,教育后人勿忘国耻,昭示世界永远和平,2003年7月虎林市人民政府投资开始兴建此碑,并于翌年8月15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9周年之际揭碑。纪念碑占地324平方米,通高21米,象征着21世纪。纪念碑基座高5米,寓意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四周建有15级台阶和八面护栏,寓意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两侧刻有分别反映苏联红军攻克虎头要塞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场面的锻铜浮雕;后侧的车轮状构件,寓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车轮被正义的力量阻挡在中国虎头,战车在此止步;正面镌刻着记述二战过程的中英文简介。碑体高11米,正面通刻有原国家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碑名。碑体顶部耸立一高5米的少女手托和平鸽仰望蓝天、周围的4只鸽子环绕彩带自由飞翔的锻铜塑像,象征着中国和世界人民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


二战终结地纪念碑

  七、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纪念馆

  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纪念馆位于密山市中心西3公里处。于2001年落成,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结构为上下两层。纪念馆内分设《烽火硝烟中诞生》《开国大典显英姿抗美援朝展雄风》《英雄辈出壮军威》等主要展室,以珍贵的史料详实地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航空学校及人民空军诞生、发展、壮大的历史。
  密山(原东安)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东北局第一个根据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政务院(国务院)首批确定为革命老区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东北老航校)所在地。东北老航校在密山度过了艰难的三年零四个月,是人民空军诞生、发展和走向强大的重要里程碑。密山也因之被誉为中国航空事业的摇篮。

  八、王震将军开发北大荒纪念碑

  位于密山市档壁镇兴凯湖旅游度假区北大荒风情园内。建于1992年,天然大理石材质,碑高9.9米,正面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碑名,背面记载着王震将军率领广大转业官兵、农垦职工开垦北大荒的艰苦创业史。两侧的巨幅花岗岩浮雕展现了数十万转业官兵、科技人员、支边青年等共同开发北大荒的历史画卷,两幅浮雕背面分别写着王震将军题写的对联: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密虎宝饶千里沃野变良田。纪念碑前区建有象征王震将军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五个地方的“五色土”坛,以及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生产和生活情景的“大荒初拓”“艰辛岁月”青铜小品。纪念碑后区建有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

  九、密山北大荒书法长廊

  密山北大荒书法长廊位于密山市青年水库区内,距密山市区10公里。建于1985年,占地12万平方米,由碑墙、碑廊、碑林和景观碑组成,有书法碑刻2400余块,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和为解放密山、开发北大荒而献身的前辈们均有墨迹留存。书法长廊中铭刻着王震、萧克、刘亚楼、刘兴元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墨迹和著名作家、诗人丁玲、艾青、聂绀弩、吴祖光等人的作品,展现着著名书法家启功、萧劳、王遐举、任政、欧阳中石等人的真迹以及中青年书法家王海、王澄、林岫、林鹏、刘艺、刘江等人的各种书法作品。其中由各省书法家联手创作的书法长卷“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碑墙,以及一尊被誉为天下第一扇的苏东坡《念奴娇》巨大书法石扇尤为著名。书法长廊的书碑格调高雅、雕刻精美,是密山60年革命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北大荒开拓者的史诗和画卷、国粹文化与红色旅游的精美结合。北大荒书法长廊于2004年10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区。


密山北大荒书法长廊

  十、鸡林朝鲜族民族风情园

  鸡林朝鲜族民族风情园位于鸡西市鸡东县鸡林朝鲜族乡。1920年前后,一些来自朝鲜和北间马地区(现吉林延边)的流民在这里定居,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朝鲜族人的聚居地。1990年以后,辟建了朝鲜族民族风情园,游览项目主要有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饮食、传统体育活动、歌舞表演、民居民俗观赏等。2003年8月,被评定为国家A级旅游区。

  十一、鸡西市动植物园

  鸡西市动植物园位于鸡西市中心大街北端东侧,穆棱河南岸。1978年5月始建,1984年10月1日开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原名河滨公园,1991年9月改为现名。公园里有一处面积3万平方米的椭圆形人工湖,湖畔设有凉亭、长廊、林荫下长椅,并备有各类游船。还有东北虎、棕熊、非洲狮、金钱豹、牦牛、骆驼、梅花鹿、矮马、大耳山羊、狐狸、金雕、孔雀、狒狒、丹顶鹤、天鹅等78科、400多只观赏动物,孔雀草、大丽花、芭蕉、美人蕉等100余种花草树木。年均接待游人50余万人次。该园于2004年10月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区。

  十二、鸡西润丰绿色农业旅游示范园

  位于鸡西市鸡冠区西郊乡境内。为鸡西市润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999年7月建成之际,在这里召开了黑龙江省菜篮子工程现场会。园区总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日光节能温室3800平方米、净菜加工厂1054平方米、禽舍425平方米、联栋温室2400平方米。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主要有日光节能温室、联栋温室及喷灌、滴灌等农业设施展示;观赏300余品种、近万盆的盆景花卉;参观和采摘无土栽培技术生产及无公害的多年生茄子树、樱桃番茄、各色特菜;参观超声波自动净菜生产线及其从蔬菜清洗—干燥脱水—切配—包装的整个过程;参观年产10万只飞龙的珍禽养殖场及从孵化—育雏—成雏—宰杀—包装—冷藏的生产加工全景展示。游人还可以在支付一定费用后获得相应的土地认养权,并享有在认养地块上的种植和收获权益。园区里的润丰酒店,为三星级宾馆,可为游人提供食、住、浴、泳、娱等全方位服务。该园2003年6月被省旅游局命名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十三、农垦当壁镇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

  农垦当壁镇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位于密山市当壁镇兴凯湖旅游度假区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内有农业观光示范园6万余亩,高效经济作物示范田1万余亩,喷灌式高效农业示范区4000余亩,各类作物良种繁育基地3000余亩,有机食品生产基地3000余亩,非转基因、高油质大豆3.5万亩,温室大棚10余栋,千亩圆葱栽培基地,千头梅花鹿养殖基地和规范化奶牛饲养小区等。该示范区2004年9月被省旅游局命名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十四、黑龙江省农垦八五六农场生态旅游度假区

  黑龙江省农垦八五六农场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虎林市西南30公里处,东南与俄罗斯相望。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是黑龙江垦区第一水稻大场,盛产水稻、大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度假区内辟建有四大观光游览区:一是青山景区,内有占地1.9万平方米的文化公园,公园最高处建有拓荒者纪念碑;占地20万平方米的青山湖公园,园里有85.6米高的音乐喷泉及7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二是青山水库景区,内有鸟岛、荷花塘、山林小村、三合生态园等景点。三是现代农业观光区,内有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基地、AA级绿色水稻示范基地、红树莓基地、种子加工区和河蟹养殖区。四是边境风光游览区。该度假区2005年12月被省旅游局命名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农垦八五六农场生态旅游度假区